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黄方运》第230章 有口难辩

    见那枚印章已经找到了,严嵩和罗大人对视了一下,会意地一笑。
    罗宅搜查御林军的功夫,越来越熟练了,很快所有的御林军全部搜查完了。潘将军见始终没有搜查出罗大人的大印,阴阴地一笑:“怎么样?没有找到吧!”
    严嵩:“其实那枚印章先就找到了,就在被搜出来的这些东西当中。”
    潘将军:“怎么可能,这些东西哪个像罗大人的大印?再说找到了,也不早点告诉我。”
    罗大人:“我罗宅的东西被偷了不少,总不能背上一个放贼入室偷东西的骂名吧!”
    这句话非常讽刺,气得潘将军说不出话来。
    严嵩见状说道:“罗大人的印章就在这堆物件之中,你自己看看有一枚鸡血石的印章,那就是。”
    那鸡血石的印章本来就很抢眼,特别是在火把的照耀下,火光摇曳,鸡血石的反光非常刺眼,潘将军一眼就看出鸡血石的位置。
    他千算万算,就是没有想到,这罗大人的印章会这么的小,自己肯定是让人下了套,可笑的是自己却拼命地往里钻。很明显是自己输了,不过他却不认为输,大叫道:“罗大人,你是一位二品大员,印章不可能这般小吧!”
    罗大人:“这是皇上给我的另一枚印章,想当年我为皇上得到九只丹顶鹤的事,你一定还记得吧?”
    潘沉思了一下,终于想起这件事了,确实有这件事,当年皇上得到丹顶鹤非常高兴,见到丹顶鹤头上的红冠,就用,用一块稀有的鸡血石,刻了这么一枚印章,作为嘉奖送给罗大人。
    这枚印章由于是皇上钦赐的,完全可以代替罗大人的二品大印。更想不到罗大人却用这枚印章下套让自己上当,现在说是陷害罗大人通倭,自己又稀里糊涂地指使手下偷东西,而且还偷了皇上送给他的印章。
    这每一条都是大罪,越想心中越害怕,但他毕竟久经沙场,临危不乱是他本性。以他的经验刚才倭寇进入罗宅,肯定会留下蛛丝马迹,这些就是罗大人通倭的证据,只要有这个证据依然存在,那么自己犯下的错误,多多少少都可以减少一些。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潘将军对自己的手下,使了一个眼色,说道:“去保护罗大人的围墙,特别是刚才那处,防止有人再次陷害罗大人,让他背上通倭的罪名,并用这个罪名来误导我们,我们可不能再犯下这样的错误。”
    御林军一听马上明白潘将军的意思,立刻派出一批人前往刚才围墙的位置,并在地上插上几根竹子,用布条围了起来。
    这招正在罗大人的软肋,今晚的事虽然没有抓到倭寇,但围墙上的痕迹非常明显,万一事情搞大了,自己也是百口难辨。
    就这样双方都僵持在一起,潘将军知道自己有错,错到几乎可以砍头,指使手下偷二品大员的印章,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严嵩他毕竟是一个老奸巨猾之人,见事情弄成这样,和则两利,斗则两败。
    这种情景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略微奸笑了一下,对潘将军说道:“这件事肯定是有人从中挑拨,我们一定都上了他的当,现在这个人肯定藏在某处,看着我们在这里斗个你死我活,正在笑我们呢!我们继续斗下去,他当然最高兴,最乐意看到,这正合他意,不如我们停手言和,才不能继续中了奸人的阴谋,你看如何?”
    既然严嵩给了一个台阶下,潘将军当然乐意顺着他的梯子下,刚才火热的气氛一下子就从一百度降到零度,潘将军:“看来我们都中了奸人的诡计,这明显是一场误会,我这就收兵,罗大人你的大印一定要收好,不要再被人偷了去。”
    一场风波就这样草草地结束了。
    在远处的黄方运他们三人,看着这场闹剧就这样不可思议地收场了,心中自然不甘心,在这几天里,又连续制造了几起通倭案件,都被严嵩一一化解。
    但这事也很快引起严嵩的注意,知道有人在从中作梗,在暗中陷害自己,就会儿子严世蕃商量了一下,都觉得这样相当被动,一不小心就会被陷进去。
    在还不知道敌人的情况下,只能先处处设防,买通御林军,出现这种情况时及时通报严嵩。又派出大量的暗探,明察暗访,排查各种可疑人员。
    做这些当然还不够,他们又设下了各种圈套,等待有人来上当。这下想在陷害严嵩危险性太大了,黄方运自认自己也是博学多才,学习过各种的兵书兵法,想不到在京城却败得如此彻底,看来严嵩父子比倭寇更难对付。
    原来戚继光派他来京城的目的,就是为了破坏严党,让他们之间产生更多的误会,最终使他们自己打自己,通过这种内耗打击严党。
    这本来是一种出力少见效快的军事打击,如果计划成功,将会彻底的打败严党。因为这种打击方式一定要在暗处,而黄方运、黄武,吴春生三人从来没有在京城呆过,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隐藏方式,加上黄方运的智慧,吴春生和黄武的武功,这文武结合可以做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一旦打开一个缺口,严党内部阵脚自乱。
    而且内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打越激烈,严党在这场内斗中一定会损失惨重。想不到刚一出招,就被严嵩识破,再继续执行下去,说不定就会被人发现,到时就难以收场。
    当时来京之前,戚继光曾经拿一封信给黄方运,当他不能完成任务的时候,再拿这封信去找一个叫张居正的人。来就之后,先将信藏好,以免执行任务失败时,让人搜出这封信,反而害了人家。
    来到京城后,黄方运知道在京城中鱼目混杂,南来北往,这封信一定要藏在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或者人迹很少来到的地方,才能真正将它藏起来。可是他初来京城人生地不熟,要找个人来指点那根本不可能,最后他想到将信藏到一个大户人家的家庙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