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清苑苏澈》第163章 国师白静

    在送走秦锦绣之后,百里清苑只带了两个随身宫女便离开了天瑰殿,而夏意那丫头却是无论如何都止不住自己的眼泪了,在自己房间里面哭得稀里哗啦的。
    说起来,还是会第一次看到夏意哭成这个样子呢,百里清苑摇摇头,在离开之前特意吩咐绿贤过去照看一番,免得夏意那丫头没完没了,一个人在房间里面蒙头哭也是一件有些心酸的事情。
    所以当绿贤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是满头雾水,到了狭小的房间听见夏意的哭声,立即迎了上去问缘由,可对方哪里还有空理会他,只是摇摇头,好几次想要开口说自己没事儿都被眼泪给噎了回去。
    “唉,这好好儿的,新年第一天你便哭成这番模样,叫我都不知道应当如何安慰与你了。”绿贤走到她的身边,掏出手帕细细擦拭她的眼泪,面上的表情却看起来有些麻木的冰冷。
    于是两个人便一个哭泣,一个擦眼泪,维持着这样的姿势待了近半日,而另一边,百里清苑在宫里兜兜转转许久,才到了自己的目的地,没想到那里有的,却是不只是自己,还有高慧儿。
    “参见太后娘娘。”
    百里清苑有些诧异,没想要到高慧儿已然到了这个时候,竟然有过来祈福的念头,不错,她们此时身处的地方就是万圣殿,是宫里特意准备给国师的住处,在皇宫的最西边,平日里很少会有人走到这个地方来。
    本来以为自己过来已经足够惹人注目,未曾想,高慧儿居然赶在她之前到了这个地方,虽然百里清苑脸上是微笑的表情,但是那温暖却没有暖到她的眼眸之中,显然是对高慧儿不大欢迎的。
    可高慧儿也不一定对她有什么欢迎的态度,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假意欢迎道:“皇后今日怎么有空到这边来?”意思是,该不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要做吧,在这么特殊的一天里面到处走,皇后娘娘可不是那么空闲的职位才是。
    一个眼神,一句话,在此刻都可以化作试探的工具,百里清苑却是以退为进,避开高慧儿的眼神,默默朝着一旁的国师走去,一边结果他手中的香一边回应:“只是昨日未曾同陛下一同守岁,心中很是愧疚,准备今日一大早就到国师这边敬上一炷香才是,没曾想手下的宫女做事太不利落,光是给我梳妆就耽搁到现在。”
    她的话半真半假,反而叫高慧儿拿不准到底应不应该相信,若是相信又应该信哪一点?所以她也只是随意地说道:“哀家也正好昨日在此守岁,同国师闲聊了许多,甚是开心才久久未曾离去。既然皇后来了,哀家就先行离去,这今日的早膳还未用呢。”
    “太后娘娘必然是忧天下才特意过来祈福,清苑自愧不如,还请您老人家注意身子,这还未开春,切莫将自己身子折腾坏了。”百里清苑说着,淡淡地看了茹柳一眼,见她手上还拿着食盒,只能在心里冷笑。
    这个高慧儿倒是会装模作样,也不知道是真的过来守岁还是别有目的。
    说来也巧,百里清苑在目送高慧儿离开之后,便将手中的香插入了面前的小铜鼎之中,而那之后,是排列整齐的排位,这里曾经是百里氏的宗祠,如今易主,变成了宇文家的祠堂,看起来很是讽刺。
    一旁的国师白静走了过来,才对百里清苑行礼:“参见皇后娘娘,娘娘要见的人,就在偏殿诵经,恐怕得等一段时间。”
    “无妨,师父她老人家还是完成自己任务比较中重要,免得叫旁人怀疑。”百里清苑转过身来,忽然叫了白静一声师兄,吓得他立即跪了下来。
    “师兄这是做什么,本来就是按照辈分称呼而已,你何必行如此大礼?”百里清苑的表情还算是镇定,见那些个宫女和內侍眼睛已经放光,显然是十分感兴趣,立即就变了脸色,冷声对周围的奴才吩咐道:“今日本宫有话同师兄说,你们都去外边候着,站在这儿也碍眼。”
    再说了皇家的宗祠岂是这些奴才们都可以进去的地方,那些人也明白,安静地退到了门口候着,又不敢退太远,若是百里清苑有任何的吩咐,他们还得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她的跟前。
    今日高慧儿看起来的确有些憔悴,百里清苑都看在眼中,当然不会以为单单是因为疲惫就叫高慧儿变得这般温和,看样子应该是在宗祠发生了什么事情才对。
    “娘娘还是不要这般称呼微臣了,微臣受不起。”白静跪在地上,额前的白发随着他低垂的头儿低垂着,但是面容却是年轻的,想他不过而立之年,已经满头白发,看起来分外沧桑。
    师父总说白静是过慧易折,才会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白了满头的青丝,百里清苑没见过白静以前的模样,当然也就不知道他白发的缘由是什么。
    她走到白静的跟前,亲手将他扶起,有些无奈地说:“今日该是小师妹给师兄您拜年才是,怎的你还给师妹跪下了?虽然这些年你我师兄妹二人从不曾私下见过面,但是清苑相信这份感情一直都深埋在你我二人心中,所以师兄今日千万不必太过拘泥。”
    “那么微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白静站了起来,身着道士服侍,手里还拿着一拂尘,配上那满头白发倒有几分像那海外的仙人一般,充满灵气。大康曾经选上的国师人选,自然是不俗之辈,只是如今是大顺的江山。
    在登基大典上面见到白静的时候,百里清苑还有些诧异,宇文天佑竟然大度到这个地步了么,连国师都没有更改,这完全超出了百里清苑的认知,要知道,很多时候一个朝代的国师才是引导百姓舆论最关键的人。
    江山易主,国师却未变,的确出乎意料。
    “在见到师父之前,娘娘且随微臣去暗阁一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