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先声夺人》第四十五章 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

    林淼认识胡剑慧。!
    这位20年后的胡市长,此时年轻的样子——
    嗯……还不如老了之后好看呢……
    “谢谢阿姨。”林淼卖着萌,接过杯子。
    鲁建波不由笑了,道“叫阿姨这么亲热,看我爱理不理的样子,看不起我啊?”
    林淼没回话,而是看了看胡剑慧。
    胡剑慧真的反应极快,马跟林淼介绍道“孩子,这个伯伯可是很厉害的人哦!你知道《东瓯日报》吗?”
    林淼一脸乖巧地点点头。
    胡剑慧笑着继续道“这个伯伯是《东瓯日报》专门负责学作品审核的专业编辑,而且他还是咱们瓯城区的作协主席,是整个东瓯市的联副主席。”
    这么牛逼?
    林淼这下不禁对这个年猥琐男有点刮目相看了。
    林国荣更是立马对鲁建波肃然起敬。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这么个看起来又穷又酸还扎根小辫跟个乞丐头子似的家伙,居然还是市联副主席?
    “伯伯,咱们抓紧时间吧。”林淼一下从沙发跳起来,瞬间战斗力满满的样子。
    鲁建波都愣了。
    现在的孩子,都这么势利得这么光明磊落了吗……
    不对,也有可能是家教有问题……
    鲁建波转头看林国荣,却意外地发现,林国荣正用无崇敬的目光看着他。
    那仿佛是在看重点大学顶尖学者一般的目光,让鲁建波感到无受用。
    于是鲁某人立马又改变了想法,斩钉截铁地想“不可能,有这么尊重知识分子的家长,这个孩子的家教绝对不会有问题!”
    “伯伯,用我写这篇章的风格来一段是吗?”
    林淼从林国荣抽屉里找出一支圆珠笔和一本便笺,打断了鲁建波一厢情愿的遐想。
    “哦!是,是,用这个风格。”鲁建波回过神来,连声应道,然后又忍不住多嘴了一句,“怎么,你还能用别的字风格来写吗?”
    林淼很嚣张地笑道“切换风是基本功嘛!你看哪个大作家会在字细活瞎纠结,刚入行的小作家才对字技巧穷讲究呢!”
    这话见仁见智,胡剑慧听得两眼一亮,鲁建波却保留意见。
    因为很不巧,鲁建波本人是那种工于字细活的类型,非要在“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之间找到答案的那种。
    不过反过来讲,林淼这话也算不得大话。
    凡在领导身边干过较长时间秘工作的人,大抵都会有这么种共同的想法——其实在写章这件事情,采本身并不重要。写章最重要的技巧,是能用最简练的词句把章的意思表达清楚。而在这份字技巧之,更更更重要的,则又莫过于摸清领导的喜好和想法。但凡这世真正能产生价值的章,从来都是为别人而写,而并非为自己而写。一个人如果有了这样的意识,再去纠结字细节,真的没什么意义了。
    更不用说,在经年累月的现代八股的锤炼下,像林淼这种本来基本功扎实的字工作者,早已经将玩字的技巧,变成了近乎于本能的生活方式。这些连机关公都能写得花团锦簇,但却又麻木到生不出丝毫成感的人,以后无论再写什么,都是要什么风能给什么风,一掴一掌血,一鞭一条痕。
    林淼拿起笔来,略微思考了一两分钟,想到点什么东西,飞快下笔,笔落词来。
    鲁建波悄默声地走到林淼身后看着,眼见着这么小的孩子,刷刷写下一手流畅而隽秀的行楷,心里的震惊简直难以形容。
    再看他所写的内容,第一句话寥寥几个短句,清楚地将一个旧而温馨、闹而有序的市井小院的轮廓勾勒出来,用词简洁却不落俗套,且行速度之快,简直像是背过的一样。可是鲁建波自忖他读过的书少说也有一屋子了,然而以他的阅读量,却从未读到过像这样描写瓯城区旧城小院的散。
    这么说来,可能性也只剩一个了。
    眼前的这个小孩,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鲁建波难掩激动的心情,不等林淼写完,连忙对林国荣道“老林,你抓紧让孩子把这本书写出来,我们报业集团下面有自己的出版社,等孩子完稿了,到时候我保证帮你们出版!”
    林国荣听到鲁建波打的包票,整个人都颤抖了。
    我儿子要出书了啊!读书读到第三代,终于特么读成化人了!光宗耀祖啊!!
    胡剑慧倒不至于这么激动,她笑着打趣林国荣道“老林,你这生儿子的本事不错嘛,生了个神童出来,头奖了!我要是有这么个儿子,你给我100万我都不换。”
    话音刚落,林淼想都不想,直接扔笔喊“妈!”
    胡剑慧瞬间笑容凝固。
    这一刻,全世界都安静了。
    ……
    半个小时后,阴沉了一整天的瓯城区,终于开出了和煦的夕阳。
    林淼跟着林国荣和胡剑慧走到大马路旁,先把鲁建波送了车。
    胡剑慧晚还要留下来值夜班,她蹲下来摸了摸林淼的头,笑得很开心道“淼淼,以后要常来姨姨家里玩啊,姨姨家有个小妹妹,明年也要小学了。”
    林淼重重点头,装嗲卖乖道“嗯!我放寒假了去找妹妹玩!”
    虽然靠厚颜无耻并没能认来一个强力的干妈,但能给胡剑慧这位未来的副市长留下深刻印象,对将来还是很有好处的。
    胡剑慧站起身来,又微笑着对林国荣道“老林,你先带孩子回家吧,晚有事我再打你传呼。”
    林国荣也不客气,当即拦下一辆三轮车,心情大好地坐了去。
    父子俩这会儿已经不需要再急着去少年宫报名了。
    方才鲁建波一个电话,把少年宫的钢琴课名额拿了下来。
    而这个电话本身不算什么,关键是少年宫的负责人看在他鲁建波“东瓯市联副主席”的面子,直接在电话里免掉了林淼一整个学年的学费,还很客气地表示“孩子愿意来好”,足足给林国荣省掉了2000大洋。
    林淼坐在快速向前的三轮车,看着面前奋力骑行的车夫的背影,看着路两旁嬉闹的孩子,心十分感慨。
    少年宫,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还是属于关系户们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