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小星秦天》第95章 新事物新思维

    虽然秦天嘴上这么说,心里面却希望获得更多的解释,他是个好奇心重的人。
    有些人也好奇心重,但方向不对,总是瞄准别人的隐私,而秦天不是这样,他的好奇心追寻的是可以带来思考的未知事物。
    龙叔似乎怕秦天还不够谅解,于是做了进一步说明:“有些技术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所以玫瑰园一向禁止向外透漏高端技术的关键信息点,虽然技术本身不分善恶,但使用技术却分善恶,玫瑰园不想尖端技术被人恶意使用。”
    秦天点头附和道:“技术的确是把双刃剑,就说核技术吧,本身无所谓好坏,好坏视使用情况而定,既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毁灭,可看看我们这外部世界的人都用核技术干了些什么?”
    他说罢又调转话题笑道:“龙叔,如果我想让你告诉我一下,这团白雾怎么能一直抱团不散掉,应该不犯禁吧?”
    龙叔笑道:“想套我多讲一点是吧?那我就多讲点,这里面用到了仿生学。”
    “什么意思?”
    “你见过欧椋鸟集群飞行吗?你见过银鱼集群傲游吗?见过你就懂了。”
    秦天想了好一会儿,终于点点头,道:“懂了。”
    龙叔笑道:“好了,现在你可以和你妈妈见面了。”
    秦天连忙整整衣冠,目不暇给地盯着雾屏。
    悬停在桌面上的圆圆的雾屏就像一面银色的圆饼,虽然这个饼的边界界定得比较模糊,但饼面上的像素点却是清晰而稳定的。
    突然,秦天的眼前一花,银色的饼面上冷不丁地蹦出来一幅画像,是他养母秦榛的头像。
    这头像非常清晰,而且裸眼看去还是立体的,简直和当面相见没有多大分别。
    秦榛依旧是那么雍容那么慈爱,唯一不同的是她似乎更年轻了些,脸上没了往昔的愁容、苍凉与疲惫。
    “妈!妈妈!”
    秦天的眼泪夺眶而出,并伸出手去想触摸对面秦榛的头脸,但这个举动破坏了雾屏的稳定,秦榛的头像顿时就像起了波纹的水中倒影,变得支离破碎。
    秦天连忙缩回手,还没等雾屏恢复稳定就听到了秦榛轻轻的叹息声:“傻孩子,你就爱哭,你看见妈妈经历过那些打击有哭过吗?你爸爸虽然爱逞英雄,我不让你学他,但他的坚强你要学一学。”
    秦天待屏幕恢复稳定,便看见秦榛的脸上关爱之中带着某种温和的平静,其神态就像一位循循诱导的中学老师正在开导一个满腹心思的学生。
    也许只有像她这样的人,在经历过冷酷的打击,得到过玫瑰园高人的点拨后,才能达到超越常人的精神境界吧。
    秦天听罢点点头,然后问道:“妈,你在哪呢,我可以去找你吗?”
    秦榛摇摇头,道:“不可以。”
    “为什么?”
    “你自己的事还没完呢,先把自己的事了结再说,记住,你自己的路要自己去走,别人最多是扶你一把。”
    秦天道:“我的事不就是那桩案子吗?我回去就向他们坦白好了,该怎样就怎样,该坐牢就坐牢,反正最后他们也会把案子破掉的,我不如早坦白早完事,完事后就可以去见你了吗?”
    秦榛依然轻轻地摇了摇头,道:“在玫瑰园完全浮出水面前你不可以这样做,不要在瓜熟蒂落前强行摘瓜,你可以不坦白,但也不要阻挠,保持有限配合是你最佳选择,你要让他们获得破案的成就感,你的目的只是让云探长帮你为你爸正名,这不正是你当初肯随他们破案的初衷吗?另外,我这里就算我想让你来你也来不了。”
    秦天无暇去想她是怎么猜中他心思的,他只想知道为什么她那里去不了:“是玫瑰园不肯让我们见面吗?”
    “不是,”秦榛轻轻地叹了口气,道:“这里是水下世界,所以你来不了。”
    她这话更勾起了秦天的好奇心:“这是怎么回事?”
    秦榛道:“以后再慢慢告诉你,我今天见你就是想告诉你,我这边一切安好,你要学会坚强,你要学会遵从内心的呼唤去生活,无论结局怎样,妈妈永远都和你站在一起。”
    遵从内心的呼唤,不让灵魂受委屈,能做到这点的世上有几人?
    要想做到这点,首先就要有独立思考,没有独立的思考何来灵魂的自由?没有灵魂的自由怎能倾听到内心的呼唤不受外界的蛊惑?
    当然,秦榛说这话的前提是秦天已经是一块可琢之玉,假如秦天是个一身毛病满脑子邪恶的问题青年,那她只能说些规劝浪子回头的话,绝不可能还去鼓励他遵从内心的呼唤去把他那邪恶做大做强。
    其实,就算不看对象,单就这句话本身来说也没有毛病。
    如果一个人为了某种目的刻意隐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去做违背本意的事情,无论他目的是好是坏,这个人至少也是虚伪的。
    假如一个人肯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去做事,哪怕是做坏事,他至少也是表里如一的。
    虽然做坏事的后果通常很严重,但敢做就得敢当,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在一个大环境很恶劣的地方,做好人就不如做坏人,大家比的不是谁更好更善良,比的是谁更坏更有势力。
    在这种环境里,往往决定好人坏人命运的是善恶的力量对比,而不是所谓的善恶报应。
    世上从来就没有天降报应,所谓的报应也是力量消长的结果,如果善的力量始终薄弱,那么恶者一世快活逍遥也不是不可能,这情况历史上比比皆是。
    之所以说遵从内心的呼唤去活着本身没有毛病,就是因为这句话只是个哲学概念,和科技概念一样本身不分好坏,分好坏的只是人的内心以及外部的环境。
    实际上,一个人无论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会有后果,至于后果是好是坏正如上述所言与外部大环境的善恶是正相关的。
    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所以,如果大环境是善的,那么内心邪恶的人就得委屈自己的本意,因为作恶的成本太高了,但如果大环境很恶劣,那么委屈的便是良心未泯的人,因为行善总是得不偿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