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忠小玉》第68章 冰释前嫌

    这个事实让小忠子极为震惊,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真相居然会是这样。他今日而成就,是被别人成全出来的,可是为何当初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谢谦说完之后面上似有愧疚之色,起身敛衣跪下道:“元帅,这件事……”小忠子此时此刻已经什么都明白了,急忙起身下来扶起他道:“老将军不需多礼,什么事坐下说就可以了。其实,这段时间也是我的错,”他说着扶谢谦坐下道:“孙将军的死确实让我及其忧心难过,也一直很自责,对你更是有所误会和偏见。”
    谢谦点头道:“这一点末将明白,元帅的确那时候是很信任末将的,所以最后您必然会对此感到伤心和失望,末将实在心下有愧!”
    那之后谢谦慢慢和吕穗走得很近,其实吕穗并不知情,只是他自己心里过意不去而已。谢谦是一个直肠子的人,这种人心里很难阁下事,不然的话吃不好睡不好。当时他和军师公孙凡计划此事的时候真的没想到这一点。他们是在军中的资历比较老,很多事其实大家都明白,孙吕之怨当年闹得纷纷扬扬,大家当然也都多少知道一点。而且对于孙良的性格军师应该更是了如指掌,只是那会儿他低估了孙良性子里的倔强和耿直。或许这几年来,他对于吕家的怨恨已经没有当年那样强盛了吧,这个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或许他对于吕穗更多的是感激和说不出的情绪吧,那些都是他无法面对的。毕竟他也杀了吕家公子,吕穗唯一的儿子。按理说他们之间的恩怨应该是比海还深,此生都难已化解,但是吕穗却是个难得的明理之人,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儿子的所作所为,日后知道后也是大为难勘,他对于孙良的态度可能和孙良对于自己的如出一辙吧!只是有些事是无法再去面对并且化解的。
    本来可以很简单,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他们终于有了聚首并肩作战的机会,然后相逢一笑泯恩仇,从此化干戈为玉帛,恐怕将可以成就一段传奇假话吧!但那只是如果,人生没有如果。孙良终于还是走不出自己心里的那个圈,他无法去面对吕穗,虽然那仅仅只差一步,可是在最后的关头他还是犹豫退缩了。或许他是明白的,如果吕穗救了他,那么日后他欠他的会更多,甚至一辈子都还不清的。他不是个糊涂人,他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只是他们之间的恩怨已经过于复杂,是无法解开了。、要说很多事情其实就是个错,当初孙吕联姻更是个大错,不然的话一切多好啊?他有姐姐,吕穗也有儿子,他们之间的交情依然可以坚若磐石,永不改变!
    中年丧子的痛向来不会比自己突然失去姐姐的痛苦轻吧?孙良实在后来慢慢明白的,所以对于吕穗他的心里渐渐有了一种隐秘的歉疚。
    所以,在最后的一刻,他选择了永远的逃避。即便是死,他觉得自己也不能被吕穗所救,所以不如就永别吧!
    孙良的死对于吕穗的打击之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谢谦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他和吕穗的年纪相当,所以吕穗的心情自己也有一些可以体会得到。他看得出来吕穗对于孙良的赏识和看重从未改变过,甚至在他们之间决裂之后吕穗以一个长者的身份也未曾为难过孙良,两人一直相安无事了数年,这是别人都无法理解的。
    “对于吕都尉,末将是极其愧疚的,虽然那个计策是军师出的,但是末将也是帮凶,我没有想到结果会是那样!军师说了两种后果,要么二人真的化干戈为玉帛,从此和好如初,并肩作战大胜而归,那么对于大成岂不是喜事一桩?要么就是在战场上依然不和,各干各的,然后两败俱伤,那样元帅就不得不军法处置他,而我势必也会从此失去你的信任。那么你就会不再依赖我们,从此事必躬亲,人都是逼出来的,何况元帅你绝非池中之物,鱼跃龙门那一天指日可待,做一个真正的元帅并不难,就是看有没有时机,而这个时机是要我们给创造的。末将觉得军师说的确实有理,当下就答应了。”谢谦缓缓道。
    小忠子不由得喟然长叹,他知道自己也没有理由怪公孙凡,因为有些事是没有那么简单的对错之分。就像这个世界上不只有黑色和白色一样,中间还有过度的灰色。
    什么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只不过为了成就他这个代价的确有些大,他失去了一员猛将和千百士兵,无数的家庭失去了主心骨。
    小忠子看得出来谢谦的愧疚和自责,也明白了为何他会与吕穗这些日子走得如此近,向来也是心下有愧所以去安慰吧!
