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胡马度阴山夏言朱棣》第13章 众志一心抗燕逆(一)

    听说夏言是要用嘴皮子平叛,众人被夏言的话给弄懵了,这言语岂能伤人。几个人面面向觎。夏言将这些都看在眼里,只好做出解释:“天下人知燕王谋逆,也必然知道燕王是搅乱是太平盛世的乱臣贼子。真要让万千子民来唾骂他,让他天下虽大,却无可去之处”。
    夏言说到这儿,群臣自然又是一阵歌功颂德。夏言却全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要说自己这想法还是抄袭了后世的开国领袖的做法,发动人民战争,让人民来决定天下到底由谁来坐。
    夏言这时候把目光停留在解缙的身上,这位明初第一才子的文笔赶得上三国时期的陈琳,自然能够让天下人对朱棣唾弃。于是他就对解缙说:“解缙,朕把这事情交给你来做。另外,朕还要靠你和杨士奇、杨博两位爱卿帮着朕在这应天城里看着这天下。因此朕现在决定,从即刻起,设秘书、军机一文一武两处。你们三人就是秘书处总理事务内大臣。这是朕新想出来的,你们要帮着朕出力政务,帮着朕来管好我们这大明江山。耿、郭两位老侯爷还有杨荣,你们都是朕这军机处的总理事务外大臣。这个内外可不是人常言的内外。这内外是说文武两类事物。我看就把这总理事务内大臣定做四品。总理事务外大臣为武臣。除了杨荣,其余人等非因战功不得入军机处,非封侯不得入,非朕圣旨不得入。这办公的地点呢,朕看就设在承天门内。朝廷有个什么事情发生,你们就直接报给朕,咱们直接给他处理掉”。
    夏言知道自己要直接掌控军权,所以,他故意没有给这军机处总理事务外大臣设置品级,他就是规定要封侯的有军功的武臣才能进入。这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也就是虚职,没了自己的圣旨,是万万指挥不动军队的。几你,个人听到这儿,升官的升官,掌权的掌权,实在是感激夏言这个皇帝给了他们升官发财的机会,就连忙跪下来山呼万岁。
    夏言到时被他们弄得不好意思。自己来自后世的解放军,军纪严明,所谓官兵平等。在平常的时候,要是自己对那位士兵少许不好,自己也得关个禁闭。没成想自己穿越来明朝竟而成了皇帝,天天对着这些人跪拜,实在是心里发憷,紧张的慌。夏言感觉每到这个时候,自己就像是已经上了西天去找马克思报道了似的。
    夏言看着跪在地上的赶紧说道:“各位快快平身。朕还要依仗各位臣工,还望各位臣工能鼎力相助,帮朕一起治理好这皇祖留下来的大好河山”,耿炳文等人听到夏言这么说,赶紧回话:“臣等敢不用命”。
    等到众人都站起来了,夏言清一清嗓子说道:“大伴,去为几位大人取些湿热毛巾来擦把脸”。郑太平听了赶忙跑出去。当然这几个人又是狠狠地在自己心里吧夏言夸赞了一番,也由此发誓要为这位皇帝赴汤蹈火。
    “各位臣工,咱们已经统一了这战略思想。咱们现在就来看看这战术该怎么执行”,夏言说完又一次把手撑在地图上。在这一刻仿佛自己又是那个意气风发的解放军少校营长了。他喜欢这种感觉,总是让他兴奋,肾上腺素急剧分泌。当然夏言在此时也有一些惆怅,但是夏言掩饰的好别人看不出来。在夏言心里边,自己媳妇儿那白花花的大白屁股蛋子可是自己的最爱啊。
    “众位大人来看地图。燕逆刚在北平城外击败了宋忠宋将军,那么燕逆必然是携大胜之势一路向南了。现在朝廷还并未派兵北上。山东、河北等地的卫所兵力燕逆自然不放在眼里。他必然是要南下攻取。带到这些地方成为他的囊中之物时,便是要去邀了我的宁王叔叔一起造反了”。夏言说完说手环抱在肩膀上看着这几位自己选定的肱骨之臣。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耿炳文双手抱拳,对着夏言说道:“皇上一再强调燕逆要搓弄宁王一起造反,不知皇上为何做此断想。臣想来想去都是有些不明白”。
