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素素黎怔生》第122章 送上门来

    夜中中划过一道火线,紧接着就是这道火线在空中爆炸的声音,寂静的夜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宁静,这声音传出很远,火线在空中也很快就熄灭了,重又归于宁静。
    这是怎么回事?正是这个看似意外,而又不闪而过的情景,让聚集在这一带的几支人马同时吃了一惊,虽然前后不过几秒钟,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信号,纷纷都在猜测这是什么人发出的信号,尤其是李世民,如果不是身不由已,他一定第一个跑出去,向着这个方向追去,看是什么人发出的信号,因为在这里,任何一支队伍都是自己的敌人,他都要做到了然于胸。
    夜色中,一个人影正站在一处高坡上,倒背着双手,面向东方,夜色中,只看到他晰长的身形,他象是一个正在欣赏夜色的雅客,但身处大漠中,这里的月色实在是不敢恭维,他是在等人,刚才的那个信号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而他,就是那个发信号的人。
    借着天上的月色,看得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隋吏部尚书长孙明浩。
    说是迟,那是快,紧接着,从四面八方涌来了十几个黑衣人跪到他面前,他们的速度之快,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人就到了近前,从身法上看,都是一等一的武林高手,可他们对长孙明浩的毕恭毕敬,让人不得不怀疑,长孙明浩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搜集这些武林高手。
    “都来了吗?”长孙明浩的声音很冷也很轻,象是一种很无力的表现,但跪在他面前的这十几个人听到的却是一种有力的,沉稳的声音,这就是他们的长孙大人,从来没人能搞得懂他内在的真实。
    “回大人,都来了。”声音平静如水,但却透着一种冰冷。
    “好,离这里大约两百里的距离,有一支只有两百人的队伍,黄金就在他们手中,去把黄金抢回来,运到雁门关外。”“是。”接到命令之后,这十几个人蓦然站起身,根本不问,就凭这十几个人凭什么去抢两百人的队伍,何况就算抢到了,又怎么运到雁门关,又交给谁呢?这一系列的问题,他们连问也不问,仿佛在接到命令的那一刻,就已经有了结果。
    这十几个黑衣人,起身之后,上身往前一猫,弓起身体,往前一蹿,一眨眼的功夫就消失了,仿佛遁入了地下。
    米素素,我的计划又往前推行了一步,很快,我就会去找你的,等我,长孙明浩的脸上挂着幸福的笑意,仿佛做完这件事,他就能与米素素,这个他一直亏欠的女人一起远走高飞,过幸福的生活了,他甚至看到了未来,与米素素在一起的情景。
    他丝毫不担心自己的手下会抢不到黄金,他现在要做的是去西突厥王那里,游说他不要跟李世民作对,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关键的是他连死都不怕了,也就没什么能吓得到他了。
    当长孙明浩出现在西突厥的大营中时,他往里一走,立刻就引起隐身在这里的李世民三人的注意。
    “他来这里干什么?”李世民低低的声音传进长孙南山的耳中。
    “他会不会已经知道我们在这里?”长孙南山隐隐有些担心起来,他可是一直都把长孙明浩当作是眼中钉,肉中刺的,恨不得让他永远的在这个世上消失,如果他知道自己隐藏在突厥的队伍中,会不会揭穿自己,从而报复自己呢?尽管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他依然这样想,因为在他心里,长孙明浩就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
    长孙明浩从他们面前走过时,略停了一下,微微侧了下脸,尽管他们此时都是穿了突厥兵的衣服,但长孙明浩是不会认不出的,这让长孙南山更加的忐忑不安,当长孙明浩从他身边经过时,他情不自禁的将脸扭向一边,也正是这个细微的动作出卖了他,长孙明浩的嘴角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唉,不管你怎么装,在我长孙明浩面前,你都是自卑的,因为你永远都不是我的对手。
    李世民与长孙音儿倒是淡定自若,长孙音儿深知不管发生了什么,长孙明浩都不会伤害自己的,因此完全没必要担心他会揭穿他们。
    李世民也早就看透了长孙明浩的为人,尽管他是从来不让别人看透自己的,但从一直以来的种种迹象看来,如果他要对自己不利,早就动手了,也不用等到今天。
    长孙明浩的表情丝毫没什么变化,径自向突厥王的营帐走去,帐外已经站了几位突厥王手下的大臣,他们正在用察颜观色的眼神望着正一步步走来的长孙明浩,只见他只身入万马军营而面不改色,气不长出,脸上的表情虽然严肃,但却镇定自若,如入无人之境,仿佛眼前的这些官兵都是木雕泥塑的一般。
    走到帐外,长孙明浩略一扫这些候在这里的大臣,便往里走,给别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目中无人的家伙,令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扬,高高在上的人一个个憋着一肚子气。
    “慢。”一名大将伸手挡住了长孙明浩的去路,“你是谁呀,以为胡乱说个名字,就能见我家大王吗?”
