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古当大王》第一百三十章 新城

    三朡城。
    城头上,太极八卦旗在风中猎猎飞舞。
    杨浩带着一众官员现在城门前,看着民夫们吃力的将一块沉重的木板拽上城墙。
    在一番忙碌之后,宽大的木板被固定到了城门上。
    只见上面刻着两个黑色苍劲有力的大字,长安!
    杨浩当然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不是后世的陕西,最有可能的是河南或者山东一带。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挪用后世的城市名字,有什么此剽窃更简单的事情呢。
    更何况长安这个名字很是吉祥,他也希望,大齐部落新的都城,能够永远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首领,这长安二字,当真不错,比那什么狗屁的三朡名字强多了。”
    朔相嘿嘿笑道。
    杨浩点点头道:“我希望我族能像这两个所代表的含义那样,为世人带来安宁,希望世上再无战乱。”
    “唉,首领的设想恐怕很难实现啊,如今我们废除了奴隶,可以说是与所有的势力处于敌对状态,想要长安难啊!”
    寅叹了口气。
    朔相闻言,瞪着牛眼道:“狗日的,怕它们做甚,三朡国都被咱们干翻了,现在吾族兵力和战马此之前强大那么多,谁要是敢招惹咱们,就把他们脑袋砍下来,挂在城头上。”
    寅嘴角抽了抽,对于这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他不打算和他争论什么,到头来只能气着自己。
    杨浩笑道:“敌对就敌对吧,我们虽然在制度上和其余部落不同,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敌人有时候也会成为盟友。
    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吾大齐立族之根本,就是推翻整个世界,让世人安宁的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不仅是为了我们,也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敌人能成为盟友?”
    寅有些不信。
    杨浩笑道:“我们现在的位置很是特殊,东边是有穷氏,有仍氏,南边是有莘氏,这三族都是夏后亲族,是我们的主要敌人。
    但是别忘了,东边距离我们不远却是东夷诸部,我们目前可没有和他们起过任何冲突。
    这东夷虽然和夏族亲近,但他们那边如何比的上中原土地富饶,我不信他们没有觊觎之心,只要我们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在给予他们些许的好处,东夷这些部落,应该会很愿意和我们结盟,即便这种结盟无法公开,但对我们来说已然足矣。”
    听了杨浩解释,众人顿时一脸恍然,心中更是对杨浩这种将天下大势,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的能力敬佩不已。
    “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派人去暗中联络东夷。”
    浮沉声道。
    杨浩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在东夷的眼中,我们现在还没有资格和他们合作,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积攒自己的实力。
    我们灭了三朡,夏族不会没有动静,我们现在只有等。”
    “首领夏族会不会调集万族大军讨伐吾族,那样我们根本顶不住啊!”
    少炎不由得担忧道。
    “呵,就算是夏启想这么做,他也没有这个实力,如果姜相说的是真的,夏族讨伐有扈一役,一定是消耗了颇多粮草物资,再来一次这种规模的战争,恐怕灭了我们,他夏启的脑袋就得先掉下来。
    夏启此人野心勃勃,杀死益,本就有很多人不服于他,在劳师远征,不会有几个同意的。
    而且我们也不是有扈氏那种大族,没有必要派那么多人过来。
    这一点是我们的优势,他们轻视我们,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
    只要我们正面击退了夏族来犯之敌,就有了和他们谈判的能力。
    ”
    杨浩的一番长篇大论,说的众人大开眼界,原本迷雾重重的世界,在这番解说之下,顿时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嘿嘿,现在我们可是有百余战马,到时候定会让姒启那小儿吓一条,最好这小儿能亲自过来,将其捉住,吾到想看看一剑下去,这所谓的后会不会疼,会不会流血。”
    力央沉声道。
    寒风吹过,杨浩打了个哆嗦,看了看城门上方的长安两个打字。
    “好了,都散了吧,过几天就要开始征兵了,军队那边要重视起来,那些小族也要让他们出人,每五名男丁中抽出一人来,这一次军队的规模要扩充到一千人。”
    提到扩军这件事,最为开心的就是一众军官了。
    这意味着,他们的官职又能往上升一升了。
    官职的提升不止是兵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待遇的提升。
    大齐不是私兵制,所有的军队都直接听命余杨浩,将领只是代为管理而已,并且即将实行的军饷制度,杨浩也不准备让这些将领来进行。
    只要将粮饷和军械,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杨浩就不怕有人脑袋一热造自己的反。
    军权只有留在自己的手中才最保险,别看杨浩始终对这些将领一幅推心置腹的样子,在他的心里,可是无比提防着这些人。
    这些将领目前是什么也不懂,但他们也不是傻子,随着将来的战争越来越多,他们这些个学生翅膀总会有硬的那么一天。
    如果不提早做好防备,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努力了一辈子,到最后让人一刀咔嚓了。
    坐在这个位置上,杨浩闲暇之余也会想到历史上的那些开国君主。
    诸如刘邦,朱元璋这二位,当了皇帝后,对和自己打天下的兄弟,挥起屠刀的很辣。
    杨浩有些理解他们的做法,但是他不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既然不想对这些熟悉的面孔挥舞屠刀,杨浩只能从军队制度上着手,从一开始就将佣兵自重的苗头给断掉。
    但是杨浩前世并不是军迷,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一点点的来摸索,好在大齐部落一切都是新的,还有时间留给他。
    人群散去,黄昏下的长安城,静静的矗立在那里,如同一个巨人,默默的注视着生活在它的身上的渺小人类,见证着一幕幕人间悲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