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霖粱惠娣》第122章 老友重逢

    北平警察局看守所15号监室。
    杜雨霖正从在床上出神,北平警察局江会卿和一个提着一个食盒的警察打开门从外边走进来。江会卿笑容可掬地对杜雨霖,“杜处长,受苦了。”说着向向后摆了一下手,那个警察把食盒拿出来,把食盒里的酒菜摆了出来。
    江会卿指了指酒菜说:“我在广聚园给杜处长叫的菜,趁热吃。”
    杜雨霖拿起筷子挟了一口菜,边嚼边笑着问:“江局长,您这不会是给我送行的吧?”
    江会卿略显尴尬地干笑了一下,说:“你误会了,杜处长,我只是怕你在这里吃不好,给你加点营养。”顿了一下,他又说:“杜处长,我们警察局不想抓你,可是你也明白咱们都是吃官饭的,有些时候也不得不公事公办,所以,还请杜处长不要记恨我。”
    杜雨霖倒了杯酒,“江局长,这件事跟你无关,有人报警你能不抓人吗?咱俩换个个儿我也会抓你的,没事儿,我明白的。只不过……”
    江会卿看出杜雨霖有话要说,马上向前凑了凑,“杜处长,有话你不妨直说。”
    “是这样,我在这里呆得实在是太闷了,你看你能不能给我弄几本小说进来让我解解闷。”
    江会卿想了想说:“可以,我这就让他们给你弄几本去。”
    “另外,这里到时候就熄灯,有时候晚上睡不着,你看你能不能给我弄个手电什么的,还有,你看我这衣服破了,你再给我弄点针线,我补补衣服。”
    “可以,我马上让他们给你弄,还有什么其它要求吗?”
    杜雨霖想了想,说:“你能不能给我的下属李化龙打个电话,让他给我送点钱过来?”
    江会卿不解地问:“杜处长,你在这儿要钱干什么?”
    杜雨霖指指江会卿身后的警察,“我在这里,兄弟们都没少照顾我,我怎么得也得表示表示。”
    江会卿忙摆手,“杜处长,你太客气了,不用,不用。”
    杜雨霖说:“江局长要是看得起兄弟,就按我说的办吧,好吗?”
    江会卿点点头,“那就照杜处长的意思办。”
    ……
    大街上,两边是林立的各类店铺,因为天气很好,行人很多。
    张鸿伟匆匆向前走着,他口袋里揣着一份刚刚得到的重要情报要送到交通站去。他正走着,忽然看见外边一阵的骚动,还有几个日本兵在设卡,他意识这是日本兵要临时“抄把子”。所谓“抄把子”是指临时性得把一条街道的两头堵上全面检查过往的行人,店铺。
    张鸿伟略停了一下,闪身走进了街边的一家书店。
    张鸿伟让书店的伙计拿给他一本《资治通鉴》看。在翻看的过程中,张鸿伟悄悄地把那份情报夹书里边。
    过了一会儿,几个日本兵闯进书店,对店内的客人挨个搜身。
    张鸿伟把那本《资治通鉴》还给书店的小伙计,小伙计把书又放回书架上。
    两个日本兵走到张鸿伟眼前,让他举起手,搜查了他的全身。
    日本兵搜完了张鸿伟之后,又去搜书店内其它顾客。张鸿伟不慌不忙地叫了那小伙计一声,“伙计,把刚才那本《资治通鉴》拿给我,我买了。”说着掏出钞票递给小伙计,顺手接过了小伙计递给他的书,转身出了店门。
    张鸿伟从交通站回来拐进一条胡同里,想到这条胡同常去的一家面馆吃午饭,刚走了几步,看见沈子砚心事重重的,低着头迎面走来。
    张鸿伟上前挡住沈子砚的去路,笑着问:“子砚,你这儿满大街捡钱包呢?”
    沈子砚吓了一跳,见是张鸿伟,笑了,问他:“书呆子,你这是要去哪儿呀?”
    “我想去吃午饭,你吃了吗,没去一起呀,我请客。”
    沈子砚摇头,“没心情。”
    “怎么了?”
    沈子砚含糊地摇摇头,“没怎么。”
    “对了,我这几天给杜处长打电话怎么老是没有人接呀?”
    “他现在被关在宪兵队的看守所里。”
    张鸿伟一惊,忙问:“因为什么呀?”
    “说是在六国饭店杀了个日本少佐。”
    “他为什么要杀那个少佐?”
    “不知道。”
    张鸿伟略加思索,说:“凭我对他的了解,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他不会这么鲁莽,跑到六国饭店里杀人,傻瓜才会那么做。”
    沈子砚一听这话,心里升出些许的希望,急切地问:“你是说他是被冤枉的?”
    “这个我暂时还不敢肯定,不过,我有七成的把握这里边一定有事儿。”
    “你能不能想办法救他呀?我刚才去找我舅,想让他帮忙,他让我少管闲事。”
    张鸿伟沉吟良久,“你给我点时间,我去查一下这件事的详细情况再告诉你,好吗?”
    沈子砚点了点头。
    张鸿伟看沈子砚一脸憔悴的样子,有些心疼地说:“子砚,你要多注意休息呀,你看你这小脸儿,都不是色儿了。”
    “我没事儿,你要是能帮我把他给救出来,我什么事也没有了。”
    张鸿伟听了这话,不由得一怔,笑着问:“子砚,你对杜处长为什么这么关心呀?”
    沈子砚眨巴了几下眼睛,略显尴尬地说:“他以前也救过我几次,我寻思着这回能帮他就帮他一回,算还他个人情。”
    张鸿伟感慨地说:“要说人情,我还欠他一个人情呢。子砚,还人情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你还是和我一起去吃点饭吧?”
    沈子砚摇头,“我不吃了,还有事儿,得马上回去。”说着转身离开了。
    张鸿伟看着沈子砚远去的背影,叹息了一声,转身向那家面馆走去。
    刚才了几步,一辆洋车在他面前停下,坐在车上的人喊他的名字,“鸿伟兄。”张鸿伟定晴一看,心里略略地一惊,这个人竟然是朱光华。
    两个是旧相认,也曾共过事。
    1926年北伐时,朱光华在第四军第十二师黄琪翔的第三十六团里当排长,张鸿伟在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也是排长。独立团和三十六团在打武昌时并肩作战,在一次战争中,朱光华身负重伤,是张鸿伟冒着枪林弹雨把他从死人堆里救出来的。两人算是生死之交了,后来朱光华跟着部队去江西打孙传芳,两人就再没见过面。
    后来,在一份情报中,张鸿伟知道朱光华成了军统总部特情处处长,才知道了他的下落。
    朱光华跳下洋车,给了车夫车钱之后快步走到张鸿伟的面前,一拱手,“鸿伟兄,别来无恙呀。”表情中并没有老友乍见的惊喜。
    张鸿伟抱了抱拳,笑道:“光华老弟,十几年没见,你光彩依然呀。”
    “鸿伟兄这是要去哪儿呀?”
    “这不中午了吗,想去吃碗面。”
    朱光华说:“吃什么面呀,走,咱们前面东兴楼吧,我做东。”
    张鸿伟客气了一下,跟着朱光华往前走,边走边说:“看这架势,光华老弟这些年混得不错呀?对了你什么时候来的北平呀?”
    “我刚来不到一个月,在前门那儿开了家皮货店做点小生意。鸿伟兄,我听说你替日本人做事?”
    张鸿伟点了点头,“是啊,迫不得已,混口饭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