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臣子》第三五二章、刘子初与陈子初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春二月。
    这个时节,在巴中之地已经看不到风雪的痕迹了,然而刘璋依然觉得寒冷无比。
    去岁,对他而言就是一个噩梦。
    连续丢失疆土,麾下之人不断背叛和抛弃,还无奈的从益州治所成都,狼狈的逃到了巴郡的江州。
    本来,他以为这些苦难,已经随着今年的冰消雪融,过去了。
    毕竟生活,还是继续下去的。
    然而,他低估了老天爷对他的调戏。来到巴中将近半年后,心里的伤疤好不容易结痂的时候,苦难又找上了他。
    在三个月前,他的僚佐就禀报了一个迹象:南中之地,购置盐巴量减少了许多。
    当时,他还以为是蜀中马家军,用降低了盐的价格呢。当即就派遣细作,前去打探了一番,结果发现,蜀中的盐也销量不加。
    便释然了。
    也许是有些部落错过了交易呢?
    对吧。反正盐这种东西,是必不可缺的。这次购置少了,下次那些蛮夷部落购置就多了。
    不足为奇。
    但是呢,二个月前,巴中产出的盐,破天荒的,竟然变得无人问津了!
    该不会是,南中之地有盐井或盐矿被发现了?
    他急切的和麾下僚佐,商议一番后,便派人去南中之地打听。
    然后,得到的答案,让他如丧考妣。
    因为狡狐以极低的价格,将盐涌入了南中。也就是在用软刀子,日以继夜的割着他的肉!削弱他的实力!
    而且他还无从反抗!
    衣甲、兵械、粮秣......这些都可以统称为一个名字:钱帛!
    若是失去了盐的暴利,他的军队还怎么供养?
    毕竟,为了防御周边不友好的邻居们,兵卒也多了好多。而且如今他的治下地盘只有巴中,想做到自给自足已经有点难了。
    如今摆在他面前最好的做法,是将巴中出产的盐,价格降得比狡狐的还要低!
    保证销路的同时,也是挤掉其他盐的空间。
    狡狐的盐,是有很高的运输成本的,已经卖到了最低价,若是再降价将会变得亏本,变得吃力不讨好。
    但是呢,这个选择行不通。
    其一,他自身就耗不起。
    狡狐有整个荆州作为底气,挺两三个月不是问题。他就薄利出售盐巴,只要两个月,他就养不起兵卒了!
    其二,他怕将南中部落也变成了敌人。
    这些以部落聚居的蛮夷,本来就不服王化,更没有什么政令制约的顾忌。
    他们奉信的是丛林法则。若是觉得有人不让他们滋润的活下去,那就抽出刀子,来个血溅三尺快意恩仇。
    试想下,他若是将盐的价格,来了个大幅度的涨落,那些蛮夷不得和他拼命才怪!
    毕竟尝到了甜头,谁还会愿意去继续熬苦日子!
    好嘛,就这么短短一个月,刘璋又添了好多白发。
    他的僚佐,对此同样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虽然在军中官职最高的严颜,已经作为表率,亲自挑土填田和兵卒们一起屯田自给了。然而库存里的钱帛,依然每一天都在减少中。
    有时候,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的刘璋,想着,要不就去许昌当值得了。
    虽然是一丁点实权没有的摆设,但好歹也是九卿啊!反正自己,真不是一方雄主的料。还能封个列侯爵位,传给子孙。
    一想到子孙,他就想起了允文允武的长子刘循。
    听说他被俘后,就被庞统好吃好喝的供着,在蜀中当成了收买人心的马骨。虽性命无忧、衣食无虑,但此生终为一阶下囚矣。
    哎......
    所以呢,刘璋就想给次子刘玮,留下一个爵位。
    他已经对不起了长子,无法将先父刘焉留给他的益州牧,传给子孙。那么,总得给老刘家的子孙,留下未来累世公卿的希望。
    是的,他如今的立足之地仅有巴中,在马家军、汉中张鲁、荆州狡狐的三面外敌环绕下,是坚持不了多久时间的。
    灭亡,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这点,他是知道的,他麾下的僚佐也是知道的。
    但是呢,在半年前,许昌朝廷的使者来招降的时候,却是被异口同声的反对了。
    因为他们的忠义,他们誓死报效的信念。
    但没有人想过,他这个名存实亡的益州牧,还想不想要这份忠义,还想不想要这份“主贤臣贞”的君臣佳话。
    唯独有一个人倒是例外。
    益州的从事,名士刘巴。
    字子初,荆州零陵郡烝阳人。
    其祖父刘曜曾为东汉苍梧郡太守,父亲刘祥亦任江夏郡太守、荡寇将军。刘巴少知名,当年的荆州牧刘表多次征用推举,均不应就。
    后来曹老大得荆北,刘巴前来拜会,被任命为掾。
    又以他是荆南人士、名声很大的关系,派去荆南劝说各郡太守归顺。然而刘琦举起了抗曹的大旗,刘巴任务失败,又无法退回荆北,便远走交州。
    但是呢,当时的交趾郡太守士燮也不能容人,他便只好由牂牁道进入益州,无奈在刘璋的手下任职。
    嗯,刘巴,是心向着魏公曹孟德的。
    就算在蜀中被马家军所得,他跟随着刘璋奔来江州。理由是瞧不上鄙夫马超,而并非觉得刘璋能成大事。
    这并非是什么秘密,刘璋也是心知肚明。
    当时朝廷使者来的时候,刘巴就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觉得刘璋此刻接受大司农的诏令,前往许昌任职,正当时。
    因为在天下刀兵休止的时候,魏公曹孟德能许下的条件,也是最丰厚的时候。
    若是等日后巴中之地,被曹军、马家军等势力夹击,实力一步步丧失,刘璋就连个九卿都捞不到了!
    当然了,他的这番言论,被淹没在众人的义愤填膺中。
    却刻在了,刘璋的心头上,日以继夜的反响。尤其是在现在,曹军招降不成,开始变法子削弱他实力的时候。
    要不,让名士刘子初,去会一会狡狐陈子初?
    先探一探曹军的口风?
    反正盐的事情解决不了,就无法解决钱帛的问题;就得早晚要面对,巴中之地无法养兵、无法御敌的问题!
    刘璋心里踌躇了一会儿,便挥手让身边的下人靠近,声音轻轻:“汝去将刘从事请来议事。嗯,莫张扬。”
    “诺。小的明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