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狗莹莹》第229章 元宵佳节(二)

    舍友女朋友故意指着闺蜜和陈小山说:“你们的关系发展这么快,一见钟情,认识第一天便上床那个那个啦,我还以为你们是陌生人哪,你们的关系比我想象的亲近多了。还不赶紧再亲热亲热!”她说着把闺蜜与陈小山按坐在一起。陈小山羞红了脸庞,喃喃着不知说些什么合适。
    实际上两位美女是真心愿意与陈小山这样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交往的,他们有才干、有前途,品味和修养都是上档次的。即便是一两次的露水情缘,她们也心甘情愿,又何况陈小山很快便会去美国留学,前途更是无量,说不定她们会攀上一个金龟婿,捡到个金元宝。
    在两位美女戏逗陈小山正达到巅峰之时,舍友推门回来了,“呵,你们谈的这么开心啊,谈什么呢?”
    “老公,你回来了,我们又促成了一桩好事,他们俩成了。”舍友女朋友亲密地揽着舍友的腰说,他俩并没有结婚,但却亲热地相互称谓起老公、老婆,这可能是时下流行的两个词语吧。
    “好啊,好事啊!今天是元宵佳节,上海没有灯会,咱们坐车去杭州怎么样?杭州的灯会可是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早在南宋宋徽宗时期就已经非常热闹。”舍友提议说。
    “好好。”两位美女同声叫好,那是她们的家乡,她们更知道什么地方最热闹,什么地方最好玩。
    这真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到一个小时内,四人已经结伙搭伴坐在赶往杭州城的大巴内,陈小山与男舍友一人揽着一位美女在车内兴致勃勃地谈笑,两边的山山水水飞速地向身后逝去,大巴车在沪杭高速上平稳地向前疾驰着。
    莹莹在内心还是盼着陈小山能在元宵佳节给自己打个电话,两人毕竟已经相恋这多年,是有真感情的,在以前每逢节假日他们最少要煲一两个小时的电话粥。昨晚咖啡厅内莹莹一直待到夜里十一点,在咖啡店打烊的时候她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客人,孤独到深夜,说白了,她内心是在渴望着一份稳定的爱情。今天一整个白天依然是没有陈小山的电话,直到夜幕将要拉开,街上的霓虹灯开始闪烁的时候,陈小山的电话还是在九霄云外,她失望极了,心中眷恋的这份爱情真的在慢慢消失。如果莹莹知道此刻的陈小山怀中正揽着另一位美女,在穷兴极乐,她绝不会原谅他的,会懊悔自己这多么年的痴情,更会断然抹杀关于他所有的一切,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而今像这样一个无言无果的是非局面,最起码还可以给她保留着一份美好的回忆和眷顾。
    出来医院大门的时候,二狗一脸沮丧和气愤,田静静的学费硬是没有要出来。老太太躺在病床上虽然想说话,但说不清楚,谁也搞不懂她的意思,她的子女们对待田静静和二狗态度虽然有所好转改变,但也是磨蹭着、拖曳着不还给二人在医院的押金,意思很明显还是不相信二狗、田静静说的话,一切都得等老太太明白以后讲清楚事情的原委,他们才可以通快地还给二人钱。
    田静静并不着急,她是学医的,从老太太目前的状况看,她身体恢复的不错,应该在这一两天就可以讲话。事情的水落石出指日可待,又何必在乎这一时半刻!
