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李摇霜》第95章 手纹露

    谢林就细心给她说:“我不一把拉住那人的手了嘛,结果看见他的掌纹了。坤位三条波浪线斜纹,这在手相上,叫住山纹。”
    关于住山纹,神相书上有口诀:身立斜纹叫住山,又贪幽静又贪权。
    老来处世心常动,尤恨鸳鸯情未还。
    手掌上生又许多的斜纹,尤以坤位较多的,这种人脱离凡尘,适合在名山古寺当道士或僧人。但这种人的凡心往往没有完全泯灭,看不破权这一关。
    这种人,即使当了僧道也要争权,更有一些到了老年,还要弄出一些风流韵事来。
    附近有寺庙又有道观的地方,不只有大小尖子山了么?
    “也就是说,”
    孟冬听了我的话,猜测:“这些人丢魂,就是山上的和尚道士搞出来的?可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争权呗。”
    谢林想起小川他妈说过的话,大小尖子山上的那两位先生,自恃甚高。别人去请他们还得备上三牲六礼,这样一来能请得起他们的人本就少了。
    一僧一道。
    自古僧道两家在香火和信众的问题上都是相争的,加上这开发区狼多肉少。
    很有可能,山上那两位先生为了争信众,所以搞出这些事。
    而梨子他妈说去寺庙和道观找人,看到的却是两位村里的先生。那么寺庙里的高僧和道长很有可能云游去了,才留下徒弟胡作非为。
    孟冬一听,说:“那我陪你去,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
    “你也去,”
    谢林说:“不过你别和我走一起,我去大尖子山,你去小尖子山。记住,到了地方别和里面的硬杠,看到什么能装魂魄的坛子,或者专业魂瓶什么,偷偷拿出来就行了。”
    那两位先生勾了魂去,又等着村里人因为这事儿去请他们,他们再将计就计把魂儿放回来,以彰显自己法术高超。
    那么勾去的魂儿一定不能乱放,指定有东西装着。
    方便一点的装在广口坛或者什么容器里,讲究一点的,便有专门的魂瓶装着。
    孟冬从小在阴阳先生世家长大,应该不成问题。
    她一听这话,跟得了什么光荣任务似的,还拍了拍身边的空气,说听见了吧?完不成任务可没有奖励的。
    谢林一个激灵,她在和谁说话呢?
    那不成孟冬有养鬼?
    尽管知道这玩意儿灵,但好歹是死小孩炼出来的。身为先生有必要再死人需要时引渡他们去黄泉,但把阴灵养在身边,始终觉得不太好。
    忙了这么些时候,已经天黑了。
    月光洒在树叶上亮晶晶的,格外好看。
    在静谧又皎洁的夜色下,谢林和孟冬拿好东西,由小川和梨子带着,去河边了。孟冬去小尖子山必须过河,毕竟两座山之间又没个索道什么的。
    她不认识路,谢林让梨子带她去。
    小川一直对谢林有种莫名的亲近感,自然嚷嚷着要跟谢林。
    孟冬走之前,塞给谢林一个老长布包,跟古代的人出行的包袱似的。
    一打开,里面是是个长长的木头盒子,再一打开,谢林差点叫出声。
    雷击木!!
    一根五十厘米长的,宽厚十厘米的雷击木。
    从古至今,雷击木都是治邪驱恶的上品。
    一般都是雷击枣木或梨木,但现在手上的东西,质地坚硬,味道清香。应该是桃木的。
    桃木本来就是捉鬼用的,雷击桃木更是上品。
    “林哥哥,”
    孟冬奶声奶气的:“哥哥说你一个人在外行走,没有法器,这件南山的雷击桃木,给你防身用。”
    谢林一听,心想孟祇真对自己有情有义呀。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暗恋自己呢。
    不对,什么玩意儿。
    谢林赶忙将雷击木收好,又叫孟冬和梨子出发。
    谢林目送孟冬和梨子一起过了江,才沿河转身向大尖子山顶出大尖子山出发。谁知刚一过个转角,眼前的场景让谢林大惊失色,忙拉小川躲进草丛里。
    小川也看到了河中心的情景,吓的一下捂住嘴。
    风一吹,月光照的河水波光粼粼,可这波光中,一批又一批脸上惨白,面无表情的人在淌水过河。
    他们穿的破破烂烂的,跟小乱世时的难民似的。
    仔细一看,他们手上的指甲至少有两寸长,弯弯地带勾。
    行尸?
