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品大仙民林汉生裴雯》第565章 八卦阵的由来

    可直到杨振圆寂的那一天,嘤嘤兽始终都没有出现过。
    这些事情,其实杨振本人并没有跟后人说起,他也不知道自己有后人,也没有记录下来。
    其实那都是朱玉儿流传下来的,关于自己的那些‘光辉事迹’,杨振只对朱玉儿一个人说起。
    后来朱玉儿一气之下离开了矛圩山,过了几个月之后,她才发现自己居然有了身孕,除了杨振之外,她没有和别的男人有过任何的肉体接触,不用说,这个孩子肯定是他的。
    在得知自己又了杨振的骨肉之后,朱玉儿本来想着要去找他的,希望通过孩子能够挽回他的心。
    可转念一想,觉得杨振当初那么绝情,她走的时候连一句挽留的话都没有,不免又觉得十分心寒,因为还是没有去找杨振,自己一个人把孩子生了下来,养大成人。
    后来听闻杨振成为了得道高僧,那么多年过去,朱玉儿对他的怨恨也减少了不少,而且她的孩子生下来之后,体弱多病,为了孩子健康,她打算去山上烧香拜佛,为自己的孩子求个平安,顺便也想看看当年的那个负心汉。
    可当她来到寺庙里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寺庙里有一尊公认参拜的佛像,居然很她十几年前的样貌十分相似,难道这是杨振根据她的样貌所雕刻的?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那么说明他的心里还是有自己的,想到这些,朱玉儿情不自禁地眼睛就湿润了。
    此时的她,突然很想看看杨振,想当面问清楚他到底是还爱着她,于是就找到了他的弟子打听他的住处,可她没想到的是,打听来的却是杨振已经圆寂的消息。
    得知杨振圆寂的事情,又看到寺庙里的那尊佛像,朱玉儿自知自己错怪了杨振,心里十分懊悔,可是杨振已经不在人世,她再怎么懊悔也无弥补,本来也想着一死了之,可想到她还有个孩子才是十三岁,出了她之外又没有任何的依靠,如果连她也死了的话,以后该怎么办?
    这是他和杨振唯一共同留下来的,现在杨振走了,怎么能就这么丢下他们的孩子呢?想到这些,朱玉儿这才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回到家里之后,回想起以前杨振和自己说过的种种事情,和她们之间相处的那段日子,是那么的美好,她觉有必要他的后人知道,于是,便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他们的孩子,让他们世代都把这些光辉事迹传承下去。
    矛圩山是他们俩相识的地方,现在杨振走了,朱玉儿觉得自己应该回到那边,让他们的孩子在这里学习。
    于是,朱玉儿便孩子带到了五郎庙,现任的住持在杨振生前,确实有听他说过,在大殿那里的那尊供人参拜的雕像,确实是他生前一个心爱的女子的样貌。
    现在朱玉儿虽然要比雕像上的人老了一些,但样貌还是完全可以看得出来的,于是,便把他们母子收留了下来。
    不过他们的寺庙的住持并没有世袭的规矩,通常都是能者居上,所以这个住持的位置是不可能让出来给他的儿子的。
    况且这个住持的位置必须是由得道高僧才能当,而她的儿子从来都没有接触过佛法,是不可能胜任住持的。
    朱玉儿此番前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他的儿子接管这个住持的位置,她只是希望她和杨振的骨肉能够传承杨振生前的夙愿而已。
    而杨振生前的夙愿,住持告诉他,就是希望能够把佛法和五郎八卦棍发扬光大,救世济人,锄奸惩恶。
    于是,朱玉儿便让她的孩子拜住持为师,让住持教他佛法和五郎八卦棍,她儿子的悟性很高,只花了十年的功夫,便把佛法和五郎八卦棍参悟得很透彻。
    后来,朱玉儿的儿子顺理成章地就当上的住持,也像他父亲那样到处弘扬佛法,成为了一代高僧。
    他遵循朱玉儿生前的遗愿,把他父亲生前的那些事情都讲给他的入室弟子听,而且把整个遗愿立为门规,让后世一直流传下来。
    只朱玉儿的儿子的后半生都是在矛圩山度过,而且一直都是个和尚,从来都没有还俗娶妻生子,所以,杨振到了他这一代便是绝后了。
    但朱玉儿生前有跟他说过,他父亲杨振还有兄弟去到山下另谋生计了,如果他想和自己同胞兄弟相见的话,可以派人去山下打听一下他们的下落,毕竟他自己一个人,如果有同胞兄弟的话,做什么事情都比较方便一些。
