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古当大王》第三百四十四章 储君

    杨浩道:“今岁还算可以,各部各司万不骄傲自满,祭祀之后,休沐七天,陪陪自己家人。”
    “臣等多谢大王体恤!”
    群臣拜道。
    杨浩抬了抬手,让众人坐下。
    “据探子来报,有穷余孽与夏后少尤于北方蛮子勾结一处,有死灰复燃之势力,各部严控北方关隘,任何物资不得流入北方,一经发现相关人员交由有司处理。”
    “大王,臣愿请战征讨北方蛮夷!”
    镇北军都督浮起身拜道。
    杨浩道:“北方不过癣疥之疾,暂时不足为虑,只需要严格控制盐铁之物流出,那些蛮子掀不起什么大浪。”
    浮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坐了下去。
    “今日时辰不早了,今夜守岁,相比诸君家中早已准备好晚宴,本王祝诸君新年愉快。”
    杨浩笑道。
    群臣闻言顿时起身高声道:“臣等祝大王新年愉快!”
    “退朝!”
    杨浩挥了挥手,起身离开。
    朝中大佬们,说笑着出了大殿。
    回到宫中后,脱下繁杂无比的朝服,杨浩长出了一口气。
    换好了常服之后,杨浩道:“晚宴准备好了么?”
    服侍杨浩的宫女道:“回大王!娘娘们与诸位王子公主已经准备妥当了。”
    杨浩点点头,道:“我知道了!你们退下吧!”
    “是!”
    天色渐暗,杨浩洗了洗脸,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些。
    人人都想当皇帝,可是真当了皇帝,杨浩才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是身不由己。
    处在他这个时代,他这个地位,根本不允许他混吃等死,整个时代仿佛有一个无形的鞭子时刻在鞭策着自己。
    劳心劳力之下,虽然他才中年,却已经有了明显的老态,看上去的年纪要比实际大上一些。
    杨浩搓了搓有些麻木的脸颊,推开房门,夜晚的寒风一吹,让他精神了许多。
    家宴之地,杨浩的几个女人规规矩矩的坐在各自的位置上,等候杨浩的到来,作为长子的杨志虽然也想同弟弟妹妹那般玩耍,但每当自己露出一丝这个念头之后,女娇冰冷的目光便蹬了过来,吓得他缩了缩脖子。
    “大王到!”
    宫女清脆的声音响起。
    正在玩闹得王子公主们立即回到各自母亲身边,有些期待和畏惧的看着房门的方向。
    “嘎吱!”
    房门推开,带进屋中一道凉气。
    “臣妾见过大王!”
    “儿臣拜见父王!”
    杨浩点点头:“不必多礼了,都坐下吧!”
    “大王!冬日严寒,喝些酒水暖暖身子。”
    女娇起身为杨浩满上一杯酒。
    杨浩喝了一小口,品味着口中的酒香。
    “好酒!”
    女娇笑道:“这自然是好酒,这可是七年前大王埋入窖中的长安春。”
    杨浩啧啧两声道:“怪不得,你们有心了。”
    一旁的蒹葭笑了笑道:“大王,今岁乃我大齐建国十年整,孩子们也准备了一些礼物献给大王。
    ”
    杨浩笑了笑道:“呦!是何礼物,拿来给父王看看!”
    作为长子的杨志起身从坐下拿出一个造型精致的盒子。
    “父王,只是儿臣的礼物!”
    杨浩接过盒子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放了一张写满了文字的纸。
    杨浩将纸展开,快速的扫过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志儿长大了,这篇文章很有想法,看得出来的确是用心了。”
    “儿臣见识浅薄,不足之处还请父王教诲。”
    杨浩道:“你这篇文章中说,大齐以工立国,以工强军,因此我大齐应该给予工匠更高的地位,但你可知,万物之间皆有平衡,你可见过天平?”
    杨志道:“儿臣见过。”
    “既然见过天平,那你应该知道想要天平平衡,两边的重量就需要想同,无论是哪一边多,哪一边少,都会打破这个平衡。
    父王自然知道工之重要,但只注重一点,而忽略其他,段时间来看,也许会有效果,但长此以往,便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今日,为父便给你讲一讲什么阶级。
    这个阶级可以理解为等级。
    以我大齐为例,可划分为如此几个等级。
    帝王,官员,农人,工匠,贾人。
    这些人构成了我大齐整个社会环境。
    这些人之中虽有贵贱之分,但本质上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农工贾这三类人,占据了我大齐百分之九十的人口,这些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百姓,也就是民。
    而民就像是水,官员就是舟,而帝王就是那掌舵之人。
    民若愤怒则如洪水巨浪,你觉得帝王和官员还能生还否?
    ”
    杨志摇了摇头道:“不能!”
    杨浩笑了笑:“民离了舟船能活,但是舟船离开了水也就一无是处了。
    想要一个国家健康的发展下去,就需要维持民的平衡。
    尔等今后要记住这一点。
    官员和帝王只是引导水流的方向,不至于让这水成为一潭死水。
    你的这篇文章为父会为你留下,等将来回头再看,你自然会明白这其中道理。
    ”
    杨志有些似懂非懂的挠了挠头。
    “儿臣记下了!”
    杨浩笑了笑道:“你的这份礼物,父王很喜欢,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的精神。”
    接下来的王子公主们,可能是由于年纪太小的缘故,献给杨浩的礼物大多都是一些精美的小物件,而只有四子杨非却是演练一番学来的搏斗本领。
    虽然受限于幼小的身体,让他看上去显得有些笨拙不堪,但拳脚打的确是虎虎生风。
    如果说杨志是个书生,而杨非只能是个武夫。
    自己的儿女能如此用心,杨浩自然是欣慰无比的。
    而在他的心中,储君之位已经定下。
    子夜,大齐终于迎来了洪武十年。
    长安城有身份的人家,在王宫响起鞭炮声后,也点燃了自家的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喝的有些微醺的杨浩,却没有回去休息,而是返回了御书房,拿出一本空白的册子,在其上写到。
    储君立长子志!
    并用自己的王印重重的盖上。
    做完这些,杨浩依旧不能安心,奋笔疾书后,将纸卷起来用竹筒封好,叫来锦衣卫统领,让其亲自将其送出王宫之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