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巅峰龙卫》第600章 捡漏

    想想也是,如果后来没能够得到凤凰眼,那么恐怕到再过十年燕诚也未必能够踏入古武界的门槛,成为一个真正的古武者。
    教了贺光荣两天,看着贺光荣的进度,燕诚点了点头,放下心,离开了贺家庄园,开着车子来到了附近的一座小县城。
    之所以会来到这里,便是因为这里才是燕诚长大的村子所属的现成,高中便是在这里读的。
    辛苦的修炼后,燕诚准备放松一把,一路转悠,燕诚转过几条熟悉的道路后,来到了一条两边都是古朴建筑的人行街上。
    这条人行街道是县城里有名的“古玩一条街”,十几年邻县的衡南山曾经发现一处古墓葬群,在文化部门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盗墓团伙蜂拥而至,盗墓活动一时轰轰烈烈,山下的农民每天都能见到山上有人背着一大包鼓鼓囊囊的东西往山下跑。
    虽然盗墓活动后来被禁止,但之前被盗出的古文物可追不回来了,许多都被偷偷运出来,运到燕诚所在的这个小县城私卖,古玩一条街也由此红火起来。
    渐渐的,这里就成为了县城最有名气的一个旅游地点之一,经常可以看到外地不少老板驾着豪车前来收购古文物,顺便捡捡漏,但常住在这附近的燕诚清楚,现在的古玩一条街只剩下名气,街道两边的地摊上摆的各种文物几乎都是不值钱的假货。
    燕诚随意地打量着两边的摊子,随后来到一家经常来的小摊子上,在放满旧书籍的一侧蹲下身,仔细挑选起来。
    这些旧书籍看起来煞有那么回事,很有古书的特征,但其中的内幕也只有熟悉的人才知道,收购的成本价只有几块钱不到,但要是外地的游客过来,保准忽悠的你不掏出几张红色的钞票就别想拿走。
    燕诚来这边是想看看有没有好东西,或许能够碰到上次那般的古玉或者其它的东西。
    发动凤凰眼,找了半天,燕诚也没找到想要的书籍,只能随意抽出一本准备付账走人,毕竟一本只要十块,把人家的书翻的那么乱,燕诚也不是抠门之人。
    “十块。”老板接过燕诚递来的钞票,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正值初夏,临近中午,炽烈的太阳直射下来,晒的空气都火辣辣的,古玩街上没几个人影,燕诚的这十块钱算是给今天的生意开了个好头。
    “谁道边城景物凄?三更斜月早闻鸡。光连古戍摇河影,寒逐清霜入马蹄。龙虎台高秋色迥,军都山晓曙云齐。天公有意怜行役,雨洗征尘路不迷。”
    翻开书皮,第一页竖排印着的是一首诗,字迹虽然模糊,但诗句的内容倒是不错,燕诚读了几句,也没想起是哪个古代诗人的风格,摇摇头,准备离开。
    “这位兄弟,手上那本书能否借我一观?”就在这个时候,耳边忽然传来了一道声音。
    合上书皮,燕诚转过身,往左边看去,一个青年正朝他这里走来。
    青年个头很高,足有一米八以上,身材修长,面相俊朗,这么热的天气却穿着一套正装,黑色西服,黑色西裤,内里配着白衬衫,外加一条颜色鲜艳的领带,一副年轻有为的模样。
    黑色西装青年走到燕诚身前,露出一脸温和的笑意,说道:“这位兄弟,你手上那本书籍能否让我看一下?”
    “行。”燕诚自然不会拒绝,直接把书递给这名青年。
    既然燕诚已经付过了钱,那么这本书籍的所有权就属于他,黑色西装青年想要竞价,也没有了可能。
    黑色西装青年看书比燕诚细致的多,准确的说,不是在看,而是“观书”,一页一页地慢慢观察,用右手指细细摩挲,过了好一会儿,黑色西装青年才停下来,把它还给燕诚。
    这是古玩街的规矩,不管书籍值不值钱,但观察也不能观察太久,事后要立即还回去。
    黑色西装青年看了眼燕诚,微笑道:“这本书不错,不知兄弟有没有转让的意思?”
    “额?”燕诚听了惊诧,按照他刚才的观察,这名穿着黑色正装的青年应该是文物鉴赏上入了门了,他这么一说,岂不是认为自己手上十块钱买来的这本破书有些门道。
    只不过好像自己用凤凰眼也没能够辨别出来,难道还另有隐情?
    “这本书是我刚刚在这个摊子里买的,你去问下老板,应该还有,如果是本地人的话,价格好说。”燕诚指了指旁边的小摊子,心下想着等下就把书拿回去,慢慢研究。
    “不不,我看这种书只有兄弟你手上这一本了,怎么样?考虑一下,价格好商量。”黑色西装青年笑着道。
    见这名青年也没什么侃价的经验,燕诚直接问道:“这么说,你认识这本书了,不知这第一首诗是谁作的?”
    “谁道边城景物凄?三更斜月早闻鸡。嗯?这是张船山的《居庸关早发》一诗。”
    一道闷闷的声音忽然在身边响起,燕诚转头看去,不知什么时候,身后来了个身材矮胖的中年男子,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燕诚手上的破书看。
    燕诚仔细观察了几眼,中年男子的肚子虽然大,但笑眯眯的胖脸,却给人一种亲切感。
    “马老板,这大热天的怎么有空出来?”见到这个矮胖中年男子,小摊子的老板急忙从椅子上跳起来,打了个招呼。
    听到这个称谓,燕诚才想起来,他在高中的时候见过这个中年男子,那时候他跟同学一起来游玩古玩一条街,在一家名叫“品宝斋”店里见到的老板可不就是眼前这位,姓马,那时候的肚子还没现在这么大,经过几年的发展,品宝斋成了古玩街里最大的几家文物店之一。
    而马老板,也成了县城里小有名气的鉴宝专家,曾经多次上过电视台的鉴宝节目。
    “小兄弟,这本书是你的?”马老板笑眯眯地问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