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桃银锁》第95章 兄弟之争

    银锁委以重任,一切有条不紊开展起来。小伙子心里一下子敞亮了,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模样来!正当银锁再一次大显身手的时候,一朵乌云悄悄飘了过来。
    村支部牵头,政府出资,进行危房改造,这本来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好事。但对于梁家湾极个别农户来说,却新添了烦恼和忧愁。缘何于此呢?原来,危房改造是有条条框框的,其中一条是有面积限制的。大多的危房都是老人一直居住的,作为“公共财产”还没有给子女们分到手。一旦拆到建成新房该归谁所有等一系列问题,在偏僻落后的小山村里,农民的自私意识瞬间显现出来。家庭矛盾渐渐浮出水面,由此阻碍政策的落实。
    这天,柳银锁正坐在村委会办公室,跟支部委员一起商量无儿无女女户,房屋拆到后,如何安置的问题,老母亲却哭哭啼啼推门走了进来。银锁一愣神的工夫,急忙走了过去。
    “妈,咋了?发生啥事了?”老人抹了一把眼泪,一字一顿的说道:“锁子,你哥不让拆房,说非要跟你把房子处理利索再说!”银锁立马明白了怎么一回事。他把手头的事交代了一下,便搀扶着老人一起走出了办公室。
    柳银锁一直读书在外,家里很多事很少过问。倒是哥嫂有眼光,老早便把父母亲的田地过户到自己名下。二位老人帮着老大盖了新房,留下的老房子有约在先:再给大儿七百元,这套老宅子就属于老二银锁的了。当初口头上的事,钱也没有付给老大,所以房子这件事一直就这么搁着,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现如今,房子涨价了,精明的老大两口子,便不买当年的帐了。赶上国家政策,房屋改造是有面积限制的。意思是说,在拆倒房屋的地基上,盖房子是有规定的。
    老大夫妇俩一口咬定一家一半,老父亲已去世多年,留下老母亲也无能为力,只有急着掉眼泪。旧宅子眼看就要倒塌了,老母亲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也实在让人不放心,尤其碰上下大雨,更是令人揪心。
    出了村委会大门,老母亲嗓门大了起来。银锁却阴沉着脸,一句话也不说。他无奈的望了望天空,往日的情景一幕幕出现在眼前。
    这天中午,天像被撕破了似的,雨水一个劲的往下倒着。老母亲站在地中央,两眼死劲盯着天花板。因为她清楚,房子肯定要漏雨。正在老人担心的时候,该来的倒霉事终究还是发生了。“叮,叮”两声回头一看,炕上掉下豆大的两滴水珠。紧接着,三滴,四滴,五滴······
    老母亲着急了,赶忙取来脸盆,放在漏雨的地方。一个盆不够,再放一个。漏水的面积越来越大,最后,老人把碗也取出来,承接在漏雨水的地方。
    老天爷疯了一般,丝毫没有撒手的意思。这个时候,母亲全身已经湿透了,她一盆一盆一碗一碗往屋外倒。最后,母亲实在干不动了,干脆坐在炕角上,一任雨水顺着额头脸颊淌过。
    “还活着个啥劲,干脆死了算了!”发自心底的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天花板上上的木条,连同裱糊着顶棚的报纸一条条,一片片跌落下来·····
    “哎呀”脚下一个石子从中作梗,才把银锁从悲痛的往事中拉了回来。银锁陪着母亲前脚刚进门,大哥金锁后脚便撵了上来。“老二,你说咋办哇,房子到底盖不盖?”劈头盖脸的一句问话,闹得银锁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心想:政府出钱危房改造,天大的好事摊在大家伙头上,咋能不盖啊!“哥,你先坐下歇歇,咱们有话好好说!”先前母亲的一番诉说,再加上大哥满脸的不悦,银锁已经明白了几分。他正要张口说话,母亲却叨叨上了。
    “你们弟兄俩在一起就不能好好说话,成心想气死我!”老人说完之后,洗了洗手,接着,在衣襟上随便擦了几下,便来到灶台张罗着做饭去了。
    “哥,你说吧,打算咋盖?”银锁看了一眼大哥说。老大狠狠吸了两口烟,把烟屁股顺着灶角一扔。“新房盖在西面,我出钱装修,当然,新房以后就归我了!”老大头也没抬,不假思索的说出了“最佳方案”。看得出来,老大两口子早已谋划妥了。大嫂一向自私刁钻,银锁是清楚的。但他没有料到大哥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令他寒心。银锁没有说话,阴沉着脸坐在木凳上。老二经常和母亲在一起数落大哥的不是,每每这个时候,他十分生气,恨不得高声骂他们几句。可一旦站在一起,便没了话。不知是出于亲情还是难为情,为此,母亲常常责怪他。
    屋里被沉闷的气氛笼罩着。半天不见老二说一句话,母亲停下手中的活大声说道:“老大,房子归了你,老二将来住哪?你还像不像做大哥的,不要啥也听你媳妇的!”老人话还没有说完,老大“噌”的一下站了起来,头也没回走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