    “那么吕都尉知道这件事吗?”小忠子想了想问道,依着谢谦的性子,他也能拿不准他有没有忍不住透露出其中内情。
    谢谦摇了摇头道:“没有,这件事吕都尉并不知情,恐怕他知道了后会很麻烦的,本来可以简单的事情就这样简单解决吧,就是有些事放在心里却说不出来的感觉真的很难受,这些日子看着元帅慢慢的疏远我冷落我,那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想了很久,还是决定说出来,反正现在说出来也不打紧了。”谢谦吐了口气,像是终于放松了一截。
    小忠子苦笑着点头道:“是啊,现在知道了也不打紧了,可是我却不知道该把你们怎么样了。”
    谢谦有些疑惑,不解的望着他。
    小忠子负手走了几步,缓缓道:“军师公孙先生真是智计百出啊,而且能够忍辱负重,这可真是难得之极啊,那也算是各大功臣,你说说,该怎么办?”
    “哎,使不得,使不得,”谢谦急了,忙道:“这件事末将向您透露可是军师并不知情,所以……”他有些着急,自己也一时说不清了。
    “哦?”小忠子纳闷道,“这样啊?”
    “是呀,所以您现在可千万不能让军师知道。”谢谦摆手道。
    小忠子微笑了一下,沉吟道:“那好吧,不如这样,今天的事反正谁也不知道,往后我们就还和以前一样,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只是我们心里明白就行了。在外人面前我们依然疏远淡漠,老将军觉得如何?”
    谢谦想了想,觉得也还真挺合适,点了点头道:“那就这样吧!”
    第六十八京中形势
    第六十八京中形势
    就在前方战事纷纷的时候,九龙城中的形势也是极其严峻。
    锄旧扶新的政治运动在朝廷里进行的轰轰烈烈,因为有了皇后的大力支持,所以很多时都方便了很多。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次运动其实也就是一次党同伐异的战争。只是皇后一党打着一个冠冕堂皇的旗帜而已。
    以丞相翁旭和刑部侍郎于致为首的皇后党主张改革新政,但是以内阁大臣赵光耀为首的亲贵老臣们却时极力反对,因为这项改革深深地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可是那些陈腐的律法和弊政确实该改革了,因为在这样下去朝廷的危机根本没法解决,别的方法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难得如今有这等机会,加上皇后的大力在支持和推崇,确实应该大刀阔斧的干一场。
    自从蛮军攻破皇宫后,大成的皇宫曾有一度的凋敝,但是由于敌军撤退的快,所以并没有造成多么大的损失,很快的皇宫里就恢复了昔日的秩序!
    此刻的大政殿里太子硕焰正和皇后在商讨政事,一边还有刑部侍郎于致在陪侍着。
    硕焰正拿着奏本再看,皇后在一边指点说教。
    “不错,看来兴州是实行最顺利的一个地方,母后,您看?”硕焰有些高兴的露出了笑颜。
    兴州是蛮军未入侵的一座城,其实最主要的是兴州的城主徐默是丞相翁旭的门生,谁都知道这次新政改革可是以丞相翁旭为主提议实行的,徐默当然是举双手赞成啊!
    要说这新政有几条是真的为民造福,像这第一条以农为本就是的,朝廷严禁官府贵族以修建府邸等等为名圈占农民的土地,违者重罚,每圈占一亩地罚银十两,五十亩以上则有刑罚,百亩就要没收田产甚至处以死刑。当然,这一条出来之后百姓们可是欢呼不已,贵族们当然纷纷叫苦。阻挠的力量还是很大的,所以新政实行起来难度很大。
    “的确该以民生为本,”硕焰点头道:“母后您觉得呢?”
