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秋水映如烟圣如嫣林思辰》第412章 禅让皇位

    任凭那些女人和孩子哭得如何撕心裂肺,太子就是不肯停下脚步,将他们一起带走。
    在他的认知里,只要日后成了皇上,还怕没有女人愿意为他生儿育女吗?
    他双腿一蹬,策马奔腾,狠心的扬长而去。
    整个太子府在刹那间,凄凄惨惨,到处都是女人和孩子的哭泣声。
    太子走后不久,刑部尚书杨大人便带领着大批的御林军紧随其后来到了太子府。
    当他看到眼前的场景时,心里大感不妙。
    太子殿下可能在他来之前,就已经获得情报,扔下这些妻儿临阵脱逃了。
    他站稳了脚跟,大声的叫喊道。“全部进去搜,务必把太子给本官搜出来。”
    “是····”
    御林军收到命令,一溜烟的冲进了太子府,开始展开地毯式的搜查。
    “杨大人····”一个美艳动人的女人哭得梨花带雨,气急败坏的冲了上去。
    杨大人身形一闪,避开了女人的拉扯。“太子妃,你干什么?不要耽误本官办案。”
    太子妃一边放声嚎哭,一边指控太子的罪行。“杨大人,你搜也没有用,就在你来的前半刻钟,太子带走了府里的银票,丢下我们这些可怜的女人和孩子,一个人逃走了。”
    “什么?”杨大人震惊的瞪着双眼,神情有些呆滞。
    看来,真如他所料,太子畏罪潜逃了。
    真是该死,等会他该怎么向皇上复命?
    没过多久,那些御林军又从屋子里跑了出来。
    其中一个领头的御林军面露难色,微低着头。“尚书大人,我们搜遍了整个太子府,都没有发现太子的踪迹。”
    “这····该如何是好?”他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皇上。
    杨大人气的背过身去,疾声命令道。“封锁整个太子府。其他的人留在太子府,听候发落。”
    太子妃慌忙抓住尚书大人的手。“杨大人,你别走,求你···求你在父皇面前,多美言几句,求他放过我们这些无依无靠的女人和孩子吧。”
    “哎····”杨大人长叹一声,对着其他御林军喊道。“把太子妃一起带走。”
    “是····”
    “你们这是干什么····?不要抓我”太子妃使劲的反抗着,不想离开这里。
    杨大人眉心紧蹙。“太子妃,等会见了皇上,还是由你亲自去和他老人家说吧。·····走。回去复命。”
    听到这里,太子妃终于不再反抗,任由着他们将她带走。
    “太子妃····”
    “太子妃····”后面的那些女眷担忧不已,虽平日里,一些女人少不了勾心斗角,可是现在树倒猢狲散,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万一,太子妃有个不测,她们这些小妾也难逃厄运。
    润雅阁内,一名太监形色匆匆的从外面赶来。“启禀皇上,所有文武百官均已到齐。”
    “好,你下去吧···咳咳····”皇上坐在伏在椅子上艰难的咳嗽着。
    小德子好心提点道。“皇上····您看您···”
    皇上剧烈的咳嗽着,他的面色潮红,嘴唇却是苍白无血色。“来的正好,咳咳·······朕的两道圣旨也拟好了。小德子,打开门,宣读圣旨吧。”
    墨承宣的心底犹如一片死灰般沉寂。
    他这样做?
    真的不后悔吗?
    可是,后悔又能怎么样,一切已成定局。
    再也改变不了。
    小德子从容的从他们三个面前走过。
    然后敞开大门。
    威严的站在所有人的面前。
    徐徐的暖风从门口吹进来。
    吹乱了人们的发丝,更吹乱了墨承宣一颗跌入地窖的心灵。
    “圣旨到,众官听旨。”
    门外排列有序的官员们,听到这个声音,便立刻躬下身子,双膝跪地,听候旨意。
    小德子展开圣旨,郎朗有声的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瑾楠品行不良,作恶多端,经朕查实,太子收受贿赂,买官卖官,陷害忠良,残害手足。罪恶滔天,理法难容,朕决定自今日起,废除瑾楠太子之位,贬为庶民,幽禁大理寺,永世不得入宫。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多官员听到这个旨意,没有一个人不对此感到震惊的。
    他们错愕的面面相觑,显然还被蒙在谷里,完全搞不清状况。
    这其中最心惊胆战的,就要属那些平日里为太子鞍前马后,誓死效命的官员们。
    他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浑身紧张的就像拉满弓的弓弦一样。
    第一道圣旨宣读完毕,第二道圣旨尚未宣读。
    多数官员以为可以站起来了,就在这时,小德子的声音又自上方传了下来。
    “且慢,这里还有一道圣旨尚未宣读。”
    众多官员闻言,又立即跪拜了下去。
    如今太子已废,皇上又病入膏肓,下一道圣旨,必定是立储的旨意。
    众人心照不宣,都猜到了,这里面的内容。
    原来竞争皇位的有太子殿下和靖王殿下两位皇子。
    而现在,靖王殿下已驾鹤先去,太子也贬为庶民,那么下一任君王就是新封的明王无疑了。
    众多官员的目光齐齐向林思辰望过去。
    林思辰感觉到有无数道目光射向自己,他有些心神不宁,隐隐觉得下一道圣旨或许和自己有关。
    他低着头,敛去心里的焦躁,安静的聆听着。
    小德子将第一道圣旨放在一边,展开第二道圣旨,开始宣读起来。
    “朕即位五十有一年矣,在位期间,海内河清,天下太平。民有所安,万邦咸服。吏治清明,君臣善睦。德可比先圣,功更盼后人。皇子孙林思辰,人品贵重,甚肖朕躬,坚刚不可夺其志,巨惑不能动其心。朕欲传大位于明王林思辰。诸皇族当戮力同心,共戴新君。重臣工当悉心辅弼,同扶社稷。钦此。”
    众多大臣们,冒着冷汗,将这道旨意接受了下来。“吾皇圣明。”
    小德子笑的眉飞色舞。“明王殿下······还不快来领旨谢恩那。”
    将这江山社稷交付于他,他是一万个放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