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计戏倭寇戚继光黄方运》第237章 通倭证据

    侍卫们拖着潘将军就走,潘将军大喊:“如果不是有人通倭,要杀死皇帝篡夺王位,我又何必要惨死。”
    此话一出,朝中在场的所有大员,全部惊呆了,嘉靖一听急忙大喊:“慢着,潘将军过来给朕细细说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潘将军又被拖到嘉靖的面前,嘉靖对左右说道:“给潘将军松绑。”
    侍卫对视了一下,见是皇上的命令不敢反对,上前给潘将军松了绑,松绑之后,潘将军活动几下,活络了筋骨,将藏在身上的包袱掏了出来,高举在手中说道:“这是有人通倭的证据,请皇上明察。”
    见有了新的证据,那些被杀死御林军的父辈、祖辈们,纷纷将仇恨转移到通倭之人的身上。如果不是这个人通倭自己的子嗣也不会惨死。
    对嘉靖来说,这个通倭之人最为可恨,竟敢带领倭寇入京,且不说这群倭寇有没有实力杀死自己,他们在京城重地杀了这么多人,就是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巴掌,让自己十分没有颜面。
    更为重要的是倭寇竟然是为了谋杀自己,抢大明王国的国土,这就是罪大恶极,绝不可饶恕。
    当太监将包袱递过来,解开包袱后,只见包袱中有一些铜钱,几张银票,还有一封信,信是用倭文写的。
    嘉靖看不懂倭文,自然不知道信上是什么内容,让太监叫来一个倭寇通译,那通译直接将信上的内容念了出来。
    严世蕃阁下台启,“清明上河图”是否收妥,灭消息戚继光、俞大猷之计已安排妥当,预祝大计成功。
    在朝堂之中的严嵩一听到严世蕃台启之后,知道自己的儿子通倭之事肯定让人抓住把柄了,这事一定会影响自己的仕途,越听心中越是害怕,冷汗直冒,脑子却转得飞快。
    通译一念完,严嵩急忙站了出来,大叫冤枉,指着潘将军说道:“你这狗贼,是不是为了上次那件事,徇私报复,伪造通倭书信,陷害我儿,我一定要跟你没完。”
    他装着越说越气,就要去撕扯潘将军。
    眼看严嵩就要到潘将军的跟前,潘将军毕竟是武将,见严嵩要来武的,也不客气,胳膊轻轻一推,就把严嵩推得老远。
    推完严嵩后,潘将军大喝道:“御林军死了这么多的兄弟,这些血要白流吗?我要是想陷害你儿子,用得着这么干吗?半夜巡查的时候偷偷往严世蕃府宅扔一把,这样不是更省事?”
    严嵩:“欲加其罪,何患无词!你休想凭一封信,就想陷害我儿子严世蕃!”
    潘将军:“在场的各位,在你们当中有的的子嗣也参加御林军保家卫国,这次倭寇入京犯案,杀了不少御林军,这些被杀的御林军有不少是你们的亲人,你们说御林军有可能通倭,再来杀死自己吗?这种做法也太脑残了。”
    朝堂之中有一个叫邹应龙的官员,平时就看不惯严家父子的所作所为,对他们十分不满,听到信中提及《清明上河图》,不管这信中的内容是真是假,先按信中的内容究查一下,就算没有大鱼也会有小虾米,皇上对他们严家的信任就会有所减低,这对严家的打击是巨大的。
    这次邹应龙一定要抓住对付严家父子的好时机,于是他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这孰是孰非,一时也无法判断,不过倭寇既然说将《清明上河图》,送给严世蕃,不如到严世蕃的府宅彻底搜查一下,如果严世蕃确实没有做过,这也正在说明他的清白,还被杀死御林军们一个说法,各位大臣你们认为怎么样?”
    就在刚才众大臣一听严世蕃有可能是通倭之人,特别是那些有子嗣在御林军的大臣,立刻将矛头指向严嵩,特别想为自己的子嗣报仇,但是顾及严嵩的权力,都不敢说话。
    现在邹应龙站了出来,当然纷纷出来回应。
    嘉靖早就听说过《清明上河图》,可是却无缘得到它,且不说这信是真是假,先搜查了严世蕃的府宅再说,如果搜到了那当然是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搜到,到时给严家一些银子当作补偿,再说他家是忠臣,也能安抚他,堵住众臣的嘴。
    于是嘉靖下令道:“邹应龙你带领几队御林军前去严世蕃府宅进行搜查,以堵众人之口。”
    严嵩知道自己儿子的底,这一查肯定会搜出什么事端来,急忙跟着跑到嘉靖的面前,哭着喊道:“皇上您可不要上了小人的当,他们的做法很明显就是陷害我严家,皇上您可要明查啊!”。
    嘉靖笑道:“朕也是为了你好,更想证明你家的清白,难道你不想证明你家的清白吗?”
    严嵩:“当然想证明啊!”
    嘉靖:“那不就结了,朕已经让邹应龙带御林军迅速搜查严世蕃府宅,众位大臣就在这里等待消息,很快就会有结果,朕让御膳房给大家准备一些点心,大家就安心在这里等待消息。”
    各位大臣也想知道严世蕃是不是通倭之人,也好真正地为自己的子嗣报仇,见严嵩上窜下跳,一直在阻止,觉得这不是他平时一惯的做法,知道这其中一定有隐情,纷纷劝阻道:“现在通倭可是死罪,让御林军去证明你家的清白,难道你希望永远让别人猜疑你,你可是朝中一品大员,难道你想丢弃自己的威信,让人家猜忌你,那你以后还要怎么做事。”
    一听群臣如此说道,严嵩自知已经拦不住了,看来想通过胡搅难缠阻止已经不可能,只能别想他法,现在去通知自己的儿子将《清明上河图》藏起来,从时间上,可能来得及。
    想到此处,严嵩急忙向皇帝说道:“皇上微臣家中还有要事,我先走了。”
    他连说了好几遍,可皇上却一句也不说,这时有个太监说道:“皇上早就走了,他让人将紫禁城所有城门都关上,并赐给守门的将士上方宝剑,谁要是敢出去格杀勿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