    长孙明浩脸略一歪,看向他,嘴角勾出一弯弧度,是冷笑,如果先前长孙明浩是傲慢,而现在面对这个人表现出的却是不屑。
    见他这副表情,这位将军顿时恼羞成怒,往两边看看,当着这么多人,多没面子呀,不行,得把这面子找回来,不能让一个一兵一将都没有的人在自己面前威风。
    想到这里,他把腰中挎着的刀抽出鞘,在长孙明浩眼前晃了晃,“那要看看你有没有胆量了。”
    就在所有的人都以为长孙明浩会转身离去或是大叫着惊动帐内的突厥王时,就在大家的眼皮底下,长孙明浩的手以极快的速度往上一翻,所有的人都没看清是怎么一回事时,那把刀已经在长孙明浩手里了,速度之快,让所有的人都象是处于梦境一般。
    长孙明浩随即手一甩,那把刀被甩出去,正插在旗杆上,而且是将旗杆穿透,可见其力道之大。
    与此同时,长孙南山与李世民都吃了一惊,从他们认识长孙明浩的那天起,就没发现他居然会有如此高超的武功,还好那天放他走了,否则……现在想起来,长孙南山与李世民都有些后怕呢,分明有如此高超的武功,却要装作受制于人的样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谁也猜不透长孙明浩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对自己这一行人是没有恶意的,这不禁令早就欲将其除之为快的长孙南山有些内疚,自己刚才还在想他是来报复自己的,真是不应该,按他的功夫,如果要置自己于死地,或是小小的报复一下,自己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那位拦住长孙明浩的将军现在也目瞪口呆了,嘴巴张得老大,半天没合上,等他缓过神来的时候,长孙明浩已经进入帐中了,他只得很无趣的溜进帐里,站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长孙明浩见过突厥王。”长孙明浩双手抱腕,深深的鞠了一礼,不卑不亢,根本没有面对强敌时的那种紧张,甚至还有几分孤傲,仿佛帐内的这些将军都只是摆设而已。
    “你就是大隋的吏部尚书长孙明浩?”西突厥坐在位子上一动未动,只是脸略歪了一下,看着下面站着的长孙明浩,见他年纪不大,白白净净的,怎么看都象是个文弱书生,也就放松了警惕。
    “正是。”长孙明浩用眼角的余光瞅了他一眼,看他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心中暗自得意,他越是这样,自己就越有把握。
    “你不在中原长安,到这里来干什么?”西突厥王早就听说长孙明浩是奉旨出使珈蓝王国,却明知故问。
    “那敢问大王不在都城,怎么带着大军到这里来呢?”长孙明浩的表情告诉在场的所有人,他根本没把这位大王当成是高高在上的大王,而是把自己当成了天朝大国派来的使臣。
    西突厥王听了他的话,很是不悦,“这里是我突厥的国境,本王要到哪里,还需要向你汇报吗?”
    “大王,您好像是记错了,这里是珈蓝王国的境内,您带着这么多的人马驻扎在这里,会让人以为您是要侵占别国的国土。”
    “哼,珈蓝王国原本就是突厥的一部分,是受我突厥保护的小国,应该轮不到长孙大人过问吧?”声音不大,但却底气十足,在自己的地盘上,当然不能输了气场。
    “大王好像记错了,珈蓝王国是隶属于我大隋的,我长孙明浩奉皇命前来帮珈蓝王国平定内乱。”
    “平定内乱?就凭你吗?”西突厥王轻蔑的笑了一下,他雄霸一方,除了平时看起来有些昏庸以外,还有些傲慢,尽管突厥从前是臣服于大隋的,但现在中原大乱,到处都是自立为王的反贼,而突厥却日益强大,已经不必将大隋放在眼里了。
    “凭长孙明浩一人之办,当然是办不到的,在我的身后可是整个大隋王朝。”
    话音未落,只听得“哈哈”大笑,笑声里充满了讽刺,这笑声久久的回荡在大帐里,那些子们也跟随着他们的大王对着长孙明浩笑起来,长孙明浩站在中间,仿佛是件好玩的特件,但他面不改色,只是镇定的站在那里,等着他们笑完。
    帐内重又归于平静,西突厥王发现长孙明浩的脸上挂着一丝嘲笑,脸涮得一下就沉下来了,“长孙明浩,难道不知道本王因何发笑吗?”
    “当然知道,大王只所以发笑,一定是以为我大隋王朝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根本就无暇顾及别国的安危是吗?”
    “看来长孙大人是个聪明人,没错,自汉朝以来,我突厥臣服于中原,历朝历代,窝在这个草原上,以游牧为生,不但要经受恶劣气候的影响,还时常受到狼群的攻击,就是这样,我的子民在不断壮大,我们突厥的勇士没有一天不想入主中原,享受中原的富足。”
    “据我所知,每年从中原运到突厥的粮食和丝绸都不计其数,大王居然还贪心不足,妄想入主中原,挑起战争,试问大王对得起大隋皇帝吗?”
    “少跟我讲这些,自古能者居之,你大隋本来就已经乱得一团糟,我起兵收拾残局,不过是想给中原的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罢了,他们应该是会感激我的。”西突厥王陶醉在自己设想的前景中,禁不住满脸的笑意。
    “我们中原也有句俗话,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相信大王一定听说过吧?”
    “那又怎样?我在这里养精蓄锐多年,我们草原上的勇士早就想跃马中原。”
    “那么请问大王凭什么跃马中原,难道就凭这些大王自认为天下无敌的铁骑吗?要知道中原富足,曾经有无数次的战争暴发,突厥的兵马也不止一次的入侵过,无不是了为了争夺大好河山,但最终呢?突厥的勇士有没有真正的跃马中原呢?到头来,无非就是多了一堆白骨而已。”
    “明人不做暗事,相信长孙大人此来珈蓝王国不单是了平定内乱吧?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为了那批宝藏吧?”
    “宝藏?”长孙明浩冷冷的“哼”了一声,“原来大王出动这么多兵马是为了宝藏而来?看来惦记宝藏人不少呀?”
    “难道长孙大人不是为了宝藏而来吗?我本来只想得到宝藏,但既然长孙大人送上门来了,我只好笑纳了。”
    “哦?你待如何?”长孙明浩故意的怔了一下,但嘴角依然挂着一丝冷笑,仿佛看透了突厥王不会把自己怎么样。
    怕了吗?长孙明浩,这里可是我的地盘,谁让你自不量力,一个人就敢到我的大营来,分明就是活够了,来送死的,西突厥王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给人一种动了杀机的神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