    夜影已经上来,各个单位门口挂着的大红灯笼次第亮了起来。田静静拽着二狗又来到了市里最繁华的街道——步行街。游玩的人很多,有老人、中年人、孩子、时髦少女、帅气小伙、流里流气的街头混混;步行街两旁的花灯已经开始张彩,各色都有,还有的融合了现代的高科技,会唱歌,会放音乐,会讲故事,增添了不少新奇之处。
    田静静热衷的是街道两旁摊位上的小吃零食,“二狗,买点这个,再买点这个,还有那个。”不一会,她的手中或塞满或提溜着冰糖葫芦、棉花糖、麻辣烫、哈密瓜片、葡萄干、夏威夷果等等,嘴里一刻也不闲着,大肆咀嚼着、吞咽着。
    步行街两旁的花灯是市里各个单位按照政府部门的指示置办的,每个花灯旁边都注明着公司单位的名称。花灯的品质高低、繁杂多样从另一个侧面验证着各家公司企业的实力。电业局、电厂、机关事业单位多是置办的带有现代电子气息的花灯,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程度很高,费用昂贵;各个经营业绩一般的企业置办的花灯则多是带有传统信息的色彩,表面上花藻绚丽,五颜六色,别致风趣,实则是非常普通一般的,花钱制作费用寥寥无几。
    前面一片空地上突兀就冒出来几个卖元宵的地摊,各家都在起劲地叫卖着,都在夸赞自家元宵好,什么皮薄馅多、手工揉团等等,煮食的方法也尽不相同,有带汤煮、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或馅料的各异,都同样的美味可口。
    各色元宵的做法、用料甚是精致,仅面皮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也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做成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寓意丰富,内涵深迥。
    田静静刚才那一阵子没少吃了零食点心,可见到元宵后,硬是又拉着二狗坐在了元宵的小摊位上,“老板,来两碗咸素荤淡甜都有的元宵。”
    “好嘞,稍等。”老板说着说着便端上来两碗晶莹透亮,黑白紫红颜色各异的元宵,有诗为赞:
    桂花香馅襄胡桃,
    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
    试灯风里卖元宵。
    这正是清朝诗人符曾的《上元竹枝词》,诗中所咏的,就是京城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原来是田静静瞧到了这个摊位上马家元宵的招牌,她对这个品牌的元宵口味非常了解,在北京的时候经常与姐妹们到商家买来一些回宿舍煮着作为零食吃。
    吃完元宵已经到了夜里八九点钟,步行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人挤人、人挨人,摩肩擦踵、屁股靠屁股,也分不清是谁的屁股,元宵灯会达到了最高峰。田静静、二狗两人手牵着手,半拥在一起前行,二狗担心有人会趁此时机吃田静静的豆腐,更是把她多半个身子揽在怀中,就像一道严实的屏障紧紧地把她与周围的人隔开。
    再向前行,花灯上出现了比较文雅的对联,有的上面挂着诗一般的对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有的在两旁书写着妙对[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还有的是仅有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在求下联,二狗思考了一阵没有想起来;而那边是一个仅有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在求上联,二狗又陷入思索还是没有想起来。田静静看着一脸着迷的二狗说:“笨,这两幅对联都是咱们高中课外读物中出现过的名对,那一副下联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这一副上联是[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
    “哎呀,你是一个大才女呀!你绝对不输于苏小妹。”二狗开她的玩笑说。
    田静静一脸不屑。“切,苏小妹算老几呀,她会什么呀,仅会作作诗,对个对联,她会中西医结合吗?会治病救人吗?会做人工呼吸吗?”田静静的一连串发问引得二狗哈哈大笑,即使在这么嘈杂零乱的拥挤人群中也招来了几多众人好奇的目光。
    前面就是步行街的尽头了,也是花灯一条街的结束,却在这个末尾端出现了更为吸引人的项目,好多年轻人在蜂相争涌般地来回穿梭。原来花灯上出现了灯谜,猜出来有奖,并且当场兑现,奖品是海飞丝、飘柔、力士等品牌洗发液、肥皂、洗衣粉,是深圳有名的保洁公司在趁此时机打广告。
    二狗、田静静挤到一个花灯前,这上面的灯谜还无人猜出,花灯谜面是:前面来只船,舵手在上边,来时下小雨,走后路已干(打一日常用品)。田静静想了想说:“这个我可能已经猜出来了,去试一试?”
    二狗说:“行,大胆一试。”伸手把谜面纸条摘了,两人共同来到领奖台前,田静静说:“这个谜面的谜底是电熨斗。”
    颁奖人员看了看她说:“你猜对了。”又转身在扩音器里面叫嚣起来,“又一个谜语被一位漂亮的女士猜到了,大家踊跃参与对奖啊!”
    奖品是一块玫瑰香味的力士香皂,田静静很是高兴,这毕竟是不花钱得到的东西,无论是谁都喜欢天上能掉下馅饼来。“继续猜谜。”田静静来了兴致,两眼扫视四周后发现那边厢一个花灯上的谜面纸条在随风飘展,应该是还没有人猜出谜底,她拽着二狗兴奋地从人群中间挤了过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