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土生彭玉兰》第256章 我希望我输

    “是啊!”洪土生点头道。
    “你还没给我诊断,也没做针灸呢。”艾菲儿随即道。
    洪土生笑道:“之前一直拉着你的时候,我已经诊断了。
    刚才又看了下,你的头部已经接受了至少四十分钟的针灸,如果我再给你针灸,也不起什么作用了。
    至于你的病,头部只是小问题……”
    “那我有什么大问题?”艾菲儿马上问起。
    洪土生突然拍了拍胸,含笑离开了。
    “呃,他什么意思?莫非他就那么看了几眼,就看出来了?他的医术,不可能达到神医扁鹊的程度吧?”
    艾菲儿很纳闷,此时就在旁边做监督的两名中医院护士,已经请她返回了大会议室,坐在了病人席位后。
    看到摄像师老黄就在身边,艾菲儿马上问道:“黄叔,洪土生给你诊断、治疗过了吗?”
    老黄笑道:“他为我把了双手脉,让我分开了眼皮看了眼珠,探了鼻息,还看了舌苔,估计不超过两分钟就在电脑上下了诊断。
    之后又给我的头部、后颈、肩膀、手上都扎了银针,还做了艾灸。
    在护士的提醒下,在马上要到十分钟的时候,才将艾柱拿开。”
    “哦!治疗效果怎么样?”艾菲儿又问道。
    “我感觉是最好的,也是最全面的。”老黄马上说起。
    “他是第几个给你治疗的?”艾菲儿问道。
    “应该是第八个吧。”老黄想了下,回应道。
    “第八个?!你还能感觉效果最好?为什么呢?”艾菲儿问道。
    “因为我这些地方都是有病的,但其他医生漏掉了不少地方……”
    老黄的话还没说完,之前已经察看过十三名中医诊治视频和文字信息的古兵,笑着站了起来:“各位,刚才十名病人经过十三名内科中医诊治后,现在精神面貌都好了很多,这就是中医的神奇之处。
    现在请病人把自己所知的病症,写在电脑上,然后点击发送,就可以了。
    请放心,论坛不会泄露你们的病情!”
    古兵说完,又跟陈杏林、朱子华等五名内科名中医,察看起了病人自己发送的病情。
    “土生,你是十三名内科中医里面,唯一一个二十多岁的最年轻中医,你感觉你能赢吗?”
    此时周彤低头着,尽量斜靠着,小声问起了刚在外面吃过早餐坐下的洪土生。
    “周彤,其实我希望我输。”洪土生笑道。
    “为什么呢?”周彤不解的问道。
    “说明这世界上多了十二名好中医,能治好更多的病人。”
    洪土生刚说完,古兵又站了起来,说道:“因为不能透露病人隐私,所以请十三名参加比试的内科中医前来主席台,察看病人自述病情,还有你们十三人的诊疗信息,然后自己来评判排名。”
    “土生,快去吧。我相信你一定是第一名。”周彤露出了迷人的笑容。
    “嗯。我肯定是!”
    洪土生自信的点了下头,很快上了主席台,第一个察看起来。
    洪土生看得很快,看完之后,就准备下去。
    古兵马上叫住了他,跟他握起了手,小声道:“土生,你的诊断是最准确的,所用的药方和药茶也是最合适的,你的针灸手法也是最快最准的。
    但是你为什么不给1号病人针灸,却跑出去吃早餐了呢?”
    洪土生笑道:“之前我已经对病人解释过,已经有很多人为她针灸头部了,实在没必要继续。
    我也是人,饿坏了也会得病,索性把时间省下来吃早餐。”
    “按照比赛规则,这样会扣分的。”古兵皱眉道。
    “没事。反正只是一场比试而已。”洪土生笑道。
    古兵更加小声的说道:“不!你赢了就会代表我们金阳市,参加十月国庆期间在锦官市举行的省中医论坛。
    省中医论坛赢了,就可以参加春节期间在天京举办的国家中医论坛。”
    “哦!那也无所谓啊,我很希望大家都去,这样才是中医界最好的时代。”
    洪土生咧嘴一笑,正准备下去,看过诊疗信息和视频的中医们,先后来跟他握起了手,小声说起恭喜或是自愧不如这些话,之后就离开了。
    眼看已经过了11点,周文兴接过陈杏林递来的比试结果排名,笑说道:“各位同志,现在我宣布,本次中医内科比试的获胜者,是来自剑南县仁爱医院的实习医生洪土生同志!”
    “洪土生同志,请在演讲桌旁,讲述一下你学医十几年来的心得体会。”
    古兵说完,这才松开了洪土生的手。
    洪土生只得去了演讲台,简单的讲述了他的悲惨身世和最初学医的想法后,接着道:“虽然我还不到23岁,但学医是从三岁启蒙时就开始的,所以也有将近20年了。
    前几天跟朱子华院长聊天时,我深有体会,感觉中医要发展要创新,必须依靠有医学天赋的儿童。
    为什么说是儿童,因为要学习中医,必须从娃娃抓起,经过十几年的熏陶和培养,到二十岁左右,应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
    我希望金阳市教育局、卫生局能在全市范围内,多多的发掘有医学天赋的儿童。
    我愿意和志同道合的,向朱子华院长这样的有光大中医事业理想的中医同仁们,一起培养这些儿童,确保他们能在成年之后,成为优秀中医,让我们的中医事业永远发展创新下去!”
    周文兴马上鼓起了掌:“好啊!洪土生同志,我会向侯书记和乔市长反应你的提议。
    你认为有什么需要我们市委、市府做的吗?”
    洪土生想了下,说道:“在政策上宣传引导,帮助挖掘有天赋的儿童,最好是三岁到六岁之间,还没上小学的。
    我也考虑过了,必须是我认为合适的儿童,我才会收养,与儿童的父母签订收养合同,提供儿童从小到大学习成长的一切,所有费用我来承担。
    他们很少会跟父母在一起,必须至少十八岁出师之后,才能成为正式中医。
    必须坚持不移民、不改行,为华夏中医事业发展创新,奋斗终生的理想。
    否则的话,我会根据收养合同的规定,要求支付巨额收养费和赔偿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