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郎》139、夕阳(上))

    我愣了愣,面上一烫。
    抬眼看向公子, 只见他看着我, 神色自然, 双目清澄, 仿佛他问出的不过是个极其单纯的问题。
    我犹豫了一下,觉得既然他这般思无邪的正经模样,我也不好似个时时惦记着占便宜的女流氓。虽然他前不久已经跟我表明了心意,但该有的矜持还须有。于是, 我也摆出仿佛十分单纯的神色, 半试探半认真道:“客舍里还有一处院子空着, 就在不远,公子若不嫌弃, 我让人收拾收拾便可住。”
    公子沉吟, 摇头:“不必。”
    我的心几乎停了一下。
    只听公子道:“这客舍之中人来人往,难免眼杂。你既然日后还要在此处隐姓埋名, 便不可太引人注目。今日之事,必已引人议论, 为免节外生枝,不若让柏隆另寻一个住处, 我宿到别处。”
    我愣住。
    再看向公子, 只见他并无玩笑之色。没想到, 他真的是在考虑宿在何处的事,且乃是出于大计,为我设身处地所想, 心思细密。
    我着实有些惭愧。因为他说得着实不错,而这些,本该是由我去想。但我只顾着乱想些不三不四的……心底叹口气,我果然是个女流氓。
    让柏隆去寻别的住处,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那样被外人看在眼里,难免又要引起对公子的诸多猜测,且我与柏隆不熟,并不想让他插手我和公子的事。
    我想了想,道:“也不必县长出面,我除了这万安馆,还有一个去处,不过屋舍比万安馆粗陋许多。”
    “哦?”公子道,“那有何妨,是何处?”
    我笑笑:“公子可住过海边?”
    时值午后,天色还不算晚。与公子商定之后,我即刻准备起来。
    要做的事并不多。海边的屋宅那边备有我的衣裳和日常用物,我不必收拾,主要是公子的。我将柏隆送来的衣裳挑了几身,叠好用包袱装了,便算收拾妥当。
    转头再回内室里,却见公子已经穿戴好。他不仅将我方才给他挑的一身新衣穿上,腰带玉佩等物什也都佩好了,且衣褶也拉扯得匀称,我转着他看了看,竟没有须得我再动手的地方。
    我惊诧不已。要知道在从前,公子要是自己动手,有时连腰带都会系反,没有哪次不是又要我亲手给他摆弄许久。
    “公子如今都是自己更衣?”我问。
    “嗯。”公子道。
    “为何?”
    公子一脸理所当然:“不过更衣而已,何须假他人之手?”
    我:“……”
    “公子离开桓府之后,身边何人伺候?”我又问。
    “青玄。”
    我就知道是他。
    再看看公子的头发,应该也是他自己梳起来的,不过手艺实在让人难以恭维。
    “公子平日也是自己梳头?”我又好奇问道。
    “青玄替我梳。”公子说罢,又道,“他能做好这一样已经不错了。”
    我忍俊不禁,拉着公子在镜前坐下,将他的头发拆开,给他重新束起。
    他的头发仍是从前那样,乌黑而光滑,只是并不细幼,颇有韧性,要想自己梳好并不是太容易。不过当我将它们握在手中,许多往事倏而涌现起来,心中不禁生出些感慨。
    虽然与公子分别了三年,但此事我仍然可上手即来。正当我熟稔地将他的头发梳好束起,公子忽而道:“那墙上这般空,怎不挂上些字画?”
    我抬眼,只见他说的是不远处的那片白墙。
    “原本想挂的,可海盐太小,买不到好看的。”我说。
    公子在镜中看着我:“我赠你的那些字呢?裱起来不是正好?”
    我说:“不好。”
    “为何?”
    “挂在墙上落灰虫蛀的,公子的那些字贵得很,岂非浪费。”
    公子:“……”
    “这么说,你都收起来了?”他似乎颇有兴趣,追问道。
    我看着镜子里,他那微微泛着光的双眸,忽而有些不自在。就像自己平日里深藏着见不得人的小心思突然被人窥见,从而生出些做贼心虚的感觉。
    “嗯。”我含糊地答道。
    “在何处?”
    “就在柜中。”
    “何处柜中?”
    我无奈,只得指了指不远处书案旁的那只小柜:“那里。”
    公子看去,未几,站起身来走过去。
    他将那小柜看了看:“怎还有锁?”
    当然是防着小莺或者什么人一时好奇来染指我的禁脔……
    “当然要锁起来。”我理直气壮,“这客舍中人来人往,若有识货的贼人来偷窃怎么办?”
    公子看着我,唇角弯了弯。
    “钥匙在何处?”他温声问道。
    这模样是要看定了,我只得将钥匙拿出来,递给他。
    公子接过去,将锁打开。
    那些手书仍放在锦筒之中,一只一只,整整齐齐地堆在里面。公子看上去颇为兴致盎然,抽出一只,打开来看。
    “这不是个废稿?”他看着那张手书,讶道,“那时我觉得不好,不是让你拿去烧了?”
