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素素黎怔生》第130章 躲在暗处的黑影

    突厥王无功而返,气恼的回到大帐,这个时候,天已大亮。
    “岂有此理?我们这么多人,居然都没看到敌人的影子,说出去,岂不让人笑掉大牙?”一拳重重的捶在桌子上,响声振得整个大帐都颤三颤。
    “大王,会不会是我们身边的人干的?”
    “你是说……”突厥王一下子想到长孙明浩身上,的确,现在最大的怀疑对象就是他,他身手不凡,尤其是身边还有四个高深莫测的帮手。
    “去,派人请他来。”在事情还没弄清楚之前,突厥王还要以礼相待。
    功夫不大,长孙明浩来到大帐,向突厥王抱腕行礼,“不知大王叫我前来有何事呀?”
    “请坐。”突厥王破天荒的十分冷静。
    长孙明浩坐下之后,眼望着突厥王,他早就猜到突厥王的用意了,只是不先挑明。
    “昨夜的大王,想必也搅了长孙大人的好梦吧?”突厥王以异样的眼神看向长孙明浩。
    “是的,跟大王一样一夜未眠。”长孙明浩故意冷笑了一下。
    “可惜本王追出很远,终是无功而返,看来放火之人十有八九就是洗劫之人,只是我们在明处,他们在暗处,又不知道对方的来历,也不知道对方到底有多少人马,是要吃大亏的。”经过一夜的追踪,突厥王对敌人的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行迹已有几分怯意,他们突厥人虽然凶悍,但都是直来直去的,最怕的就是这种诡异行为。
    “那大王可有何打算呢?”长孙明浩明知道他就算是有打算也不会跟自己说的,还是多嘴问了一句。
    “依本王看,他一定会再来的。”虽然他摸不清这些躲在暗处的人要干什么,但凭他多年来与中原打交道的经验,心里还是有些想法的。
    “大王是想守株待兔吗?”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办法吗?不知长孙大人有何高见?”突厥王歪着脑袋瞅他,他也在想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高见倒是没有,倒是有个小小的建议。”
    “说来听听。”突厥王现在心里可是一点底也没有。
    “大王想要跃马中原,而这草原上还有一个与大王并驾齐驱人东突厥,不知大王是否掌握他们的行踪?”长孙明浩的目的就是让他打消进兵中原的念头。
    “本王已经派人去打探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消息传来。”
    “报……”拖着很长的尾声,一名传令官疾步进帐,“报告大王,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
    “让他进来。”突厥王两只手撮在一起,可见他此时是处于极度焦躁之中。
    这名传令官转身出去,功夫不大,引进一名探马,这探马单膝跪倒在地,“报告大王,东突厥的兵马在雁门关前与雁门关的守将展开厮杀。”
    “结果如何?”突厥王急于想知道结果,坐在椅子上,上半身往前探着。
    “大败而归。”
    “现在雁门关的守将是谁?”听到结果,突厥大吃一惊,要知道突厥的兵马彪悍是世人皆知的,先前他们与大隋有约定,但现在中原地区已是一团乱麻,自顾不暇,哪还有多余的兵将部属边境?东突厥王居然会大败。
    “回大王,雁门关的守将本是杨胜,此人镇守雁门关多年,虽有些本事,但东突厥却并非败在此人之手。”
    “那是败给谁了?”突厥王为之一惊,雁门关还有高人吗?
    “韩世英大将军。”
    “韩世英?”突厥王探出去的上半身收回,靠到椅背上,面带轻蔑,“不过是本王的手下败将,看来东突厥已非昔日可比。”突厥王脸上写满轻蔑,他原本是不将韩世英放在眼里的,这下又多了个东突厥。
    “大王此话差矣,据我所知,这位韩世英将军出身将门,三代都是大将,曾经负责皇城守卫,如果没些本事,皇上也不会派他到这里的。”长孙明浩想让他正视韩世英是个有本事的人。
    “哼,知道本王的那些黄金是从谁的手里抢来的吗?就是这个韩世英,他连黄金都保不住,还被本王杀得落花流水,就是这样一个人,能有什么真本事?看来大隋也是没有可领兵之人了,连一个守皇城的人都派出来了。”
    “大王如果小瞧了他,一定会吃大亏的。”长孙明浩虽然与韩世英不是很熟,但他的威名还是久闻的。
    “他就是再勇猛,也是本王的手下败将,这总归是事实吧?”突厥王就是不愿承认韩世英是个可以与自己匹敌的英雄。“那是因为大王占了个便宜。”长孙明浩表现出对突厥王自大的轻蔑。
    “便宜?什么便宜?”从长孙明浩的表情中,突厥王看出他对自己的极其不尊重,脸顿时就沉下来。
    “当日你们是在什么地方交手的?是在珈蓝王国境内,虽然珈蓝王国是依附于大隋朝的一个小国,但却离突厥比较近,甚至都可以说成是突厥的一部分,韩世英将军对此地的地形不熟,再加上他们是背着众多黄金的,因此才会输给大王,如果正面交锋的话,我想韩将军未必会输。”
    对于长孙明浩的判断,突厥王并不认可,但他并没有反驳,而是决定与韩世英再来一次公平的交锋,以证实自己赢韩世英并不是侥幸,而是凭实力。
    长孙明浩见他不说话了,微然一笑,“大王现在一定是想与韩世英来一次公平的较量吧?”
