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九袁雅静》第345章 不灭神灯

    我不禁笑出声来,感情这清华道长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搞笑的主。
    沧桑骨老人告诉我们之后,我才对着雷击木有了一点的了解。
    原来在东北民间,被雷击过的树木称雷击木,老百姓普遍认为雷击木是上天雷电所劈开,鬼魂深惧之,是最有力度的避邪法物。
    因为雷公电母封杀灵体的信息残留在雷击木上,对灵体极具震慑力,可以做为住宅的镇宅法物
    有些民间的萨满大仙二神们也害怕雷击木,因为萨满身上的“附体”多数是一些冤魂野鬼、狐黄常蟒一类的低级精灵,如果把雷击木拿到大仙二神的周围,他们身上的“鬼神”都会吓得远远的,不管萨满怎么召请,这些“鬼神”也不会附上来。
    并且雷击木对这些真有“附体“的真大仙是有震慑作用,现在假的大仙也很多,他们是不怕任何事情的。老百姓更是认为被雷电击倒的大树具有驱邪作用。因为雷已经把鬼怪邪魔都从这棵树上驱走了,其他鬼祟再见到这棵树木,也不敢靠近它了。
    所以在东北一带,民间常用绳穿起一块雷击木,戴在小孩手腕上或者挂在脖子上,认为这样孩子就不会“着东西”,并且好养活。
    我们继续走着,可是我依旧回想着:“行天道者,与天地长存!”
    我心中不免的对于沧桑骨老人佩服起来,毕竟老头这么多年的阅历,说出来的话自然也是深意十足。
    等到走过这走廊的时候,随即步入了另外一个大厅。
    在这大厅之内,我看到了很多的青铜灯盏,但是这些青铜灯盏和我们寻常见到的不太一样,这青铜灯盏乃是极其的大,每一个都足有着一米多高
    “别惊讶,这是青铜人俑灯!至于这青铜灯盏是不是用活人做成的,不得而知,不过你们可以猜一猜!”
    沧桑骨老人说完我就感觉事情不一般,仔细的朝着这些人俑灯看去,每一个形态各异,看起来栩栩如生。
    我看到人俑持灯有多种形式,有的站立,两臂张开,举灯过顶;有的跽坐,两手前伸,托灯在前;有的左手持灯,右臂侧举,袖口下垂成灯盖;有的半跪,左手按膝,右手擎灯……
    让人更为惊讶的是那些青铜灯盏的灯芯竟然都离奇的燃烧着,让我们众人很是惊讶。
    “这地方困了我几十年,我就是在这里止步不前,我也懒得继续下一步,毕竟我只是一个守护者,也没有刻意的找寻下去!”
    沧桑骨老人刚说完,我就感觉事情不对劲,如此说完,老爹去哪里了呢?
    难道说老爹无意当中窥探了这里的机关,进入到下一步了。
    看着那摇曳火苗,我朝着雅静问道:“雅静你觉得这和古墓当中的长明灯,那个比较神奇!”
    “这里的青铜灯盏神奇一点吧!”
    盗墓者想尽千方百计,进入盗取埋葬了千百年的宝藏,可是古墓往往与世隔绝。在这终年不见天日的古墓中,盗墓者通常会认为里面应该是伸手不见五指。可是他们有时却惊恐地发现,在一些古墓的拱顶上,一盏明灯投射着幽幽的光芒。而发出光芒的正是长明灯!
    而很显然我们面前的不是长明灯,因为这么大的长明灯肯定不会存在,那么这些灯到底是用来干啥的呢?
    我心里想到制造不熄的灯,到底是为什么。
    “沧桑骨前辈,你每次前来的时候,这灯都亮着吗?”
    “都亮着啊,从未熄灭过!”
    我惊叹的喊道:“不灭神灯啊!”
    孙倩忽然开口道:“其实凭借这几具不灭神灯,我们就应当猜测这地方不一般。好比在古代的古墓当中,一般平民的墓穴里并没有长明灯。不过,在一些古代炼金术士和皇帝的墓穴里也会出现与此类似的长明灯!”
    孙倩还告诉我们的:在公元1610年,一位叫洛斯克鲁兹的炼金术士的坟墓在他死后120年被掘开,人们发现里面也亮着这样一盏不熄的灯。于是人们怀疑古时的炼金术士和铸工懂得制造这种长明灯的技术。难道不熄的灯光与金属有关?
    还有公元527年,叙利亚处于东罗马帝国的统治,当时在叙利亚境内的东罗马士兵们曾发现,在一个关隘的壁龛里亮着一盏灯,灯被精巧的罩子罩着,罩子好像是用来挡风的。根据当时发现的铭文可知,这盏灯是在公元27年被点亮的。士兵们发现它时,这盏灯竟然已经持续燃烧了500年!
