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黄方运》第二百四十二 炮击扶桑

    黄方运:“这个想法太大胆了,这根本就是主动出击,直接攻打倭寇的老巢。”
    戚继光:“倭寇只知道侵略别国,抢夺别人的东西,取得财富进行享受,是该让他们试试让人攻打,摧毁家园的滋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断倭寇的后路,令他们不敢再出来为非作歹。”
    黄方运:“我能理解你的作战方法,兵法上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看来戚将军的主张是正确的,我就和你一起去攻打扶桑。”
    戚继光:“那肯定不行。”
    黄方运:“为什么?这可是你的主意。”
    戚继光:“正因为我是将军,身份特殊,而且还是抗倭的将军,由我直接攻打扶桑,由此产生的外交后果非常严重。”
    黄方运:“将军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不是想让我率领几艘战舰,组成一支舰队,直接到达扶桑本土,对他们进行炮击。”
    在一旁的黄武急了,说道:“扶桑可是倭寇的老本营,防范一定非常严密,我们直接去炮击他们,那无疑就是送死。”
    戚继光:“这个你们放心,我早已派一些细作,混入汪直的集团中,打探倭寇的海防、兵力部署。”
    黄方运:“打听得怎么样?是不是防范非常严密?”
    戚继光:“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扶桑本土根本就没有海防。”
    黄武:“这怎么可能,扶桑可是一个国家,怎么会没有海防,再说倭寇的单兵作战能力,大家也都见识过了,没有海防他们平时是如何训练这些倭寇的?”
    戚继光:“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倭寇单兵虽然很厉害,可是他们的阵法也就只会一个一字长蛇阵,其余的阵法根本都不懂。”
    黄方运:“这点我早就注意到了,但一字长蛇阵如果攻到我们的眼前,倭寇就会一拥而上,就像蛇不一样将人死死缠住,很难逃脱。”
    黄武:“这只能证明这些倭寇已经训练过了。”
    戚继光:“不错,倭寇们当然受过训练,但他们只是训练过阵法中最简单的阵法。一字长蛇阵简单易学,只有进攻,围攻两种阵型变化,只需稍微训练一下就成。这就是他们没有海防,没有大一点的地方对他们进行复杂阵法训练的结果。”
    黄方运:“可是倭寇的单兵作战能力非常强,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或者是逃跑,都是一流的高手,这绝对不可能在一两天内训练成功的。”
    戚继光:“扶桑之人崇尚武士道精神,几乎所有男女自幼习武,他们的武功修为都是从小练起的,所以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相当厉害。不过他们的国度属于一个岛国,而且物产少,资产匮乏,并且每年都有地震和台风,如此恶劣的国土,变成他们没有敌国,只有他们是欺侮别国。”
    黄方运:“世上竟然有如此奇怪的国度。”
    黄武:“看样子,这种国度根本不需要海防。谁占有这种国度,吃亏都是自己,天天都要提心吊胆地度过,生怕死于灾难之中。”
    戚继光:“所以我让你们去炮击倭寇的国度,让倭寇们回国救援。”
    黄武:“对付一个没有国防的国度,使用佛朗机和红衣大炮,对他们来说可是灾难性的,可是我们却没有任何危险。”
    戚继光:“攻打扶桑本土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任何危险,真正危险的时候却是你们在撤退的时候。”
    黄方运:“我们撤退时,倭寇肯定会追击,我们不能将所有的炮弹都打出去,要保留一些对付追击的倭寇。”
    戚继光:“根据细作的描述,扶桑本国根本没有实力去追击,但在外的倭寇必然回来报复。”
    黄方运:“炮击了扶桑本土,倭寇竟然不追击,这不像是他们的风格啊!”
    戚继光:“在扶桑国内他们几乎不配备武装力量,唯一可以和你们作战的武器就是倭刀。”
    黄武:“用倭刀和大炮对抗,那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再说我们有佛朗机这类的武器,为什么要用刀枪这类的武器去和他们对抗。”
    戚继光:“倭寇的主要力量都是外面,比如近段时间,倭寇的主力全部移动福建。”
    黄武:“听说倭寇这次在福建损兵折将,伤亡惨重,他们还有能力在半道截住我们吗?”
    戚继光:“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使再善战的将帅,也会有所损伤。虽然在福建的俞大猷将军大量使用火器,大大地减少自身的伤亡,但是却大大地消耗弹药,这种持久战越久,粮食、军饷、士兵的体力等等诸多方面,都会有所损耗。特别是严嵩这次受了打击,在军需方面已经换了其他官员,在交接过程中,不可能及时的,连续不断地提供过来。现在福建海防的军需已经非常缺乏了。”
    黄方运:“原来是这样,你才想出直接攻击扶桑本国的。”
    戚继光:“我想利用一支奇兵,去炮击扶桑,将倭寇们暂时引到扶桑去,减少福建的压力,让福建的将士们修整一下,再及时地补充军需。”
    黄方运:“戚将军的计策真是一箭双雕,既可以给扶桑一个教训,又可以调动倭寇,减轻福建海防。”
    戚继光:“再好的计策,也需要有人去实施,由于炮击扶桑,事关重大,只好让你们几个辛苦一趟。”
    黄武:“我们三个一定竭尽所能,在所不辞。”
    戚继光:“不是你们三个,应该是你们六个,我已经让俞大猷将军将黄文、铁定军、清虚三个也调到天津,准备让你们六个在天津出海,找个机会离开我,直接去往扶桑。”
    黄方运:“有黄文他们几个的参加,肯定会加强我们的胜算,我们一定会好好地教训倭寇。”
    戚继光:“此去凶多吉少,茫茫大海,无依无靠,而且气象变化多端,一切都要靠你们的应变能力。我也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希望你们都能活着回来。”
    黄方运:“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不受外侮,我们有所牺牲也是应该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