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风华》第二百一十四章 囧囧囧首映

    不贪心却很拼命的刘思思,在床上躺了一天后,就麻溜爬回剧组,继续开工。
    由于感冒还没好利索,人显得有些憔悴,林玉兰就专门把后期若曦心力交瘁的戏份挑出来给她演,倒也相得益彰。
    一个月后。
    周瑾请假离组,远去帝都宣传《人在囧途》。
    他在里面只能算个大配,所以请了三天假,跟着跑跑点映就行了,至于路演还是免了吧。
    宁皓工作室里,几个主创凑一起,都挺兴奋的。
    《夜店》的成功让他们尝到甜头了,就盼着《人在囧途》也能大卖呢。
    甭多,破亿就行。
    黄博穿得西装革履的,上下打量着周瑾,道:“你小子可算回来了啊,不是拍戏嘛,居然还长胖了?”
    周瑾笑道:“架不住剧组伙食好啊,你们呢,这段时间忙什么?”
    “还能忙什么,忙宣传呗,”黄博道:“你没看老徐急得毛都掉光了。”
    周瑾道:“上面的还是下面的?本来就没几根毛,老徐你吃得消吗?”
    一群人大笑,徐争笑骂一声,“去你大爷的,别闹啊,都说正紧的,我们接下来有一场硬仗要打。”
    宁皓在一旁冷不丁道:“爷们打仗什么时候软过?”
    周瑾道:“这话在理,《非诚勿扰2》都能刷下五亿票房,《人在囧途》还能少得了?”
    提起《非诚勿扰2》,几个人都有些沉默。
    因为那是一部让人很无语的电影。
    没人会怀疑《非2》会掀起票房狂潮,因为冯笑刚已经把国内的观众给摸透了。
    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群,被审美惰性和接受惯性所占领和驱使的观众,哪怕是葛大爷在荧幕上晃悠下脚丫子,都够他们乐的。
    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什么,他就拍什么,而是他拍什么,人民群众就喜闻乐见什么。
    如果说江文是站着把钱挣了,那么冯笑刚就是躺着把钱挣了,还别不服,这份本事也就他一个人有。
    面对这样一个市场环境,几个老男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虽然他们没有贾樟柯、娄烨那些人对电影的赤忱,也没有江文站着还把钱赚了的能耐,但总不至于像冯裤子那样去糊弄观众。
    《人在囧途》不算一部好电影,现实类题材,虽然比不了《落叶归根》那样的深度,但却更加搞笑。
    当天晚上,安排了一个影院办首映礼,出席的除了那几个家伙,还有赶过来的黄小磊和李小鹿。
    《人在囧途》拢共就八百万投资,除了网络预热以外,徐争也没搞其他宣传。
    但是凭借宁皓监制,徐争、黄博主演这几块招牌,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疯狂的石头》,底下的观众和影评人们都挺期待的。
    徐争拿个话筒跑上台,道:“我们一共准备了八十个笑点,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大家直接看片吧,好不好笑,看就知道了。”
    底下稀稀拉拉地响起掌声,伴随着熟悉的音效和那条丑丑的龙标,电影开始。
    荧幕里,戴着假发的徐争人模狗样地吃着西餐,面前坐着三个黑西装。
    “认识你们,使我相信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也许是上天早就注定,冥冥之中牵引我们一起走过。”
    看起来很深情,可徐争话风一转,“现在我想说的是,我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啊,全国动漫市场这么火爆,你们居然拿出这样的业绩给我看?”
    “你的智商真的很提神!”
    “小张你还是很有进步的,去年你是弱智,今年晋级为愚蠢了!”
    “关于你,我一直觉得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吸引人,一种是长得很漂亮的人,还有一种就是你……”
    镜头切到一个长头发扎辫子的大哥身上,徐争接着道:“谢谢你,让我体会到头发上见识短书一个真理,春节以后你不用来上班了!”
    “哈哈哈~”观众席里传来笑声。
    简单的几个镜头,几句台词,交代了徐争的身份:小老板,眼高于顶的成功人士。
    后面黄博开始出场,他是一个挤奶工,工厂发不出工资,他便拿上欠条去要账,性格也很鲜明:狡猾中带着淳朴的底层人士。
    两人在机场相遇了。
    “我这是去长*沙的吗?”
    “是的。”
    “那我这是站票还是坐票?”
    “哈哈~”这次笑声更热烈了一点。
    “服务员,你把窗户打开透透气呗。”
    “服务员,你让飞机停一下,我不想坐了。”
    得益于黄博身上那独特的气质,配合上这些傻逼的台词,观众一点也不觉得尴尬,反而看着他就想乐。
    这样的气质功底,估计也只有后来的尼古拉斯赵四,可以与之媲美了。
    至于现在,不说垄断吧,那真的是被黄博捏的死死的。
    什么,你问什么叫气质?
    牌子,班尼路!
    这特么就叫气质。
    周瑾也跟着乐,他上辈子就看过王保强版的,没想到黄博演出来的,居然也这么可乐。
    趁着电影院里的黑暗,他反手锤了黄博一拳,小声道:“就你刚刚这一段,咱们破亿有望了。”
    黄博也龇着牙乐,“我负责一亿,老徐负责一亿,起码也得两个亿吧?”
    影片还在继续,因为黄博的乌鸦嘴,飞机航班取消,他们只好转坐火车。
    “人多不多?哎,你知道什么叫春运吗?来,我给你听听……”
    徐争挤在候车室里拿着手机一亮,婴儿的哭闹声,妇女的说笑声,老爷们的呜呜喳喳声,嗡嗡地直接钻进了观众的脑子里。
    这特么才是真实的春运!
    每年数亿人口,在短短几十天内,靠着铁路和公路,完成千上万里的大流动。
    至于飞机,在2010年,还只是小部分人的出行手段而已。
    直到这一刻,观众才明白过来,《人在囧途》除了搞笑,还折射出了春运最真实的一面。
    看着徐争买黄牛票,在车厢里挤出一条血路,乘务员推着小推车,“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来,腿让一下了啊……”
    观众笑尿的同时,无一不感同身受。
    什么叫接地气,这就是接地气!
    徐争一个大陆人,对春运的理解和把握,远不是历史上那个香江导演能比的。
    一个影评人在本子上默默记下了这样一笔:
    一个好故事加上两个好演员,《人在囧途》才是这个贺岁档,最大的黑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