    可是在z国古代这长明灯就好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东西,因为我们农村人死了,安葬死者的时候,还是依旧在棺材之上放置一个长明灯。
    建国之后,在京城定陵的发掘中,陵墓正殿有一口青瓷大缸,内盛蜡质灯油,还有一个灯芯,这就是一种比较大的长明灯,但是显然这盏灯在陵墓封闭后不长时间就熄灭了,原因是密闭的陵墓中缺少燃烧所需要的氧气。
    我看着这些青铜人俑灯盏,我仿佛看到了z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制造这千年不灭的神灯,可谓之巧夺天工,寻常人等根本无法窥探其秘密。
    可是心痛的是,这种技艺现在已经失传了,只能够在一些历史典籍当中看到,并且还是神乎其神的那种。
    我没有心情去弄明白这些灯到底是怎么长亮不熄的,我就想知道我老爹究竟下一步是从哪里进去的。
    可是放眼望去,尽是光秃秃的石壁,根本无法窥探老爹留下的痕迹。
    我不禁的叹息了一声,老爹你到底从哪里消失的呢?
    忽然小道士说道:“我师父曾经告诉我,世间存在一种人鱼膏灯!”
    “人鱼膏灯是什么鬼?你师父不会是骗你傻小子吧?”
    “切!我师傅才不会骗我呢!”
    孙倩补充道:“《史记》记载,秦始皇为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久之。其中就提到了小道士说的人鱼膏灯!”
    谁知小道士来劲了,白了我一眼说道:“这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拼的就是底蕴。”
    “去你奶奶的腿,还什么文化底蕴,我看你是屁都不懂,法术都不灵的江湖骗子!”
    对于这人鱼膏灯孙倩好像懂得比较多,因此继续说道:“人鱼膏灯,顾名思义是用人鱼熬制成的油膏,放在地宫中供照明之用,并实现不灭之需。根据《异物志》载:人鱼似人形,长尺余。不堪食。皮利于鲛鱼,锯材木人。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秦始皇冢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因此史学家判断秦始皇陵地宫中照明所用的是以鲸鱼脑油制成的蜡烛。”
    “对对对!和我师傅说的差不多,我师父就是这样说的!”
    “小道士,小心拍马屁看拍到马蹄子上了!”我笑着说道。
    “我师父和孙倩说的差不多!”
    小道士有时候太喜欢较真了,我挠了挠头:“成,你师父说得对,你有文化有底蕴好了吧!”
    可是沧桑骨老人却否定了这个说法:“你们看那灯盏之内,你们就会发现异常!”
    “异常?什么异常!”
    我凑上前去看,我的妈呀!
    这灯盏竟然没有灯油,只是一个灯芯在灯盏之上,因此就推翻了小道士说的人鱼膏灯的说法。
    我取笑道:“你俩来解释啊!这连灯油都没有,还什么人鱼膏油,我看都不靠谱。你俩的文化呢?底蕴呢?”
    小道士也是不好意思的苦笑一声:“我这不是为了给大家伙提供一个思路吗?”
    “错误的思路,你还不如不说,影响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对于事情真伪的判断!”
    可是这灯盏没有灯油是怎么回事?
    并且灯盏的灯芯还在燃烧?
    这就好比是鱼儿离开水,一直存活。
    已经无法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这青铜人俑灯盏了,我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遇到了灵异事件。
    可是一时间有无法去解释,这太过于诡异。
    我想到这里,后背不禁发亮,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沧桑骨老人确是爽朗的笑道:“你们就别纠结了,我这么多年都没有弄明白,要是你们几个小辈弄明白了,那不是赤裸裸的打脸吗?”
    尽管沧桑骨老人这么说,我还是感觉到沧桑骨老人还是希望弄明白这灯为什么会长久不熄灭。
    这不灭的灯,着实让人绞尽脑汁。
    可是事情摆在面前就得解决,不然是没有办法进行下一步。
    我看着这些青铜人俑灯,猛地脑子当中闪过一个疯狂的想法:“尸油可不可以燃烧?”
    “尸油?什么尸油?”
    “就是人死后尸体的尸油啊!”我只是随口一说。
    可是谁曾想沧桑骨老人竟然问道:“你的意思是以人的身体为灯油吗?”
    我点了点头,孙倩故作呕吐状:“秦九你怎么这么恶心!”
    ……
    许久过后,雅静却脱口而出:“也许秦九哥哥说的是对的,以人为灯也不是没有可能!”
    沧桑骨老人也说道:“这倒也有可能,若是一两天还可以,但是燃烧时间为千年之久!这又作何解释呢?”
    我一时间哑口无言,竟然无言以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