    皇后微微点了点头,但是面上神色却并没有多少变化,挑了挑微翘的眼角道:“民生固然重要,但只是有时候。比如说就是现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时候,如今外有强敌,各地还有盗匪作乱,暴民起义。所以笼络住民心是当务之急,战场上的事交给等元帅我们都放心,可是内忧就的我们朝廷自己解决了。安定民心是很重要的,”她轻咬银牙,恨恨道:“可惜那些所谓的国之栋梁偏偏就想不透这个理,死活要跟老百姓们抢夺那一亩地半口粮,难道就真缺了那么点东西吗?”
    “娘娘息怒,”于致拱了拱手道:“俗话说鼠目寸光嘛,要是所有人都像娘娘您这般深谋远虑,那么您和殿下恐怕就要寝食难安了!”
    皇后和太子不由得忍俊不禁,皇后摇了摇头道:“也就只有与大人你这张嘴,才能让本宫哭笑不得,好了,不生气了,算你会说话!”
    于致也笑了笑道:“这件事是娘娘不必忧心,交给臣下们去做就好了。”说着请叹了口气道:“一般人都羡慕这些居上位者,可是谁知道能者多劳呢?老百姓们是一定想不到我们大成最尊贵的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也是时常忧思不谧啊!”
    硕焰忍不住道:“于大人怎么连马屁都能拍得这么有水平啊?哈哈哈……”
    皇后笑着抚了一下硕焰的头道:“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好了,快接着看吧!”硕焰急忙收回心神去翻看手中的奏折,看着看着不由得锁起了眉头。
    “怎么回事?”皇后问道。
    硕焰忽的拍案而起,将手中的奏折往地上一摔狠狠的骂道:“狗东西,真是丧尽天良的狗东西,朝廷怎么就养了这么一帮饭桶啊…….”
    难得见他发这么大的火,额头上青筋都爆出来了,胸口剧烈的起伏着。皇后不解的站起来低声询问道:“皇儿,这是怎么了?”
    硕焰气的说不出话来,于致早就起身走过去捡起了地上的奏折,拿起来翻看着,看着看着脸色也变了。
    “于爱卿,怎么回事?”皇后轻轻的拍抚着太子的背心急忙问道。
    于致皱着眉头道:“回禀娘娘,是逊河县出了事。因为连年饥荒,百姓食不果腹,而县令黄仁却大肆征收苛捐杂税,百姓苦不堪言,已经到了食不果腹卖儿卖女的地步,”他叹了口气道:“更有甚者已经易子而食……”
    皇后不由得一震,神色大惊道:“易子而食?这个小时候听家里的下人们讲故事的时候说过,就是说有的地方闹饥荒到了实在没东西吃的时候,就……就吃人肉,因为自家的儿女终是不忍心,所以就互相交换子女……天哪,居然有这种事,这种事居然发生在我们大成?”
    于致接着道:“事情还不止如此,县令黄仁自家却是肥的流油,有些百姓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就去拼着一死潜入黄府抢了粮仓,结果这个丧尽天良的家伙居然带人去把参与此事的百姓以及其家人全都抓了起来,在县衙外活活绞死示众,并且,并且曝尸半月,尸臭味已经蔓延开了但是……但是这个百姓们的父母官却不准收敛发丧。”
    皇后咬着牙恨恨道:“这个黄仁究竟是什么东西,谁给了他这么大的狗胆?他的眼里还有朝廷还有王法吗?”
    硕焰双手紧握成拳,嘶声道:“这种禽兽不如的狗官一定要整治,一定要整治……”
    于致点了点头道:“太子有这决心自然好,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臣想这个黄仁之所以由此胆量大概是仗着逊河县离九龙城远吧,山高皇帝远的,这些家伙哪里会把朝廷放在眼里?按理说这件事是绝对不会传到我们这边的,更不会出现在殿下的桌子上。这是逊河县一个秀才联合乡里几位明理之人写了份状子,千里迢迢的跑来九龙城投递,居然阴差阳错的还给递了进来。看来是九龙巡抚司通过的,想来,咱们的新政还是有一点功效的。不然,这样的事永远都不会传到至尊的耳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