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相公》第2162章 颜如玉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古往今来,劝人学习的文章啊,诗词很多,但要说最为出名,最为能够鼓动士子之心的,恐怕就要属这么一首诗了。
    这首诗是宋朝真宗皇帝所写,目的是要激励百姓读书学习。
    虽然这首诗看起来有点俗气,但却也最是附和一些人的情况啊。
    秦天在思虑过后,便把这首诗写下来交给了马周,要他将这首诗在整个西凉传开,让各地官员,对那些家里有适龄孩子的人进行沟通,务必要让他们将家里的孩子送到学堂来上学。
    西凉的天气很热,在种上庄稼之后,农忙的时节已经过去了。
    真的要忙的话,恐怕要等到秋天。
    若是以前,农闲的时候,这些百姓可能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了,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西凉的煤矿啊,以及一些水泥厂什么的,都在招工。
    很多百姓都比较热衷在这个时候,去工厂里做工,然后赚一些钱财来。
    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赚的这些钱财,可却让他们的日子改善一些。
    老李家有两个儿子,都已经七八岁了,老李若是去做工的话,家里就只剩下一个婆娘和两个儿子,以及一个老母亲,他老母亲的身体不怎么好,全靠自家婆娘照顾。
    所以家里的很多事情,最后就都落到了两个孩子身上。
    对于此,老李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男孩子嘛,本来就是要负担起家里的重担的,而且他们也没有什么事,家里的家务交给他们也是正常。
    可最近,他们村里有一首诗传的特别厉害。
    这天,他们一群人聚集在了一起,被围住的是他们村里的一个文化人。
    所谓的文化人,就是认识字的。
    “老张头,你说这传的这么厉害的诗,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是啊,这书中有这个有那个的,怎么就有了呢?”
    “…………”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老张头到底读过书,样貌比其他人要白嫩一些。
    被众人询问,浅浅一笑,道:“这首诗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并非说书里有什么,而是说很多东西,你都可以通过读书来获得,这人读了书之后啊,就会变的聪明,做生意的头脑都要比别人好,这读了书的人啊,腹有诗书气自华啊,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气质好,你看那些做官的,他们都是有学问的人,他们的气势跟我们这些人比起来,就要好很多嘛,这些都是读书读出来的……”
    老张头嘀嘀咕咕的说了一通,老李听着,心里就有点晃动了,前几天县衙派人来让他的儿子去学堂学习,他觉得学习没有用,还不如在家放羊,所以就没有同意。
    可现在听老张头这样解释,他突然觉得好有道理啊,要是自己的儿子读书了,以后就会聪明啊,这人聪明了,做生意也能赚钱。
    你看他自己,大字不认识一个,脑袋也笨,只能做苦力,可那些商人,脑子灵活啊,把这东西一卖,就赚了好多好多钱,有时候他看着,心里挺羡慕的。
    还有这颜如玉。
    他老李样貌其实是不差的,可就是没什么学问,到了三十几岁,才终于讨了一个老婆,可这老婆的摸样,实在是不敢恭维啊,要是自己读书认字了,恐怕早早的就能够娶一个老婆了吧?
    自己可是有两个儿子的人啊,难道要他们以后走自己的老路,也讨不到老婆吗?
    那他们老李家岂不是要断子绝孙。
    一想到这里,老李浑身就感到一阵后怕,断子绝孙啊,太恐怖了,很恐怖。
    所以他也懒得听老张头继续在这里将什么黄金屋啥的,连忙便急匆匆跑了回去。
    “上学,你们两个人都去上学。”
    老李在家可是很说得上话的,他说要上学,可没有人敢反对,反正不要钱,干嘛不去?
    老李家的两个孩子就这样去上学了。
    这首诗在西凉传播,再加上一些地方官员的劝道,基本上很多适龄孩童都入学了,毕竟,他们这些做父母的,都是有些贪图未来之利的。
    若是读书没有用,他们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浪费时间去入学,可如果让他们知道,读书能够改变孩子的未来,改变他们的命运,那他们还会拒绝吗?
    人都是趋利的啊,人也都有私心,很多时候,讲大道理没有用,让他们知道读书能够带来好处就行了,如此一来,教育这件事情,也就好做多了。
    一个盛夏,西凉各处都兴起了读书人,而凉州城这边,更是不用多说了。
    来西凉学院报名的人,可以说是排了很长的队的,最后,西凉书院开学的时候,有三千五百多人入学。
    这个数字,可以说是十分庞大的了。
    三千多人啊,大唐那个书院里面,能有三千多人?
    当然,这三千人的质量什么的,肯定是不能跟其他书院的人比的,其他书院的学生,很多其实都已经算是秀才了,就算不是秀才,他们也差不多要去进行乡试,去考秀才了。
    他们的年龄也都比较大,已经到了弱冠的年纪,他们的学识也都是可以的。
    而西凉书院这边,真正学识可以,达到了秀才级别的,可能也就百十来人,其他更多的人,都属于启蒙的阶段,就算有人已经认识字了,但很多书籍都没有读过。
    如果大唐的其他书院是大学的话,那西凉书院,只能算是一个小学家初中。
    不过,秦天并不在意这个,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只要给西凉几年时间,这些人都可以慢慢的达到其他书院的水平啊。
    而到了那个时候,西凉书院可就不是其他书院能比的了。
    教育这件事情,必须慢慢来才行。
    任何急功近利的事情,都是不行的。
    盛夏来临,孩子开始上学,西凉书院也就渐渐的进入到了正轨当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