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古当大王》第三百二十四章 祭祀与上元节

    回到上古当大王正文卷第三百二十四章祭祀与上元节大齐的官员在祭祀这件事上效率极高,各部也不敢在这件事推诿扯皮。
    紧紧用了一天时间,便将祭祀的事情准备完毕。
    齐国的祭司担忧妖邪之物太过于强大,因此对朝中大佬们言,最好的办法是让全城的百姓,一同参与进来,用生命的力量驱散邪魔。
    大齐的官员们不懂这些,加上担忧杨浩的安危,便批准了这个请求。
    为杨浩祈福的消息很快就在长安城内传播开来。
    在祭祀的那一天,整个长安城的居民自发的涌向祭台附近,虔诚无比的跪拜在地上。
    隆隆的鼓声响起,几名祭司将祭台下方的篝火点燃,这些祭司们带着画了一些古怪的团的面具,身上挂了许多鸟类的羽毛,与一些不知名的骨头。
    篝火熊熊燃起后,祭祀们人手拿着一个盘子大小的手鼓,围着火堆跳着诡异的舞蹈。
    这种祭祀是有一定危险性的,距离脚下的火坑只有半只脚的间隙,一个不小心就会掉入火堆中被烈火焚身而死。
    鼓声时快时慢,伴随着祭司们的舞蹈与唱词,让这场看似荒唐的祭祀显得无比神圣,祭祀在上古先民心中是一件无比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亵渎。
    杨浩也曾说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即便杨浩有着现代人的思想与灵魂,他也不能强行废除这种迷行的行为。
    “妖邪散!”
    大祭司站在祭台上,神色癫狂的高呼着。
    “咚咚!”
    鼓声响起。
    “驱邪祟!”
    另外几名拿着一串鞭炮来到祭台前,交给大祭司。
    接过鞭炮,大祭司从一旁的火堆种点燃火把,将鞭炮点燃。
    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大祭司接过祭司手中用象牙制成的法器,恭敬朝四方拜了拜。
    口中念念有词了几声,双手高举道:“诸神赐福,为大王驱除邪祟。拜!”
    “驱邪祟!拜!”
    “驱邪祟!拜!”
    。。。。。。。
    这一声声驱邪祟在士兵的传递中,传到了祭台之外的百姓耳中。
    百姓们对着天空高呼着驱邪祟,看上去无比的虔诚。
    即便是什么也不懂的孩童,也被各自的父母按着叩拜不止。
    身在王宫中的杨浩,听着这一声声祈祷,有些哭笑不得。
    经过几天的修养,他的身体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不出意外,再过个两三天也就痊愈了。
    “哎!无知啊!”
    杨浩摇了摇头。
    女娇拿着一件熊皮大衣为杨浩披上,看了看宫外的方向,道:“大王,外面冷,还是进屋吧。”
    杨浩道:“无妨,今日阳光不错,出来晒一晒对身体有好处。”
    女娇闻言道:“那奴让人热些饮品过来,为大王暖暖身子。”
    杨浩到:“不用了,来!你坐下!”
    女娇依言坐到杨浩身边,道:“大王有何吩咐么?”
    “志儿过了年已经两岁了,你如今又有了身孕,我想等到夏日之时,让志开始学习知识了。”
    杨浩柔声道。
    “奴听大王的安排。”
    杨浩点点头:“志乃长子,作为兄长必须为他的弟妹们做出表率,你身为他的母亲定要以身作则,切不可教他一些老七八糟的东西。”
    女娇闻言脸色一白,跪下道:“大王,奴定好生教导志儿。”
    杨浩道:“你先起来吧!”
    女娇坐在马扎上有些坐立不安。
    杨浩沉声道:“我直到你在想什么,你与蒹葭都是吾之妻,都是吾大齐地位最高的女人,我希望你们只见能够为我管好这王宫,我不希望看到一些乱八遭的事情。
    蒹葭性格温婉,不喜争斗,而你性格刚强好胜,我希望你能将你的优点用在教育王子一事之上。
    吾还没有老糊涂,你们想什么我都知道,是否争宠在我心中的地位都不会有什么改变。
    我只能告诉你一句话,母凭子贵,你好好体会吧。
    ”
    女娇此刻只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透明人一般,在杨浩眼中根本没有任何秘密可言,脑海中回荡这杨浩的那一句话。
    她心中有很多疑惑想要问问杨浩,却发现杨浩已经靠在摇椅上假寐起来。
    只能轻声道:“奴记下了。”
    “咚咚!咚咚!”
    王宫外的鼓声还在继续,祭祀持续了大半天的时间,为了将祭祀的效果发挥最大,大祭司向朝中大佬们提议,让全城斋戒一天,这一天内不得有杀生食肉的行为,这种做法类似于后世儒家用浩然正气对抗妖魔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处。
    官员与百姓们自然没什么意见,不吃肉自己不会死,更何况普通人十天半个月能吃到一次肉就不错了,这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如果这样能让他们的大王康复,好起来后再次领导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付出的代价是在太低了。
    不知到是不是巧合,今日的祭祀活动正好是齐历中的元月十五。
    即便是杨浩都没有料到,自己的第一次生重病,却为大齐带来了第二个节日。
    这一天,在后世的齐国中慢慢的演变成了一个祈福的节日,后世称之为上元祈福节,简称上元节。
    数天之后,杨浩的身体果然恢复了健康,在大臣们恭贺的声音中,杨浩只能别扭无比的赏赐了礼部的那些祭司们。
    并发出公文表达自己对百姓们的感激。
    而这次的生病也让他彻底的意识到了医学发展的重要性。
    杨浩决定成了太医院,专门为齐国培养大夫。
    命少炎从户部拨出一笔巨款,并让工部派出人手,在长安城择地建造太医院。
    太医院的官员不问政事,官职的大小全凭医术的高低,医术高者享受地位和丰厚的物质资源,想要往上爬的唯一途径就是提升自己的医术。
    杨浩还为太医院定下了一个奖励制度,只要每研究出一种疾病的治疗办法,便赏赐一定钱财作为奖励。
    如果有人能够研究出五种以上有效的药方,则赐特质的勋章一枚,并封男爵称号。
    杨浩这一次是被自己吓到了,给出的奖励不可未不重,如今整个齐国拥有爵位的人还不到一手之数。
    可想而知,如此重赏之下,定会对齐国的医学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说不定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类似神农一般的人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