《二狗莹莹》第248章 钓鱼(二)

    可能是有鱼群闻到鱼食的酒香味游过来了,两人的鱼钩频频被咬食,你一条我一条的相继向上拽鱼,两人哈哈笑声不断,一老一少比赛起钓鱼。突然老者不笑了,他钓到了一条大鱼,但用尽了力气也拽不出水面,他感觉到手中的鱼竿剧烈地抖动、颤抖,但是怎么也拽不上来,突然尺把长的一条大鲤鱼跃出水面,飞在空中,接着又迅速落入水里,脱钩跑掉了。老者连连大叫:“可惜了,可惜了,小伙子你刚才看到我那条大鲤鱼了吗?”
    “看到了,少说也得有三四斤重,可惜跑掉了。”二狗也替老者感觉到很惋惜。两人还在不断惋惜中,二狗突然觉察到自己手中的鱼竿也猛烈颤抖起来,他大叫:“大爷,您跑掉的那条鱼现在咬我的钩了,使劲拽也拽不动。”他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甭提有多甜了!
    “要稳住,小伙子,慢慢来。”老者突然激动了,放下手中的鱼竿,一瘸一拐走过来帮着二狗拽鱼,原来他竟然是一个瘸子。
    老者过来指导着二狗说:“钓到大些的鱼,要先遛鱼,像遛狗那样把鱼遛累了再一拽就很容易把鱼钓上来。”
    二狗说:“这条鱼很奇怪,在水里居然不游动,用尽力气也拽不上来。”
    老者说:“我帮你。”他上前伸出双手也握住鱼竿,两人共同使力向上拽。突然间,两人觉得猛然一轻松,鱼钩唰地一声被拽出水面,悠到岸上。鱼钩上确实有一条鱼,不过不是大鲤鱼,却是一条金灿灿的小泥鳅。
    “啊!哈哈,哈哈。”两人先是惊愕,继而是异口同声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是小泥鳅咬住了鱼钩,它的身子却大部分藏在淤泥中,以至于二狗使劲拽也拽不上来,直到两人共同用力,把小泥鳅的身子全部拽出淤泥,它才很轻松地被钓出了水面。
    经此一通力合作,一老一少的关系迅速走进,好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乍一见面,热心话说不完,絮絮叨叨地围绕着钓鱼啦开了话题。晴朗天空的郊外格外美丽,火红的太阳似乎在微微地笑看着人间,“沙沙”的风声在吹送着河水的清凉,柳树冠上的小鸟叽叽喳喳似乎在给一老一少鼓劲加油。时间过的飞快,大半个上午很快消磨尽了,两人各钓到了一二十条青草鱼、鲢鱼,回家后做一锅乱炖草鱼足足够用了,可以保证全家人吃一顿全鱼大餐。
    远远地河堤上一位粉红色连衣裙套装的女孩,长发飘飘地骑着单车向二狗和老者行来,俊秀女孩在靠近二人不远的地方停住自行车锁好,手里提着饭盒继续向他们走过来,“爸爸,我给你送饭来了,是你爱吃的豆芽和土豆片。”女孩大声叫着。
    二狗听着声音熟悉,扭头向她仔细看去,好面熟,但又不敢肯定。“小林哥。你也在这里钓鱼,怎么和我爸爸混到一起了。”来的女孩正是卖豆芽菜的清荷姑娘。以前她在卖豆芽菜时总是一身围裙遮住了大半个身子,挽个发髻盘在脑后,素颜素面地叫卖豆芽,二狗那时只觉得她长得还是比较清秀的。今天清荷姑娘是穿着鲜艳的连衣裙,刻意着装打扮的,脸似芙蓉胸似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亭亭玉立,秀气雅静。
    清荷见二狗两眼呆呆地盯住自己直视,脸上一阵羞涩,升起一坨红晕,娇羞道:“小林哥,问你话呢?好像你不认识我似的。”
    “呃,你是清荷姑娘,我刚才没有认出来。”二狗喃喃地说,他确实没有想到她是如此地漂亮,堪称豆芽西施了。
    “哦,这么巧,你们两个年轻人认识啊!”老者惊讶地说,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会与这个小伙子早已经认识。
    “爸,我们已经认识半年多了,他就是妈妈口中常说的那个摆电器维修摊的大学生。这段时间可是给我帮了很多忙,咱家摊位上的那些电器全是小林哥帮着收拾修理。”清荷姑娘进一步向爸爸解释道。
    “好,好,小伙子有出息,能脚踏实地做事业,不错。”他本来就已经在心中喜欢二狗,这会儿女儿又进一步介绍了他的详细情况,老者对他更喜欢了。面前这位小伙子就是她们母女俩口中经常提起的摆摊大学生,不由地对他又多打量了一番,的确不错,虽不英俊却也器宇轩昂,完全配得上他们家清荷。
    “爸,你们吃饭吧,吃完饭再钓鱼,这里还有四个咸鸭蛋,一瓶二锅头白酒。”清荷说着在地上铺开一张塑料布,把豆芽、土豆片、咸鸭蛋、白酒摆在上面。她本来是想自己陪着父亲吃的,却正好碰到了二狗,由他陪着父亲喝二两,老父亲会是更高兴的。
    老者叫道:“小林,来,一块吃点、喝点。”
    二狗推脱着说:“伯伯,我不了,我家离这儿很近,十几分钟就能回去。”
    “让你在这里吃,你就在这里吃,甭客气。”老者很武断地说,他说着已经给二狗倒上白酒。
    清荷也说:“小林哥,饭菜不好,你将就吃点吧,我爸爸就想找个酒友,你陪他喝点,听他发发牢骚吧,呵呵,呵呵。”说完清脆地笑起来。