    他儿子是个十分孝顺的人,她对母亲的话是言听计从,虽说母亲并没有直接让他去找同胞兄弟,但既然是母亲说这么说,那就代表她希望自己这么做,于是他就又立下了这么一个规矩,就是让往后的弟子都一定要找到杨家将的后人。
    奈何一直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直到了他们这一代,他们的师父叶阐大师才找到了他们兄弟三人,然后分别把他们带上去学习五郎八卦棍。
    到了他们这个年代,传诵佛法和广收学徒的任务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反倒是五郎八卦棍才是主要的传承意向。
    而且叶阐大师一直苦心专研这五郎八卦棍,结果他专研出了这八卦阵法,如果八个人组成这个阵法的话,那么威力会大大地提升。
    当时寺庙里加上他正好够八个人,可在磨合的过程当中,每个人都发生了分歧,而且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闹得不欢而散,其余的七个人也纷纷怄气下山了。
    但叶阐大师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对八卦阵的研究,既然成年人有自己的想法,无法和他的观点产生共鸣,那么他就去找一些小孩上来训练,到时候直接把这个阵法传授给他们,让他们从小到磨合就可以了,小孩子要比成年人容易管教多了,不需要跟他们争论,只要把自己的思想输送给他们就可以。
    幸运的是,叶阐大师在寻找有缘人的时候,却无意中就发现了杨启牧正在耍五郎八卦棍法,虽然耍得不是很熟练,但却很正宗。
    当即,叶阐大师便上去询问他姓什么,当时的杨启牧只有五岁,他告诉叶阐大师自己姓杨。
    叶阐大师一听说他姓杨,顿时高兴不已,连忙去找了他的父亲询问情况,他父亲很坦白地告诉他,他们确实是杨五郎的后代。
    叶阐大师一听,立马说出了自己的身份,还说要收他的儿子为徒,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他立马个杨启牧的父亲演示了一遍五郎八卦棍。
    杨启牧的父亲一开始并不太相信他所说的话,但当见了他的棍法之后,由不得他不相信,因为在他年轻的时候,他的父亲又演示过正宗的五郎八卦棍给他看,只是因为他的资质太过愚钝,一直学不会精髓,只学到了一些皮毛。
    所以他在教自己的儿子的时候,教得也很吃力,现在有正宗的传人在这里说要收他的儿子为徒,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传承五郎八卦棍一直都是他们世代相传的首要任务,如果因为他的无能而失传了的话,那他岂不是成为了千古罪人?
    就算他不能亲自传承,旁人传承也是一样的,反正这五郎八卦棍一直都是广收学徒的,只要是正宗的就可以,管他是谁教的。
    就这样,叶阐大师把杨启牧带回了矛圩山,后来陆陆续续地,他又另外收了其他的弟子,他收的这八个弟子,足足花了八年的时间才收完,杨成明和杨是龙也都是他陆续在杨启牧的父亲那里收过来的,其余五个人,是他从全国各地严格筛选而来的。
    不需要他们有多么聪明的头脑,只要是对武学有一颗热衷的心,特别是棍法,那就可以成为他的收徒对象。
    其实他一共收了五十对个徒弟,最后能留下来的,就只有他们八个才是最符合他的要求的。
    而他们八个人也没有让他失望,把这五郎八卦棍阵磨合得非常默契,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叶阐大师非常满意,于是他们八人组就这么定下来了,自那以后,叶阐师父便把寺庙里的事情交给了他们,他自己便开始四处云游,一出去往往就是好几个月,甚至一两年都有。
    所以他现在并没有在寺庙里面。
    听完杨启牧说了这些陈年往事,林汉生不由得在心里很是感慨,原来金花的母亲和他们的先祖居然还有这样‘悲惨’的渊源,只可惜金花的母亲已经去世了,想带她来这里也已经不可能了。
    同时他又很惊讶,如果说金花的母亲不是因为和那条巨蛇搏斗身亡的话,说不定她还可以活更久。
    按照刚才杨启牧所说的,杨振应该是生于明末清初的年代,先不说金花的母亲什么时候出生的,单单按照杨振出生的年代来看,直到现在,金花的母亲已经活了几百年了,简直比海龟活得还要长。
    那已经不是什么灵兽了,这简直是神兽般的存在啊,这么看来,那金花的寿命以后不是也很长?这简直是骇人听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