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有此意》第643章 定边侯汪肃

    在门下侍中邵庆直提出来鸣蛇卫的归置问题后,朝中却是有不少的大臣上书奏表。
    有主张按祖制依旧由未来的皇后承接,只是在数量上削减为五百人即可;亦是有人主张与仪鸾卫合并。
    主张合并者曰天下护卫第一要职便是护卫皇上安危,皇上无碍,皇后深居后宫,何须再有亲卫护着?
    此言虽是有人反对,但却也不能,也不敢指出错处来。
    ——那错处便是,若是皇上危矣,皇后且能自保,有国母在,国尚且可救。
    当年圣祖创立鸣蛇卫便是此意,但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历代皇后利用鸣蛇卫的便利也闹出了许多的事情来;虽是祖制,却也有很多的弊端之处。
    “既是如此,诸位爱卿可还有何妙计?”
    永元帝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注视着大殿上的朝臣,他的目光幽深,在洛渊的身上若有似无地扫了两眼,并未多做言语。
    “父皇,儿臣倒是觉得鸣蛇卫与仪鸾卫并非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九皇子忽然开口,瞬间大殿里嗡嗡的议论声便安静了下来,目光都落在了九皇子的身上。
    前段时间里九皇子才从太庙回来,本是办了一场百花宴的,结果却闹出来两大事情出来的,在皇城中传得是沸沸扬扬的。
    虽然事情不是十分光彩,但他到底如愿得了魏国公府的嫡大小姐的。魏国公乃是尚书省尚书令,在朝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九皇子此举无疑是将魏国公给强行拽进了他的队伍中。
    虽然魏国公一直尚未表态,但是部分朝臣已将他列为了九皇子一党。
    “皇儿可有什么说法?这毕竟是祖制沿传下来的……”
    永元帝见这些朝臣议论纷纷,眼底自是有不悦之色,他要做的决定已表得如此明显,这些个却好似没看见那般。
    可还有将他这个帝王放在眼中?
    “儿臣认为,鸣蛇卫当初创立之际是因时局原因,眼下我西芜安康多年,早已是承平之年。且若连皇城巡防营、羽林卫、仪鸾卫都无法抗衡之,区区一千鸣蛇卫又能作甚?不如合整于仪鸾卫,如此一来仪鸾卫既有将才,也有亲卫,岂不一举两得?何须花银子在暗处养着那一千人?”
    九皇子李牧清很是认真地分析着,虽是有许多强词之处,但却深得帝心。
    “哈哈……还是老九通透啊!如此,便将鸣蛇卫余下人数整编于仪鸾卫,足矣护卫皇城之安。”
    皇帝此言已是下了定论的,自然是不会有不长眼之人来违背永元帝的意思,当即便纷纷都附议赞同了九皇子所言。
    永元帝看着这满大殿的朝臣,他眼底目光闪烁,而微微侧了侧身子,继而又追问:“尔等可觉得谁人担任仪鸾卫大将军适合?”
    ——很显然皇上心中早已有了所属人选。
    洛渊神色很淡漠,他站在文官之首,身侧无人敢靠近,在永元帝问此话时,他忽然明白了些什么。
    ——也许皇上是想让那个人回来。
    之前他一直疑惑着为何永元帝会如此大费周折,废了一个皇后,又将鸣蛇卫整编,这般做是为了什么?
    大抵是为了那个人,前任羽林卫大统领,现任岭南道内卫——定边侯汪肃!
    他想到了之前梓辰送来的一些线报,自是关于汪肃的。
    汪肃此人做事狠辣果决,且一心只为永元帝办差,他掌管羽林卫时,宫中朝臣根本无人敢僭越半分,否则定是大牢候着。
    直到三年前误将一名贵人当做是刺客射杀而死的,这才被发配到了岭南道内卫去,如今已有三年。
    汪肃被发配看似合情合理,此人虽是狠辣,但目光绝对犀利,但凡是被他盯上的朝臣,大多都被拔除了。
    而洛王府与司王府能落得如今这般下场,也多亏有汪肃此人,如今永元帝如此大费周折,不惜幽居皇后,竟只为了让汪肃回来?
    不过这般解释倒是行得通的,汪肃在皇宫时,永元帝的确是顺风顺水的。近观这三年的状况,永元帝虽是帝王,却有不清楚朝中的许多不可知之事。
    如今他要调汪肃回来,很显然他是意料到了这个问题的。
    太子亦是微皱眉头,父皇此问,很显然心中是有了属意的人物的。他脑海中也飞速滤过许多的人物,自也是与予之一般想到了汪肃此人。
    三年时间,或许有人会忘记了汪肃此人。
    但洛渊与太子是不会忘记的,司瑾陵更是不会忘记的。
    司瑾陵虽是一介武将,对于朝堂政事并不敏感,但对于这些与军中有关的事情,却是尤为敏锐的。
    皇帝如今这境地,最尴尬的便是他手中无人可用。便是有皇家暗卫暗中效力,但暗卫必是见不得光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在明面上做到的。
    皇帝不能掌控朝局中的动态,这对于任何一位帝王来说都是无比惊悚、惶恐不安的。
    大殿中议论纷纷,许多朝臣也许心中想到了,但却并不会选择在此时说出口的。
    “皇上,仪鸾卫大将军之职位非常重要,还请皇上容臣等细细从军中筛选人物,以作参考何如?”
    兵部尚书梁岳出列拱手沉声道,他因新钢之事被累及,虽是被罢职了一段时间;但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且后又出了血罗堂之事,便也被恢复了其职位,罚奉一年以作惩戒。
    此为已是很轻的处罚了。
    若是按照以往的性子,永元帝定会将人革职查办,发配边疆,因为涉及的是国之重器。
    但处罚这般轻,这也是让洛渊与太子等人感到疑惑的地方。
    永元帝故作沉思了一番,而后点头叮嘱着:“此为朕的亲卫,爱卿可要细细斟酌才是。”
    “臣等遵旨……”
    大殿中整齐划一地应声,而后退朝。
    “九殿下请留步!”
    朝臣们正从大殿散走离开,洛渊与太子走在最后侧,思量着今日朝堂的事情,就见司南公公疾步过去将李牧清传唤到了御书房。
    “父皇大抵也意识到情况脱出了他的掌控。”
    李宴半眯着眼眸,声音淡淡的,却透着无尽的冷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