    “这丫头怎么说话呢,什么叫发牢骚,那是事实。”他说完自己先端起了酒杯,也催促着二狗举杯,二狗见实在是不能再推辞,也只好举起酒杯陪同老者喝起闲酒。
    清荷则在一旁拿着鱼竿饶有兴趣地开始钓鱼,两只耳朵却是支棱着听他们的谈话。她很了解父亲,对每一位酒友总是老生常谈地说起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苦难历史,诉说自己心中的苦水,好像唯有此才能去除他经历的那些的苦痛。
    老者两杯酒下肚后,酒意上涌,果真向二狗谈起了以前那些不堪回首、惊险传奇的往事:
    老者复姓上官,祖上十八代曾是大燕国的皇帝,后来家道中落,落户在冀中一个小县城里,1937年9月老者就出生在这个两三万人口的小县城中。当时他家境殷实,祖父在包头做皮货生意,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他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极大的欢喜,因为他是上官家的长子长孙。当年如果他父亲没有过早牺牲,也许他的人生会是另一番景象。他父亲自幼习武,练就了一身坚实的筋骨,逐渐养成倔强、勇敢、正直、顽强的品格。当时的父亲武艺超群,在当地很是出名。不仅如此,父亲学习文化也同样出众。1932年父亲在县办中学毕业。他能双手同时写字,而且字迹工整,深得老师宠爱,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文韬武略型人才。
    由于父亲在校期间曾经受过老师的革命启蒙教育,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回到本县学校当了一名小学教员。这时该县地下党组织经常到学校秘密活动,宣传抗日救国主张。父亲则开始接触馬列书籍,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很快便成了该党支部的核心人员,全身心投入到抗日救国中。接着又建立了县城地下游击小组、抗日民族青年先锋队,他出任队长,开始忘我的工作。他书写手刻印了《唤起劳苦大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侵略与掠夺》、《坚决不做亡国奴》《论持久战》等传单、标语、小册子到处宣传、张贴、散发。激发了冀中人民抗日民主积极抗战情绪。接着又发展了本县多名进步人士加入地下党组织,开展敌后工作,壮大了抗日力量。
    1942年晋察冀抗日大队冀中支队成立,父亲任队长,他说服祖父把藏在屋檐下的两只长枪拿出来,支援了游击小组。
    这一年日军大肆进攻,冀中是当时敌占优势的游击区,斗争异常尖锐,牺牲了许多优秀干部。他带领游击队员收集情报、打击小股日军、铲除汉奸。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进一步开展情报工作,他先后开设了肉铺、面铺,为地下党做掩护,为我党提供了大量情报。
    日本宪兵队以活捉父亲,赏大洋500元来捉拿他。但是,在当地群众的掩护下,他一次又一次从敌人的眼皮底下脱险。为了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他历经千辛万苦,地里吃,空墓里睡,柴禾垛边办公。日本宪兵队气急败坏,动用大量日军对他实施包围,精心组织对他进行了围堵,但敌人还是扑了个空,日本人便将母亲和五岁的他抓到了宪兵队,后来直到日本投降母亲和他才从监狱里走出来。
    老者的父亲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抗日民族英雄,没有倒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枪口下,却不料被阎匪军用刺刀残害。年仅32岁的父亲面对阎匪军的欺骗利诱、软化拉拢,均遭他冷漠地拒绝,敌人凶相毕露,严刑拷打,用尽各种毒刑,并强迫父亲呼“蒋委员长万岁,阎司令长官万岁”。而他却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他每喊一声,敌人就刺他一刀,丧心病狂的阎匪军割掉了他的耳朵和下身。当地周围站着怒不可遏的乡民,哭成一片,英勇的父亲则不停地在呼喊“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残忍的阎匪军在他身上连刺40多刀,他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老人讲述到这里已经是声音哽咽,抽抽噎噎,泪水顺着花白山羊胡子向下流。二狗默默地静听他的讲诉,原来他竟是一位烈士遗孤,不禁对老人肃然起敬。二狗又扭头看看长发飘逸的清荷姑娘,他觉得她更美了,有这么一个英勇的祖父无形之中为她增添了无数炫彩的美丽光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