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行九霄》第976章 :王靖康的义举

    一上午时间,三人只是在县城的商业街逛了逛,主要是陪王靖康走走,同时给他置办了两套新衣服。
    就是这些,也是跟老王争论了半天。
    王靖康收入原本也不低,但是他人高马大,相貌堂堂,即便年纪大了,也是一个老年美男子,这样的身形,什么衣服都能穿出不一样的感觉。
    所以,王靖康原本是个不修边幅的人,经常穿着白大褂上下班。
    倒也不是王靖康舍不得钱,只是他认为,那个钱花着不值。
    王靖康工作了一辈子,按月领着国家特殊津贴,但是,依然住在单位两室一厅的房子里。
    路上,王靖康穿着笔挺的大衣后,方才有感而发:“可可啊,爷爷工作了一辈子,只给你留了十万块的嫁妆,你别嫌少啊。”
    “爷爷,说什么呢?”王可可娇嗔道。
    但是林文秋却犯嘀咕了,按说王靖康收入不低,还有津贴,他不抽烟也很少喝酒,房子也是单位的老房子,吃饭穿衣更是不讲究。
    如此算下来,攒下的应该不止这些。
    林文秋甚至邪恶的想,王靖康是不是在外面养了个小的。
    当然,他就是攒一百万,林文秋也看不上,林文秋只是好奇而已。
    今天是正月初五,也算是传统节日,五马日,一大早就有人放炮。
    如今,也就是小县城、农村过年过节可以放炮了,为了应对雾霾,大城市不允许放炮,敢于顶风作案的,直接拘留。
    今日没有一丝风,到了早上十点钟的时候,太阳升的老高,居然有一股暖意。
    两个年轻人跟着王靖康,一路沿街而行,然后就走进了中心花园。
    一个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有男有女,或站或坐,有的提鸟,有的下棋,有的拉琴,有的唱戏。
    各行其是,不亦乐乎。
    见到王靖康,一个个起身打招呼,显然,王靖康很受大家伙欢迎。
    然后,王靖康就将孙女和林文秋介绍给大家。
    王可可和林文秋一起甜甜的叫着爷爷奶奶。
    “哎呀,老王主任,你的孙女长得真俊啊。”几个老头说。
    “不得了,王主任,你的孙女婿真帅。”几个老太太说。
    “金童玉女,珠联璧合。”一个老太太唱道。
    “老王主任,啥时候请大家喝喜酒啊?”拉二胡的老头问道。
    王可可顿时笑容有些勉强,林文秋却是泰然自若:“爷爷奶奶们,随时可以。”
    王靖康上前解围:“现在年轻人性子野,都不想这么早被婚姻束缚,不过,我这个孙女婿我绝对放心,今天过来就是各位兄弟姐妹说一声,我要跟孙女孙女婿到大城市享福去了。”
    “啊?哎呀,老王主任,真是羡慕你呀!”
    “老王主任,你终于熬出头了。”
    “老王主任,俺们舍不得你呀!”
    王靖康立刻就动了真情,抬手擦拭眼角:“我也舍不得大伙儿,咱们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交情了,这次一别,有生之年还能相见否?但是,孩子一片孝心,我也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所以,祝各位兄弟姐妹身体健康,越活越年轻。”
    有几个老太婆特别不舍,围住王靖康。
    “老王,都一把年纪了,大城市能适应吗?”
    “就是的老王,大城市哪里好啊,车多人多雾霾多,出门记得戴口罩。”
    “要是不适应赶紧回来,咱这身子骨可都经不起折腾了。”
    “明白,明白了。”
    王靖康同一帮老同志洒泪而别。
    王可可眼皮子软,也跟着流下一捧泪。
    中心花园的出口,林文秋碰到一个熟人,但是,熟人一下子并未认出他来,而是亲热地喊了声“王主任”。
    王靖康马上走过去:“苏校长,哦不是,苏局长才对。”
    来人正是苏文杰,林文秋和王可可当年的校长,后来因为那一届县一中在高考中太过耀眼,苏文杰一步登天,进入县教育局担任副局长,熬了好几年,终于坐上了正职。
    说起来也奇怪,苏文杰一走,县一中在后来的高考中再也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
    所以,就出现了种种传言、议论。
    比如说时势造英雄。
    又有人说英雄造时势。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月盈必亏,盛极而衰,县一中憋了多年,一下子表现的有点过头,常言道“势不可去尽”,所以,才导致一中后继乏力。
    从风水上讲,就是伤了元气。
    这会儿,苏文杰、王靖康亲切地交谈着。
    苏文杰说:“老王主任,你捐出的希望基金在周家店建了一座希望小学,小学就以您的名字命名的,届时小学落成,还请你现场剪彩。”
    林文秋这才知道王靖康的钱哪儿去了,同王可可对望一眼,王可可诧异之后,就是满溢的感动。
    王靖康摇摇头:“一来,我是为了孩子们,而不是为了名垂青史,二来,我最近就要离开春阳了。”
    “到哪里去?”苏文杰忍不住问道。
    王靖康微微侧身,冲林文秋、王可可招招手,“你们两个,还不过来见见你们的老校长。”
    “苏校长好。”
    林文秋、王可可异口同声。
    苏文杰头发花白,老眼昏花,仔细辨认了半天:“小林,可可,真的是你们。”
    “校长,是我们。”
    三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苏文杰感叹道:“哎呀,这一晃眼多少年过去了,你们都长成大孩子了。你们是一中乃至整个蜀南教育界的骄傲啊。”
    “苏校长,您过奖了,你的精神还是那么好。”林文秋笑着说道。
    “好什么好啊,老喽,不中用了。”苏文杰说着,笑嘻嘻看着二人:“你们终究还是在一起了,好,好。”
    这时,王可可松开了苏文杰的手,走过去抓住爷爷的手冷着脸说:“老王同志,你背着我偷偷摸摸都干了什么?”
