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风华》第二百四十六章 小东北

    《枪炮玫瑰》的主要演员一共有五个,周瑾演的小东北,陶泓演的芳蝶,宋怡演的顾茜茜,郭涛演的疯爹。
    以及,山崎经二演的鸟山幸之助。
    虽然小东北才是《枪炮玫瑰》的第一男主,但周瑾刷完一遍剧本后,却觉得鸟山这个鬼子军官要更加出彩。
    就如同《无耻混蛋》里那个罗里吧嗦的**军官一样,鸟山同样的磨叽、阴毒,还有一点变态的神经质。
    不得不说,这样的大反派,是很有魅力的。
    相对而言,小东北从一开始的小混混,逐渐成长为后来的救国英雄,这种成长如果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不仅不会出彩,甚至还会招来观众的反感。
    果然,男一号不是那么好做的啊。
    原时空的雷嘉音,演技也不差,可《黄金大劫案》上映完了,他还是没什么名气,估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的。
    周瑾自然不想重蹈他的覆辙,就只好在小东北的人设上再动动脑筋。
    宁皓曾将小东北归纳为四种类型:小痞子,窝囊废,情圣,和大英雄。
    所以整部《枪炮玫瑰》就是一个小痞子的成长史,他不能无所事事,他应该像课本里的英雄一样,去为国牺牲。
    到最后,小东北失去了爱情,失去了友情,也失去了亲情,他终于成为了一个教科书式的大英雄。
    这样的成长,观众能喜欢那就出了鬼了。
    周瑾琢磨许久,觉得还是按自己的想法来比较好。
    在剧本里,小东北虽然身在底层,但不仅会认字,会开车,而且还灵活胆大。
    无论是面对枪炮,还是面对玫瑰,都能游刃有余。
    这样的人物不该是小痞子,也不该是大英雄,他更像是韦小宝——
    一个重情重义的小混混,被莫名地卷入了大时代。
    在电影的最后,小东北拉着一车王水去炸金库,如果当成大英雄的牺牲,未免显得太过伟光正。
    可要是说成一个懵懂的小混混,一意孤行地去复仇,也许会有些悲壮?
    因为观众对英雄总是吹毛求疵,而对混混,则就宽容得多。
    只是,一个小混混该怎么撑起一部电影,还能让观众喜欢上他呢?
    周瑾的压力还是有些大。
    ……
    六月中旬,拍完定妆照,开完发布会,《枪炮玫瑰》总算是开机了。
    和《无人区》里的实地取景不同,《枪炮玫瑰》选择了在影棚里搭景,部分镜头还采用了绿幕拍摄。
    可能是因为影视圈里,被绿的太多了,所以影视剧里一般很少出现绿色。
    这样的话,让演员在一块绿幕前表演,做后期的时候,就很容易将人物从绿幕里抠出来,去和设计好的背景进行合成。
    如此一来,便极大地提升了拍摄的效率。
    宋怡还是第一次接触绿幕,来到片场后,就兴致勃勃地在绿幕前晃来晃去,觉得特新奇。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这满眼的绿色,像极了爱情的样子?”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她背后响起。
    都不用回头,她都知道肯定是那个家伙来了。
    “又胡说了,”宋怡转过来,满脸都是笑容,“哎,你这衣服不错啊。”
    只见周瑾头戴鸭舌帽,松松垮垮地披着件夹克衫,内衬一件蓝色条纹衫,最奇葩的是下半身那条喇叭裤。
    整个人往那一站,没有半点玉树临风,活脱脱的一个小混混。
    周瑾把帽子qiu下来扇扇风,“还敢跟我贫,知道我干啥的不?”
    宋怡抿嘴一笑,“不知道。”
    “我大名叫爸爸,快,叫爸爸。”
    “不叫,就不叫……”
    俩人正扯淡间,只见一个脑袋大、脖子粗的帅哥就走了过来,“你们好啊。”
    周瑾顿时乐了,“范老师好,您这是厨师不当了,改行做神父?”