    我汗颜。
    “公子觉得不好罢了,我觉得甚好。”我从他手上将那张纸取走,重新卷好装回去,“我那时是怕公子改来改去又觉得这稿好,故而留了下来。”
    公子没搭话,又抽出另外一只。看着上面的字迹,他想了想,又道:“这不是我好几年前为尚书令陈肇的雅会所写的赋?”
    我讪讪:“陈肇不是还未到雅会就倒了么,这赋落款上有名有姓,自然也就作废了。”说罢,我又将那赋拿走,重新装好。
    公子再拿起一只锦筒的时候,我瞥一眼,只觉呼吸凝滞了一下。
    那是那篇蒹葭。
    公子将锦筒打开,待得看到上面的字,目光亦定住。片刻,他看向我。
    我只觉耳根烧灼,忙道:“这可不是我偷偷留下的。”
    公子双眸深深:“我以为它被母亲的那些人搜走了。”
    就算这些手书被搜到了别的地方,我也会拿回来。
    我说:“那时公子让我去收拾衣柜,我便去了。看到这诗,便全都收了起来。”
    公子微笑,未几,目光又落在了锦筒上。这锦筒因为时常被我拿出来,看上去比别的老旧。那张纸也是,虽然我每次看都小心翼翼,但日久天长,难免有些磨旧的痕迹。
    我赧然,唯恐公子发觉我每天都在想着他这样的事,将那手书和锦筒也拿回来,一边重新装好一边说:“天色不早,我等还要到乡间去,须快快动身才是。”
    公子看着我,唇角深深弯起:“好。”
    我要去海边的事,先前已经吩咐下去。我和公子走到马厩里的时候,阿冉已经将马车备好了。
    小莺替我将包袱放到车上,犹豫地问我:“夫人,真的不用我跟着去?”
    这是公子决定的。他说我们总会谈些不能被别人听到的话,若将小莺带了去,难免要避讳,乃是不便。我觉得这话甚是有理,便同意了。
    我说:“近来馆中忙碌,人手匮乏。我不在之时,你可帮帮阿香他们。”
    小莺应一声,未几,她看到公子走过来,红着脸闪到一边。
    公子看了看马车,忽而道:“那叫阿冉的仆人也一道去?”
    我听出了这话里的意思,诧异不已。
    “他要驾车。”我说,“且那处屋舍中没有仆人,若不将阿冉也带上,便连打柴烧火的人也没有了。”
    “有你和我还不可么?”公子道,“我来驾车便是。”
    我:“……”
    公子却一脸自信,不等我多说,径自朝阿冉走过去,对他说了两句话。
    阿冉愣在当下,看向我,一脸不知所措。
    只剩下我和公子,荒郊野地,孤男寡女……我此时的心中已如波浪般翻滚,面上隐隐发烫。
    但我仍摆出镇定又无奈的神色,对阿冉道:“阿冉,便如主公的意思,你留下便是。”
    阿冉应下,仍看着我和公子,满面狐疑。
    待我将周围人都打发了知乎,公子拿起马鞭。看着他坐到车前,我过去,将鞭子从他手中拿过来。
    看着公子诧异的脸,我说:“公子不熟道路,且街上最是人多眼杂,公子驾车更是惹人瞩目,还是坐到车里去吧。”
    车马辚辚出了万安馆,我挑着较为僻静的道路,绕开人多的地方,出了城。
    夕阳已经化作金橘的颜色,堕堕地挂在西边,似乎将要没入群山之中。
    在城外的路上走了一段,行人渐渐稀少。往海边方向的路并不热闹,没多久,路上便只剩下车马行走的声音。
    “霓生,”公子的声音从车中传出来,“外面人少了么?”
    “无人了。”我说。
    身后的车帏被掀开,公子钻了出来。
    我说:“公子出来做甚?”
    公子说:“我想与你一起。”
    这话听得十分顺耳,我心中不由地甜了一下,往旁边挪了挪,让他坐好。
    马车不宽敞,平日只容车夫坐下的地方,如今要坐两个人,有些拥挤。我和公子只得挨着坐在一起,身侧相贴。
    公子全然没有不适之色,坐好之后,自然地将我手中的鞭子接过去,另一手操纵起缰绳来。
    我看着他驭车的架势甚为熟稔,快慢有度,平稳顺遂,全然不是三年前他头一次当驭者时的模样。
    “公子练过驭车?”我忍不住问道。
    “练过几次。”公子淡淡道。
    我知道他练的定然不止几次,这般手艺,若没有下些功夫是定然练不出来的。
    正当我猜测着,公子忽而放下了鞭子,空出手来,一把揽在我的腰上。
    我不禁大窘,热气翻起。
    这时,迎面走来一辆马车,看到上面的人投来暧昧的目光,我忙想将公子的手拉下。
    “做甚?”公子不满道。
    我说:“此处虽是乡间僻野,却可遇到不少人,被看到不好。”
    “有甚不好?”
    “自是怕公子惹人注目太多。”
    “无妨。”公子不以为然,“我连痨病都得过了,还有甚可怕。”
    我:“……”
    方才是谁说唯恐太引人注目,不肯住在万安馆的……
    再看向他,只见那脸上似染着些许夕阳的红光,温煦灼人,却带着一丝得意的笑。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的副标题应该叫霓生的还债之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