    “长孙大人还真是运筹帷幄,连本王心里想什么都猜得到,没错,本王的确是想再会会这个韩世英,不知长孙大人可有兴趣随本王一同前去?”
    “大王恐怕不单是想证明给长孙明浩看吧?还为了那些黄金。”突厥王的心思早就在长孙明浩的意料之中。
    “没错,本王是不会让他把黄金带走的,东突厥没本事得到黄金,那就让本王来收了那些黄金吧。”刚才还为了夜里的大火而沮丧的突厥王忽然变得一扫阴霾,整个人都振作起来。
    “大王果真要去吗?”
    “当然。”
    “那这里怎么办?那些放火的人就不查了吗?搞不好大王去找韩世英,这些人还会出来,在大王的身后放火的,到那时……”长孙明浩的话没有说完,但后面的话根本不用说,任谁也想得到是什么了。
    “青莲。”突厥王看向站在一旁的女儿。
    “父王。”
    “都城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将那些在本王背后放火的人找出来,碎尸万段。”
    “是。”青莲虽是女子,但自幼习武,不让须眉,早就想助父王成就一番大事业,虽然眼下受到不明来历的人的偷袭,但不以为意,只要让她找到一点线索,一定会将这些人一网打尽的,既然他们只能躲在暗处放冷箭,说明他们的人不多,根本就不敢正面交锋。
    “好,那本王就去会会他,传本王将令,马上从各处调集兵马粮草,兵进雁门关。”
    长孙明浩在心里叹了口气,看来这些突厥人还真是一根筋,坐井观天,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否则以草原上的彪悍的勇士,他们的祖先早就打进中原了,无怪乎他们只能放羊牧马,根本就没脑子,这么就走了,就不怕那些随时出现的人把老窝给端了,还有青莲这个丫头,看着挺精明的一个人,也跟她的父亲一样是个猛冲子。
    西突厥王这里调兵调粮草,决定要去雁门关会韩世英,还没等他出发呢,他的营盘接二连三的被人偷袭,刚从别处运来的粮草一夜之间被人放火烧为灰烬。
    要说这突厥王,为了实现他的野心,准备了不是一年两年了,就等着兵精粮足的时候,大举时犯中原,可眼下,刚到的粮草被人烧了,还不知道是谁干的,在这草原上,根本就藏不住人,他甚至都怀疑这不是人干的。
    一望无边的大草原,长孙明浩独自站在那里,遥望天地交接的地方,那个方向不是中原的大隋,而是珈蓝王国的黑水城方向,他的米素素永远的留在了那里,他想去陪她,但现在不行,他还有未完成的事。
    米素素,等我,等我做完这件事就去陪你,这样的话,他不止一次的在心里对自己说过,每说一次,心就会痛一次,但他还在不断的重复着,唯恐自己会忘记似的。
    “你在想什么?”李世民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继而站到了他身旁。
    长孙明浩依旧保持着原来的样子,“想人。”此时浮现在他脑海里的是米素素的笑脸。
    “是女人吗?”李世民想到的是长孙音儿。
    “是。”长孙明浩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微笑。
    “看来这个女人对你很重要,否则你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还忙里偷闲的想她了,是音儿吗?”尽管谁也没有表白过,但李世民还是从他们细微的表情变代中察觉到了什么。
    “我在想我的女人。”直到此时,长孙明浩才侧身看向他,目光撞上李世民的目光。
    “你的女人?是米素素?”李世民的脸上有些许的不自然,因为米素素是为了打开龙穴而死的,归根结底是自己逼死了她。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思念一个人是痛苦的,同时又是幸福的,从前,在我眼里只有权利二字,现在想起来,是多么的可笑。”他自己不禁发出一阵苦笑。
    “你在说我吗?”李世民自然而然的联想到自己身上,他所说的那个人真的与自己很像,在这里,最渴望权势的那个人就是他,而且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为了江山大业,不惜亲自来到这个遍地黄沙,兔子都不来的地方。
    “我在说我自己,虽然你也把权利看得很重,但你心里有女人,那个女人就是我的妹妹音儿,所以,你跟我不一样。”长孙明浩说着话,脸上露出既欣慰又痛苦的表情,曾经他也可以选择做一个象李世民这样的人的,可是他没有,以至于落得现在的下场。
    “我会为她立块碑的。”李世民说这句话时,他自己明明都看不到希望,能否走出草原还是个未知数。
    长孙明浩看了他一眼,脸上布满了不屑,转身离去,多么可笑,人都死了,立块碑有用吗?
    李世民留在原处,目光跟随着长孙明浩离去的背影,不知为什么,心头涌上一丝酸楚,如果不是生逢乱世,各为其主,他是希望能够跟长孙明浩成为朋友的,虽然他现在与长孙南山走得近,那不过是相互依存,各取所需,而长孙明浩才是真正令他敬佩的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