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李森》第66章

    在去往河南佛学会的山道上,有一个青年信步上山道,不知身忽高,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这青年二十五六岁年纪,身穿红裤衩,绿背心,头戴一顶草帽,抬头望去,山路漫漫,陡峭嶙峋。心中默想:好事多磨难,想成功哪有那么容易的。此时他想起了一句古诗: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原来这其中的深意是,当时没有直升飞机,所以上山比较困难。此人瘦削精壮,脸上颇有沧桑之色,显是走南闯北多年;逸群之才,正当喜乐无忧之年,可是面容间却隐隐有失望之色,似是心灰意冷,看破红尘,虔心向佛。
    这青年姓刘,单名一个师字,父亲给犬儿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有招一日可以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师。但是这么多年,他似乎是越走越远,经历短暂几年的迷茫后,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真面目。一些名山独游者,登的不是山,是寂寞;还有一些在默默地享受着一个人的快乐。
    去往河佛的山都由一长列宽大的石级组成,规模宏伟,工程着实不小,共长九里。两侧的石壁上布满了苔藓,绿绿油油,沿途空气甚是清新。刘师学着挑山工的样子,从左边爬到右边,又从右边爬到左边,蛇行而上,抬头仰望,白云如柳姑娘穿的文?胸般巨大,又似一朵朵棉花糖,衬得天空更蓝了。越往上走,感觉它们越近,好想摘下来握在手上。再俯视群山,已如春?哥的文?胸般渺小。
    登山的过程中,一个十三四岁模样的孩童蹦蹦跳跳地,刘师低声问道:“喂,小朋友,你不累吗?”那孩子答道:“累的时候,我爸背我。”刘师回首看去,一个如奥尼尔般的大块头在怒视着自己。再看看这小孩,好奇地问道:“你多大了?”孩童噘嘴说道:“六岁啦!”嗯?六岁就长到一米五啦,这一定不是隔壁老王的儿子,刘师心中暗忖道。
    “叔叔,你也是来寺院学如来神掌的吗?”小朋友饶有兴致的问道。刘师笑嘻嘻地答道:“这是个不能说的秘密,我告诉你后,你可不许说给别人听哦。”“好吧。”“我听说这里有人私生活混乱,特地过来调查的。”孩童一听,咯咯笑了。刘师道:“呦呵,懂!你知道私生活是什么吗?”孩童道:“当然!”“什么?”“也是一种功夫!”刘师惊叹道:“哇,厉害!”
    顺着山道转过一个弯,遥见红墙黄瓦,好大的一座宝刹。远远地就可以听到撞钟的声音,哐……哐……哐……刘师望着古刹寺庙出了一会神,心想:唐初,少林寺十三僧人因助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有功,受到唐朝封赏,而被特别认可设立常备僧兵,因而成就少林武术的发展。天下武功出少林,我来到这里,就是希望可以得到两卷秘经,一为《洗髓经》,二是《易筋经》!《洗髓经》所记载的是一种先天内功,真气可以在体内循回而生生不息,用掌发生,一道无形的力道便可朝前涌去,克敌时伤人肺腑,还可挡住对方刀剑武器;而《易筋经》则为外修之书,伸筋拔骨,以形引气。不过这些都是传说而已,但已足以吸引我!
    刘师缓步走向寺前,只见树木森森,绿草如茵。没走几步,又神驰想象:达摩祖师在中国看到僧人长年静坐,多静少动,身体因此欠缺平衡而不健康,於是於少林寺教导僧人健身的功夫以平衡其身心发展。后来达摩祖师圆寂并葬於少室山附近的熊耳山,因为传言有人看到祖师,后人好奇的开棺察看,发现祖师遗骨已经消失,只留下一只鞋子於棺内。莫非他练成了不死之身,至今还活在世上?别胡思乱想了,这怎么可能,一个人武功再高,顶多也就是多活几年,不可能,不可能……
    刘师自和李森,朱琳从番奎岛归来后,腹腔中一直隐隐作痛,医生告诉他能治得已经都治好了,可能是心理作用,但只有自己知道才不是那样。不光是为了改变筋骨,防治疾病,也为可以更安全地活在这个世上。想要做到内外兼修,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两本经书。不过这里的人会那么容易让自己看到宝典吗?这个世界上从没有慷慨的人,只要一个机会,我愿意付出。正出神间,忽听得远处的树丛有异动,不像是猫狗,是谁在那里鬼鬼祟祟?少顷,从里面跳出来一个同样头戴圆帽的人,刘师心想:原来是不买门票的家伙,应该严厉谴责这种行为,待会儿得过去问问他是从哪条路上过来的。想着想着,心中窃喜。不过当那人走到离自己有五六米远的时候,刘师打消了这种念头,因为对方有点儿与众不同——他的衣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