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霸主孙贲张倩》第674章 平定叛乱

    羌人和马氏一族素来交好,彻里吉在听说马超率军攻克南安后,便起了别样的心思。
    打定主意,彻里吉立马串联马氏旧部,并相约造反。
    十月二十九日,狄道城内外喊杀声四起,彻里吉还有各路反贼,或在城内,或在城外一同举事。
    陇西太守杨阜得到消息后,并没有乱了阵脚,他从容命令各门守军严守城门,又调集精锐将士守御郡衙。
    郡衙外,彻里吉带着千余羌人徐徐靠近,准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府衙攻下。
    哪知杨阜早有准备,一声令下,潜藏的弓弩手齐齐射箭。
    密集的箭雨破空飞射,许多羌人没有防备,立马被射翻在地。
    看到这一幕,彻里吉大惊失色,连忙往后急退。
    就在场面陷入僵局的时候,彻里吉麾下大将越吉怒吼一声,舞动一对大铁锤迅猛突进。
    越吉如同出笼的猛兽,骁勇异常,各部叛军看到后,顿时士气大振,纷纷涌向府衙大门。
    看到这一幕,杨阜急忙命刀盾手守住大门,又令围墙上的弓弩手急发箭矢。
    杨阜的安排颇为妥当,可叛军人数众多,又攻击凶猛,这给府衙守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城外,各路贼子正猛攻四门,城内,也不断有贼子蜂拥来袭。
    四门守军应接不暇,不断丢失关键位置,情况可谓是极为危急。
    东南距城六七里处,密密麻麻的楚军如同天降神兵,正飞速靠近狄道城。
    来的这部大军,正是贾诩统领的援兵,数量多达五万。
    原来,贾诩一开始本想先赶往天水郡救援,可走到半路,贾诩想起马氏一族在陇西威望极高,他担心马氏余部见到马超攻打凉州后,会生出异心,于是果断率军赶来。
    各处叛军眼看狄道城旦夕将破,心中正兴奋着,可谁知,背后突然想起震天喊杀声。
    随后便见密密麻麻的楚军飞杀过来,叛军们没有防备,立马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南门外,千余叛军正犹豫要不要撤退,这时候,一彪人马赫然杀到,为首将领身穿银甲,手持风影枪,坐胯一匹黑色骏马,正是从宛都赶来,与贾诩汇合的骁将陈到。
    对于眼前的乌合之众,陈到可没有搦战的想法,直接策马冲锋,拧枪杀开一条血路。
    一众贼子看到陈到如此骁勇,又见楚军人多势众,哪里敢硬抗到底,纷纷弃械投降。
    陈到招呼部下擒拿降兵,然后来到吊桥处:“城头守军听着,我乃陈到,陈叔至,你们速速打开城门放援兵进城!”
    听到陈到喝喊,城头守军又惊又喜,连忙打开城门,放落吊桥。
    入城通道打开,陈到策马飞奔,率军径直杀入城内。
    城门附近的叛军看到楚军援兵杀到,吓得心碎胆裂,抱头鼠窜。
    陈到突入内城,一路横扫街巷,直往府衙杀去。
    这时候,彻里吉率领一众叛军突破楚军防线,开始杀入府衙内。
    可不等他们占领整个府衙,已有叛军来报,说有一部楚军正往府衙杀来。
    彻里吉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浑身冰冷,脸色变得苍白无比:“楚军援兵怎么,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一旁的雅丹见彻里吉陷入魔怔,连忙提醒道:“主公,楚军援兵人多势众,我们绝不是他们的对手,为今之计,只能迅速撤离,再图后事了!”
    既已造反,便没了‘退路’,彻里吉回过神来,连忙压住心中慌意,招呼部下迅速撤离。
    杨阜看到叛军主动撤离,正是惊疑间,又望见府衙外的街巷出现大量楚军援兵,顿时脸露狂喜,连忙命府衙内的守军前去追杀叛军。
    彻里吉、雅丹、越吉一行人亡命狂逃,在雅丹的指路,越吉的开路下,他们顺利逃出城去。
    不过,他们付出的代价也不小,来时的千余心腹,已不足百骑。
    到夜幕降临的时候,狄道城内的战事完全结束,各路贼子死伤众多,而擒拿的千余俘虏,无一例外,都被处死。
    贾诩虽然是‘毒士’,但也并非心中没有仁慈,只不过,对于叛国贼子,他认为不应该所有容忍。
    于是,不但擒拿的叛乱俘虏全部被击杀,他们的脑袋也被挂在城头,以震慑不轨之徒。
    当晚二更时分,贾诩聚集一众文武议事。
    杨阜跪伏在地,以监管不利导致叛乱发生为由,主动认罪。
    贾诩听了后,却是微微摇头,一边将杨阜扶起,一比阿尼说道:“义山无需自责,这些贼子本就是马氏旧部,他们被马超贼子蛊惑,因而造反,这与义山无关!”
    杨阜见贾诩并没有怪责,心中自是感激,拜谢之后,杨阜想起一些事情,于是提醒道:“文和军师,今天造反的贼子中,除了马氏旧部,还有不少是羌人。”
    “在这些羌人中,有一人名叫彻里吉,这人在羌人中威望颇高,手下也有不少文武人才,这次造反后,更是成功逃跑,着实需要关注一番。”
    “羌人在凉州足有十万众,他们生性彪悍,如果齐齐造反,那凉州必然根基动摇。”
    “依属下之见,文和军师可分派兵马前往凉州各郡,一面安抚监视羌人,一面加强各郡守备!”
    贾诩认同地点点头,出身凉州的他很清楚,羌人现在虽然臣服于楚国,但归根结底还是慑于楚国的雄威,并不是真心臣服。
    以暴治暴,虽然可以震慑一时,但却不是长久之计,更何况羌人天性桀骜,一旦楚国出现危机,羌人大有可能再次造反。
    当然,孙贲之前禁止羌人行羌礼,强迫羌人学习汉礼,以潜移默化来改变羌人。
    后来孙贲又颁布各项政策,将羌人奴役,同时又将羌人迁入汉地,与汉民融合,可分得土地,可参军,可经过考核入仕为官,这般一来,倒是有不少羌人心向往之。
    不过,孙贲的这些政策虽然很好,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
    显然,现在还处于孙贲政策的沉淀期,这般一来,凉州的羌人就需要多加防备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