    夏言本来是想让杨荣就此事给予耿炳文解释的。就在夏言自己刚刚准备说出口的时候,他忽然想到,之前已经让杨荣给耿炳文几次解释过自己的想法。虽然这样可以提升杨荣的自信,能够让他在以后的军事行动中全凭主见,不被缚住手脚。可是却也不能驳斥了开国元勋耿炳文的面子。如果自己次次这样做,在耿炳文看来只能是对自己的羞辱,这对于这批跟着朱元璋闯荡天下的老臣来说实在是些糟糕的事情。
    于是夏言正对着耿炳文说道:“时人都说燕王善战、宁王善谋。可是真确不这么想,应该是燕王善战也善谋。我这个宁王叔叔比起我这个四叔还是有些差的。但是宁王手下却又有一只军队必然为燕王谋划已久。朕这才断定燕王会去拉着宁王一道造反”。
    “那么宁王虽然不如燕王,却也不是燕王想要拉下水就会跟着燕逆下水的人啊”,耿炳文又提出了自己的提问。现在这位洪武朝的久经战阵的老臣在瞎眼面前表现的就像是一位小学生一样。
    “宁王自负,也确实有些真本事。那么宁王肯定不是愿意久居人臣之人。只怕我这叔叔已经有了造反的念想,却还没有造反的胆。真看得出来,燕逆也看的出来,所以朕断定他会去拉着宁王一起造反”。夏言说完,就笑吟吟地看着耿炳文。没想到耿炳文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看来这老家伙也是一根筋啊。
    耿炳文对夏言的分析极其佩服,但还是不明白为何夏言自己不派人直接北上找寻宁王,下旨让宁王直接对付燕逆。另外,为什么夏言就敢肯定其他诸王不会参与到燕王的谋反阵营中去,而是坐看成败。
    夏言只好再一次做出自己的解释:“耿老侯爷,不是朕不想,而是朕不能。朕这儿距离宁王太远了,燕逆距离他又太近了。再说我这叔叔本就有不臣之心。倘若我这四叔是当年的辽国的话,我这宁王叔叔就是个还不够格的金国。难道耿老侯爷忘记了宋时的靖康之耻?要宁王南下平凡,到时候宁王做大,携胜利之势也学燕逆,那可就是无人能够抵挡了况且朕之前因为国家的承平削去了宁王的护卫和属僚,宁王必然不会帮助我”。
    夏言用郑太平递过来的毛巾抹了一把脸接着说:“至于其他诸王,既没有宁王的实力,有没有燕逆的智谋,他们就只会坐山观虎斗。朕肯定指挥不动他们,当然燕逆也不行。他,们到时候是谁赢了就帮谁,所以朕才要郭老侯爷北上为朕看住他们。振业不要他们帮朕,朕可不要他们之中再出个燕逆出来”。
    “老臣实在愚钝,到此时才明了皇上之神策”,耿炳文在夏言面前抱拳,将自己的头低了下去。这位面前的皇帝确实是像他的祖父那样的人。
    夏言赶紧命耿炳文平身,然后招呼众人用郑太平送上来的毛巾都把脸抹一抹,清醒清醒,好接着来讨论制定这次平叛的战术战役。
    夏言指着地图对众人说道:“看就把围歼燕逆选在东阿吧。这地方在济南的南边,是燕逆南下必经之地。我军将其吸引至此处必然不会引起他的怀疑。毕竟咱们的军士溃逃回家也得经过这个地方不是”。夏言知道历史上盛庸就是在东阿附近第一次打败了朱棣,让属地狼狈地退回了北平城。
    耿炳文和郭英看了夏言选定的决战地点,一起夸赞夏言确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明君主。当然夏言也很是受用。
    听这些人拍自己的马屁固然很爽,可是夏言该做的安排,该提出的战略确是一点都少不得。他对着杨荣说道:“明日你就和李景隆还有盛庸领兵北上,但是你们任务艰巨,必须是夜晚行军,百日休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你们已经悄然北上。朕把这军里的生杀大权全交给你,我看到时候盛庸就走大道,你和李景隆率军出大别山。待盛庸军和燕逆短兵相接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北平城给朕围了。还有,在朕拍派你出征期间,你就按照今日既定方略徐徐图进。真不会再对你下任何一道旨意。军中之事全凭你做主。以最快速度将北平城给朕围起来,绝对不让跑了哪怕一只老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