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清苑苏澈》第178章 故友与往事

    和苏辙并肩走出御书房的时候,他们两人都没有说话。
    祁少泽忽然想起他们的第一次见面,那时候他还是个肆意风流的少年公子,向往着京都之外的花花世界,便趁着父亲驻兵的几个月,自己拿着银两偷偷出去玩。
    他少年成名,获封第一公子之后更是得意满满,骨子里的傲慢不用说也是明显,以至于叫自己形成了不知人间疾苦的习惯,哪知道人间根本没有完全自在的肆意潇洒,多的是各种羁绊。
    “清苑妹妹,我明日便要启程去杭州,听说那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美景如画,一贯以来,都是文人墨客心之所向。”彼时他不过十四五岁,脸上还透着隐隐的稚嫩,一把纯白的扇子横在胸前,平添了几分自在与潇洒。
    百里清苑露出向往的神色:“少泽哥哥,你总是能够去到各处游玩,叫清苑好生羡慕。”说到后面,她的语调净是失落,大抵她喜爱粘着祁少泽不过是因为及其羡慕他的聪慧以及四处游走的经历。
    不似她,永远只能做一只被关在深宫墙苑之中的金丝雀,外面的空气是什么滋味,她都不知晓。
    “不如你也跟着我一道出去得了,整日闷在宫中当真无趣。”祁少泽刚刚提出这建议又立即摇头,“只怕太后娘娘是不会允许我将你带走的,罢了罢了,待我这次归来,给你带些稀奇玩意儿便是,你在宫中要乖乖的,少泽哥哥回来就检查你的功课如何?”
    “嗯。可是清苑还是好疑惑,少泽哥哥为什么要带这把什么都没有的扇子出门呢,看着不太舒服。”
    “秘密。”祁少泽记得当时自己是如是回答百里清苑的,想着这一次去杭州一定要求到大师边咏的画作,日后留在扇面上也是一种纪念。
    怀着这种期待,年少的祁少泽意气风发地出发前去杭州,游玩一日之后本想立即去找那位传言中很是厉害的画扇面的大师,不料天公不作美,他前脚刚出门,后脚便下起瓢泼大雨。当地的人都似乎习惯于这样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纷纷淡定而从容地躲雨或者从各个地方拿出雨伞来。
    可是祁少泽为了自在,特意选择自己一个人出门,刚想跑回去,头顶便多了一把青伞:“这位兄台,不介意的话,咱们可以一起撑伞。”是那时候的苏辙,身上带着些许药草的苦味,混合着下雨时空气里面的尘埃的味道,有些奇妙。
    彼时祁少泽已经被淋成了落汤鸡,头发狼狈黏在身上,没了往日潇洒模样。
    最好笑的是,在祁少泽还在计较第一次见面就在自己最狼狈的时候,在苏辙送他回客栈的过程中,忽然一阵狂风袭来,江南细弱的油纸伞终于不堪重击,散架。
    大雨还在继续,两个人对视一眼,从最开始的震惊,再到尴尬,最好一路爆笑。
    这下可好,两人都是狼狈模样,似乎也挺平衡的。
    他们本是萍水相逢,只因为后来祁少泽心血来潮想要多多了解一些有关医术的事情,便特意去杭州找过苏辙几次,一来二去自然而然熟络起来。
    都是年轻有志向的人,言语之间自然是契合的,只是祁少泽的扇面上一直都是白色的。终于有一天苏辙没忍住向他问了同百里清苑同样的问题:“这白色的扇子,可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非也非也,不过是暂时未找到满意的画作罢了。说起此事,不若苏兄可曾听说过边咏大师,我此次前来无论如何是一定要得到他的画作才行。”
    “你确定是要找边咏而不是别的人?”苏辙忽然大笑起来,叫人感到莫名其妙。
    当然祁少泽也直接问出了心中疑惑,得到的回答出乎了意料,只见苏辙嘴角依旧上扬:“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位所谓的大师正是苏某的恩师,早前在他的学堂待过一段时间,是个脾气古怪的老头子。不过若是要得到他的画作也不是不可能,按照祁兄你的见识,他应该很乐意见你才对,为何这么久也没得到?”
    “唉,这不是忙着向你学习医术吗,便暂时将此事放下一段时间。这样说来,苏兄你可以帮忙引荐引荐咯,据说边咏大师在扇面上画下的桃花最为著名,仿若随时会飘出纸面一般,此事可当真?”祁少泽有些激动,同样挂着满足的笑意。
    认识苏辙,似乎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通过他的引荐,祁少泽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边咏,如同苏辙所说,但凡大师都有那么一点点毛病,一股子傲娇劲儿,经过一通为难之后才终于拉下脸面满足了祁少泽的愿望。
    于是二人的友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他们开始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报复,经过祁少泽的会回忆,他总是认为最后一次去杭州的短暂时日,是他最为满足的一段时间。
    后来百里清苑要远嫁顺府,祁少泽确实不怎么放心,便痴心跟随,不小心将苏辙牵扯进去,一直对其感到抱歉。
    这下,两个人走过长而绕的走廊,在三月末的春光下,有些话不用多说,相互之间都已经明了。
    “其实,如果你想要从太医院出来的话,我可以帮你的,毕竟当初是我以你的名义去了顺府,是我欠你的。”祁少泽多少有些愧疚,因为知道苏辙和他一样,都不是会被规矩束缚住的人。
    但是祁少泽不知道,他们还有一个相似点,那就是——对百里清苑的执念。
    “不必。”苏辙摆手,一脸笑意,“我在宫中待着也挺好的,不必为了我犯险。”
    见祁少泽并不相信,苏辙继续解释:“太医院里面的藏书还是比较丰富的,在民间很难找到的著作也都有,这对于我这个痴心于医术的人来说,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每日研究这些,自是无比满足。”
    “好,若是有一天你过腻了这样的日子,记得派人通知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