    “我也就是混口饭吃嘛,”范炜很和气地笑笑。
    自从那几年的春晚过后,范炜就火遍了大江南北,但除了小品,他最拿手的其实是文艺电影。
    周瑾之前拉片的时候,就觉得范炜在《耳朵大有福》里的表现,拿个影帝都不过分。
    “待会还得请您多指教,您看看我这个台词,该怎么说才搞笑一点?”周瑾遇到了这个等级的大神,自然得虚心请教了。
    今天拍的第一场戏,就是他们俩的对手戏,全程不见面,隔着一道木墙,交流全靠台词。
    “指教可不敢当,咱们就交流一下嘛,”到了范炜这个级数,他就不太在乎钱,最看重的是个面儿。
    周瑾姿态放得低,给足他面子了,俩人倒是能聊一块去。
    宋怡静静站在一旁不说话,看着刚刚还是个混混的周瑾,这会儿又变小学生了,觉得更新奇。
    过了一会儿,场景和灯光什么的都搞定得差不多了,副导演黄子正跑过来叫人,“我缩,二位爷啊,您还聊个嘛,都等着呢。”
    “催个嘛,介就来了,”周瑾学了一句。
    “呵,你这语言能力很强啊,”范炜笑着赞了一声,“东北话也这么学的?”
    周瑾粗着嗓子道:“哈,东北话还用xiao?不xiao也会啊。”
    “哈哈……”
    两人说笑间,跟着黄子入场。
    “预备,action!”
    只见一片绿油油的场景里,范厨师带着副套袖上场,用钥匙打开了教堂里的功德箱。
    里面散乱放着几个铜板和毛票,以及一张白条:欠上帝五元。
    “呵……讲究。”
    范大厨无奈地笑笑,就听门口的忏悔室里,响起了敲门声。
    “来了,来了啊,”范炜套上神父的衣服,抓着米袋,一溜小跑进了忏悔室,“抓紧唠吧兄弟,我还得上街买米去呢。”
    周瑾坐在另一边,两人隔着道木墙,看不见人,只听得到声音,“神父啊,我有个事情整不明白。”
    “嗯,抓紧唠吧,”范炜的声音从另一面传来。
    “你说这兵荒马乱,国难当头,咱们作为华夏子孙,是不是得赶点什么啥?”周瑾故意提高了声音。
    “兄弟,这个小声点唠……”范炜吓了一跳,压着嗓子道,“……这个您是干啥的?我能干啥啊?”
    “我是干啥的?好,那我说一句,你xiao一句,”周瑾的声音低沉起来。
    “啊?”
    “我说一句,你xiao一句,明白吗?”周瑾拿着那根破烟杆子,从木墙的缝里捅了过去。
    “……明白,”范炜的声音传了过来,听着有些惶恐。
    拍戏是需要互相配合的,以往周瑾都是靠眼神、靠动作、靠表情去表达。
    这回他和范炜互相看不见了,只能通过声音去传递情绪,倒是新鲜得很。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周瑾沉声念着。
    范炜跟着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驱逐倭寇还我中华……”
    “驱逐倭寇还我中华……”
    “我是干啥的整明白没?”
    “我是干啥的整明白没?”
    “这句不用学。”
    范炜顿了下,“你是救国会的。”
    “救国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力我出了,钱,咋办?”周瑾把手伸了过去。
    小东北混混一个,打着救国的名头,纯粹是为了骗钱。
    “哦,哦~”范炜顿时明白过来,把刚刚拿的那点毛票和铜板一起放到周瑾手上。
    周瑾捏了捏,觉得分量不够,“你扣啊,糊弄革*命啊?”
    “再有就是白条了,现在,现在都不信我们了,都信天皇了,”范炜的声音都是无奈和局促。
    不是他糊弄革*命,而是现在的人糊弄上帝啊。
    “哼,”周瑾不满地轻哼一声,顺手将范炜手里的米袋子拎走,“转过去,念经!”
    “起初,是神创造天地……”
    “大点声儿!”周瑾将破烟袋杆杵他背上,“你敢听,它就响!”
    “起初,是神创造天地,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范炜哆哆嗦嗦地念着圣经。
    “噗嗤……”宋怡站在场外,忍不住一笑,然后又飞快地捂住嘴。
    这也太逗了吧。
    这一场戏周瑾和范炜是在木屋里完成的,她站在场外根本看不见人脸,但只听声音,还是觉得很好笑。
    周瑾也深有同感。
    尤其是范炜那带着点口音的普通话,一本正经地念着圣经,莫名就很有幽默感。
    论起台词功底,周瑾不算太差,但和这个级别的高手比起来,他还真差得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