    “我……没有啊!”
    “没有,我是你唯一的孙女,唯一的亲人好不好,你只给我留了十万块的嫁妆,居然捐出一大笔钱援建希望小学?”
    “啊?你都听见了?”
    “你孙女不是聋子。”
    “可可,爷爷对不起你。”
    苏文杰有些尴尬,因为毕竟是他说漏了嘴,此刻,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给王主任解围,于是上前道:“可可,你爷爷这是天地大爱啊,他原本是就是救死扶伤的大夫,没想到还能心系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事业,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提倡,不令人感动?”
    “老王同志,我只想知道你捐了多少钱?”
    “一……”王靖康竖起一根食指。
    “一万?”王可可说。
    王靖康摇头。
    “十万?”
    王靖康再摇。
    “不要告诉我是一百万?”
    王靖康摇摇头,勉强笑道:“差五千。”
    王可可一下子捂住了嘴,闪亮的泪水顺着白皙明净的脸庞滑落。
    王靖康一下子慌了神,赶紧安慰道:“可可,爷爷错了,你不要哭,爷爷以后再也不捐一分钱,爷爷以后的钱都是你的。”
    “爷爷!”王可可大叫一声,“可可是舍不得你呀,原来你这些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是怀揣着这么崇高的理想。”
    王靖康、苏文杰一下子愣住了,原来王可可是这个意思。
    尤其是苏文杰,刚刚以为王可可舍不得那些钱,因为如果王靖康不捐,那些最终都会留给王可可。因为这个判断,苏文杰对这个学生很失望,认为一代比一代差远了。
    所以,听到王可可的话语之后,苏文杰相当诧异。
    然后,王靖康哽咽着说:“可可,你是爷爷最亲的人,爷爷瞒着你的确有些欠妥,但是,自从十年前那次进山,爷爷就发现山里的孩子太苦了,一个个都在危房里上学,那时候,爷爷就萌生了援建一所希望小学的想法。”
    王靖康一双昏花的老眼顿时放射出异样的光辉,“当你为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努力奋斗的时候,那些苦痛磨难,实在是微不足道。”
    “爷爷,您真是太伟大了,可可为你感到骄傲。”
    王可可走过去,扑进王靖康怀中,环抱着他的腰身。
    “好孩子,真是爷爷的好孩子。”王靖康淌下了欣慰的泪水。
    苏文杰也是长出一口气,这个结局才叫完美。
    林文秋拉着苏文杰的手掌晃了晃,他说:“苏校长,这样吧,我以爷爷的名义,再捐一百万,如果暂时没有用处,你们可以设立一个教育基金。”
    王靖康、王可可一起看着二人。
    “小林,你功成名就啦?”苏文杰高兴的拍打林文秋的胳膊,“好啊,这也叫反哺社会,反哺家乡,但是为什么不以自己的名义。”
    林文秋摇摇头,看向王靖康:“因为,我没有爷爷那么伟大。”
    “哪里哪里,伟大,一样伟大。”
    苏文杰笑着说道。
    其实,没人懂得林文秋的意思,只有林文秋自己懂,他并非谦虚,王靖康拿出一百万,几乎是自己一生的积蓄,而且是省吃俭用,而且牺牲了孙女的嫁妆,而一百万对他林文秋来说,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他随便给干儿子的见面礼,也超过了这个数。
    所以,他说自己没有王靖康伟大。
    同苏文杰分手之后,王靖康对这个孙女婿愈发顺眼,没办法,志同道合,殊为难得。
    尤其是想起当初二人在县医院共事,一老一少,一个是医学知名专家,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子,两人居然成了忘年之交。
    这都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啊!
    王靖康拉着左右各自一只年轻人的手,不禁一阵唏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