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飞燕》第115章 次世代海盗

    “副总,说真的我真不敢相信你对短线的精确度会到达这种地步,你是怎么做到的?”莫文娟好奇的问道。
    “这就是秘技了,说不清的啦。太复杂了。哪天你数学博士后我再教你。”
    “切,还隐藏实力。装X。”
    “哎。文娟,不要问这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技,这东西就跟武功一样,不能轻易外传的懂吗。”刘金树严肃的教训她。
    “是。我不问还不行嘛。”
    “不要废话了。开始工作!”
    时间一到。几人立即忙碌起来,莫文娟抓起桌上的保密电话一个一个的指令下达下去,底下的人员立即忙碌无比。底下那些连面都没有见过的操盘手们,他们现在对陈宝的指令简直有一种盲目的自信,似乎个个都看到了未来自己的庞大的收益,都有些急不可耐,心中充满着对利润的火热激情。
    他们都是有佣金和收益分成可拿的。
    现在拥有的资金达到了六十亿欧元。被陈宝分成了三个部分,其中三十亿投入了股指期货,二十亿用以屯积筹码,十亿用在短线的快速进出上。
    任何一个股市,都不是单一的存在。只要在世界经济链条之中的事物,都会对最后的价格发生连动。
    就仿佛华夏经济一样,油价的上升五毛,最终可能导至猪肉价格上涨五毛,或者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涨了五毛,或者一瓶可乐的容量减少100毫升,或者方便面也跟着涨五毛。
    最终人们到超市的花销,可能会不知不觉中多花了好几块钱。
    同样的道理也会发生在股市之中。
    所谓股市指数,只是一个标杆性的数字,其涨跌是由具体指标个股的涨跌决定的。陈宝等人/大笔资金入市,分散潜伏于个股之中,就会必然的抬升股价,因为前期积累大量的筹码,就会有庞大的获利。
    而短线的作用,则是调动市场的积极性,使得散户或者投资机构认为市场交投活跃,有利可图,更多的人,更多的资金就会参与进来。
    如果抬高的股票没有人接手,那自然就没钱赚了。所以需要更多的人来接手。这也是炒热市场的目的。
    巴菲特在全世界推广他的价值投资理念,认为只要拿着某支股票很长时间肯定会有钱赚,这其实是废话。在一个被/操纵的股市之中就会变成一个大骗局。因为相信这个理念的人就会变成最后接盘的傻瓜,还以为未来——可能十年二十年后吧,必然会赚钱。
    最后所谓炒股炒成大股东,就是这样的结果。
    更多的人入市,则会更高的抬升股价,股指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而拥有杠杆效应的指数工具,其收益就会显得非常庞大。
    这是一个完整的金融链条。所有的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在一个充分自由完善的金融市场中,这样的作用更加有效。
    紧接下来的日子,众人都非常忙碌,因为目前的预期收益太庞大了,就连刘金树都没有预料到,在现阶段会拥有如此庞大的资本,这样庞然的资本,足以搅动一场世界性的金融震荡。
    “东经指数近日接连上扬,数十支股票涨停。”
    “扶桑经济复苏已经迈上快车道,不断上涨的股市吸引境外大量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扶桑大藏省今日下调储息0.02个百分点,专家预计这是刺激经济复苏的重大利好消息。”
    在财经界,这段时间各种消息通过有线,无线,有纸,无纸媒体大肆传播,认为扶桑经常复苏已经近在眼前,对于刚刚经历了两次天灾的扶桑国民,无疑是非常好的消息。
    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发展机遇,投资,投机机遇,能够更快的渡过难关,回到曾经的生活轨道上去,找回失落的国民自尊心,自豪感。
    但这仅仅是底层国民的想法,许许多多的境界投资机构,风险基金,对冲基金,总之冠与一切基金名义的诸多手握大笔现金的机构,却并不是慈善家,只要有机会,他们会狠狠的洗劫,毫不犹豫的把所有能带走的财富搜刮一空。
    “有没有发现这两天的成交量已经放大到足以警惕的地步了?”刘金树盯着屏幕上的数据说道。
    “确实……”陈宝点了点头,心中若有所思。
    “如果你是扶桑政府,你会怎么做?”
    “你说的是担心他们会出手抑制经济过热?”陈宝反问道。“不,应该还没到那种时候,回调倒是有可能。”
    “官方可能不会出手,但是企业就难说了,他们会放出一部分股票,趁这时候换取一些现金更有可能。”刘金树对于现在的情形颇有些担心。
    “现在短线已经很难扫到大量的筹码,甚至有些个股已经出现抢筹的情况,幸好我们前期屯积了不少,大约五十亿欧元的筹码,几乎全是获利盘。很稳当。”
    “要是我们做个回调会怎么样?抛出一部分,帮着压一压。连续上涨已经好几天了,原则上不可能存在连续上冲的股市,肯定会有回调。”
    陈宝盯着屏幕,他的第六感告诉他,现在要是抛出去恐怕就收不回来了。虽然没有连续上涨的股市,但是就算回调,也只不过是一些散户的个人行为,那些大机构,大资本,都在疯了一样收集筹码,根本不可能把手中的获利盘抛出去。因为还远远没有到那种时候。
    “调查一下最近资本市场的详细情况吧。似乎有不少的鳄鱼都入场了。刘哥,下星期开始,我来盯着期指,其它的你看着办。不过,我们手中的筹码千万不要抛出。不但不能抛,短线方面要吸多抛少,这些筹码,要留在最后的时刻使用。是用来真正的把扶桑股市一拳打击黑洞的绝招!”
    “好,就这么办。”
    国内的GF公司总部,都会源源不断的收集各种情报汇总到陈宝和刘金树的手中。陈宝坐在密室的大沙发上,面前摆着厚厚的资料,他一眼一张,快速的扫瞄着,看看到底现在的扶桑股市中汇集了多少条血腥大鳄。
    美国的诸多基金。欧盟的大银行,中东的黑金财富。初步估算,涌入扶桑的境外资本已经超过了两千亿欧元。
    从陈宝他们来到扶桑,如今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他们的资本额从最初的十七亿欧元,到了现在,已经累积到了惊人的一百七十亿欧元。足足翻了十倍。
    这样恐怖的战绩,要是让人知道,陈宝恐怕立即就要成为世界知名人士,被时代杂志抢着上封面报道。当然,如果真的变成这样,恐怕他也会变在扶桑全民公敌。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
    还是要保持足够的低调才行。
    可惜,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绝对的保密。陈宝能够调查到别的基金,他们同样可以查到GF公司的身上。
    在这资本的世界,各种庞大的资本调动总是有迹可循,哪怕你的资金通过离岸公司,或者是太平洋上的小岛这样的地方,也要被调查,更别说那些瑞士银行之类,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西蒙斯的文艺复兴投资基金,已经嗅到了扶桑股市一种不一样的味道。
    这是老牌的资本帝国,不但是资本和利润,和任何一切情报有关的东西,他们都感兴趣,都要收集起来,化作资本运作的力量。西蒙斯精于此道。
    他可以在各大银行安插商业间谍,也可以通过收买FBI,或者CIA这种传统的情报机关中的工作人员,达到自己的目的。再把所有的收集回来的资料,交由专门的智囊团队分析整理,汇总,总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西蒙斯坐在自己帝国大厦的办公室中,手里拿着一份特别的调查报告,针对的就是GF私人投资有限公司的调查报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