    许平林不知从哪里跳出来,手上高高举着一根亮闪闪的尺子,不知怎么一挥。一道耀眼的金光下,那些人立刻转过头,向河另一边淌过去了。
    到河中心时,往下一沉都不见了。
    那情景跟百尸过江似的。
    好么。
    看了一眼那些行尸回去的方向,又看了一眼四周的风水,顿时明白开发区的行尸从哪里来的了。
    行尸们消失不见的地方,处在一个风水口。
    这个风水口以大小尖山两处为界,呈现一个葫芦形状。这葫芦不是正葫芦,而是倒葫芦。古书上说过,这样的风水口,进去一定有古墓。
    且古墓多为大人物的墓。
    古代大人物去世,必须有人殉葬。
    把人和去世的人一起活埋,去世的人身份越高,殉葬的人越多。而且和死人埋在一起宝藏也多。
    发展到后来,墓主怕后人盗墓,直接请阴阳先生把殉葬的人炼成行尸,让行尸来守,总比许多具白骨来的实在。
    有胆子进去的,非死即伤。
    即使有点本事的,成百上千的行尸也够他喝上一壶了。
    大小尖子山附近就有这么一个墓,这两座山一左一右,呈宝塔形状。
    宝塔镇邪,能镇住墓中的东西。
    看的出来墓主人的心思,当初把埋骨之地选在此处,为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行尸有大小尖山两座宝塔镇住,不会出来。
    当然外面的人也别想进去。
    如今不知什么原因,行尸竟出来的肆无忌惮。
    那个墓的入口应该就在水下,所以之前许平林他们一帮人,追行尸到此处不见了。入口经大风水师布置有玄机,他们那点修为也看不出来。
    而许平林不愧是许家的人,还有两把刷子。
    找到了葫芦口,还把又一批即将过江出笼的行尸给赶了回去。
    一想到这儿,谢林摸了摸脖子,心想可千万不能给许平林发现了,否则一定被他给一尺封喉。毕竟他一直以为谢林偷了九叶灵芝,心中想把他千刀万剐。
    不过,现在这一下,倒得来全不费功夫。
    谢林和张山河来听风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匡佚想找地宫的事,现在一大群行尸都往河中的风水口走,说明什么?
    说明那就是地宫的入口。
    这么,说明那下面的地宫是多么庞大。
    不过那成百上千的行尸,想想都不是好对付的,更别说墓里其他东西。
    自古以来,哪个有宝贝的墓穴,不是凶险横生?
    谢林望了着江上,依旧波光粼粼,天上的月亮明镜高悬,白月光洒在人间,树梢,心上,光华流转,慈悲的像母亲的眼睛。
    又过了一阵,江上的行尸消失殆尽。
    许平林扑通一下,直接下水,往水深处去了。
    不用说,他去那个地宫了。
    谢林一看许平林走了,刚要叫小川走,却听见一阵细细碎碎的脚步声音,像人穿布鞋踩在草上发出的,一样。
    这声音,似乎从兑位向自己而来。
    抬头一看,一个和谢林年纪一样大的女孩,身穿一身冷青色改良道士服,一头青丝用一根吉祥云簪,高高挽在头顶。
    肌肤胜雪,眉目如画。
    手上拿着一捆鞭子,一副英姿飒爽的样子。
    她跑到刚才许平林站过的地方,拈起一点泥土,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就将土一扬,一头扎进水中。
    不用说,也找地宫去了。
    此时,小川突然拉了拉谢林:“哥哥,刚才那个姐姐真好看,但她为什么跳水了呀?她不会淹死吗?哥哥要不咱们去救一救她吧?”
    谢林一听,笑道:“能找到这个地方又能扎下水去的人,本事可比咱们大多了,不用救。走,咱们忙自己的去。”
    小川点点头,带谢林走了一条捷径,上了大尖子山顶。
    山顶果真有一座寺庙,装修的还可以,可见平时还是有香火的。
    寺庙和平常的寺庙没什么区别,不过规格小点。
    谢林拉了小川,猫儿一样溜进去。
    门是大开的,似乎没什么人上夜。大雄宝殿的菩萨宝相庄严,悲悯众生让人游然而生一股庄严肃穆。
    不过佛身却破烂不堪,连件像样的华盖都没有,只用一张红纸盖上。
    佛祖身后的阿难伽叶,也只用绿纸盖上而上。
    谢林一看,这红纸咋这么眼熟呢?
    又看到红纸上破破烂烂的,一下明白了。
    那些红红绿绿的小人儿,不正是用佛祖和侍者身上的纸做的么?因为在佛像上加持和佛像一起吃过香火,用来施术也比一般的纸灵。
    还真来对地方了。
    四下看了一眼,并没见能盛东西的坛子。
    小川拉谢林,又指了一下后院的方向:“那是厨房和住房,我们去后面看看。”
    两人溜进后院了。
    一个门前有口小水缸的房间还亮着灯,他们刚一过去趴在门上,就听见里面传来一声叹息:“哎,这庙中香客老也不来,你说说,这日子还怎么过呀?”
    另一个声音答:“可不,不光你们庙里,我那道观还不是一样。来来来,先喝一杯,一醉解千愁。”
    碰酒杯的声音从屋子里传出来。
    庙里的窗户也是古代那种纸的,早被小川用手指沾口水破了个小洞,他还给谢林也破了一个。
    两人一起向里面看去,只见两个男人,都约莫四五十岁的样子。在里面对酌小饮,一瓶桂花酿,桌上还放着猪耳朵花生米鸡腿肉等下酒菜。
    两个人你一杯,我一杯,谁都没有说话了。
    小川趴在谢林耳朵上来了句:“这不是我们村里的两位先生吗?他们平时老也不对付,怎么今天还走到一块儿喝酒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