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三位数增长(求订阅!)

    “厉害。”
    钟良竖起拇指。
    两杠一。
    在他眼里,已经是很高的级别,过几年,兴许就是两杠二,作为国防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技术型人才,高学历,升起来很快。
    “柔姐,要不让你家那位介绍一个,把顾曼嫁出去。”
    “就是就是。”
    “我不要。”
    “什么不要,你都大四了。”
    “……”
    热热闹闹。
    一顿饭就这么过去了,今后,这样的机会所剩不多,聚一次少一次,都很珍惜。吃完饭,客厅,众人看着还未播出的电视剧。
    “唐青。”
    “嗯?”
    “你这网剧,要是出一个提前卖未播集的功能,肯定赚钱。”钟良忽然道,这部剧,他也在追,但更新日的两集根本不够看。
    “……”
    是个来钱的生意。
    可惜。
    太败人品。
    如此吃相。
    不被骂惨才怪呢,追剧的乐趣都被破坏了,VIP多看已是特权,还花钱看更多,买了会员的人权益如何保证,心里怎能服气?
    “不合适。”
    唐青回答道。
    “要我花一份钱,忍了,两份钱,心有不甘。”丁向阳说道。
    “嗯嗯。”
    “亏你叫这个名字,一点不忠良。”
    “我……”……
    第二天。
    上午。
    “经过半年的连续观测和土质分析,已经完全证实,绿洲拥有改变沙漠和戈壁土质的效果,大家可以看到,左边是原来的沙土。”
    “右边是改造后,已经具有肥力的黏土……”
    央视新闻频道。
    对绿洲的‘加速田’进行了长达十分钟的报道。
    画面中。
    一边黄沙。
    一边郁郁葱葱。
    绵延至天边。
    如此明显的反差,观众们兴奋不已,半年多前,绿洲改造项目开始启动,时间三年,但缅亚环保技术公司赠送加速试验田。
    按照其说的。
    半年。
    就能让沙漠具有种植农作物的肥力。
    现在看来。
    此言不虚。
    “这一周,农业、环保、中科院以及众多专家,对加速试验田项目进行验收,于今日上午验收完毕,结果全部达标,这代表着……”
    又是一番赞颂。
    达标。
    代表三年后。
    华夏的耕地会增加两万平方公里。
    什么概念?
    耕地增加百分之一点七左右,这还是开始,继续下去,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将会得到彻底的改善,有水,就有林木草原。
    就宜居。
    “同时,经过长时间研究,中科院专家们得出结论,使用绿洲,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增加肥力,减少农药用量,利于食品安全。”
    终于。
    这事被正式承认。
    没办法。
    缅亚农垦集团都推出调制液,冲着农作物去的,再不说,只能留在家发霉,拿到了调制液的各国研究机构,可不会等他们。
    再等。
    人家第一批农作物都上市了。
    “啥?绿洲能肥田?”
    “好像是。”
    “要不要这么逆天,怎么哪儿都有它。”
    “一招鲜,吃遍天。听说缅痶那边推出了适用于农作物生长的调制液,转录原液也是主要原料,不过,好像并未大肆宣扬。”
    “都开卖了?”
    “是啊。”
    “别想了,那玩意儿太贵,一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不是大众消费品。首批全卖完了,只卖农业类公司,个人买不了。”
    “抢啊,一百万?”
    “千真万确,”
    “有钱人真多。”
    “……”
    调制液。
    也正式出现在大众视野。
    不少人想买。
    可惜好贵,让人望而却步,还不卖给个人。
    而且。
    登录官网后,发现根本没有份额了,理由还是那个,制造的绿洲太多,产量不够,正在加快生产,下一批得等到明年去了。
    “明年?具体时间呢?”
    很快。
    在无数追问下。
    缅亚农垦集团公布时间:三月一日。
    一看。
    “这不是和下一年度的绿洲出售一样的日子吗?”很多人记起来,缅亚环保技术也公布了明年绿洲销售时间,就是三月一日。
    “一家公司,肯定一起。”
    “也对。”
    “不知道还会不会销售一空,十万平方公里,一万五千亿人民币,就算打折,也超过两千亿美元,GDP能排进全球国家的前四十。”
    “可怕。”
    “富可敌国。”
    “谁叫人家有技术。”
    “明年不一定,出现转录原液的替代品,各国肯定更谨慎,等待廉价化的替代品,我断定,它明年能卖出两万平方公里就不错了。”
    “还真是。”
    “转绿源夜的价格的确太高。”
    “是啊,一平方公里一千五百万,除了国家,谁花得起。”
    “不知道会不会降价。”
    “有可能。”
    “不过,无论明年如何,今年缅痶的GDP一定还是那么耀眼,光是今年的绿洲,就多创造了超过其去年百分之六十的GDP。”
    “牛笔。”
    “去年增速是百分之四百多,今年,至少有一百。前三季度,每个季度同比增长都超过了百分之八十,第二季度更离谱。”
    “只要第四季度不低于百分之五十,就能破百。”
    “……”
    四百。
    一百。
    都让人无语,两位数增长的GDP,就已经令人羡慕,三位数增长,简直是不讲道理,去年四百多还好说,今年估计又是一百多。
    明年如何。
    不重要。
    但今年的数据,绝对是世界瞩目,当然,数量和质量大家还是分得开的,巴西去年GDP将近一万亿美元,但没人觉得它发达。
    只不过。
    一百多,是真的高……
    沪市。
    复旦大学。
    教室。
    看着热闹。
    唐青一边还听着论文指导老师的话,降价?是不可能降价的,他赚华夏的钱,大部分会流回华夏,而赚外国人的钱,则是到兜。
    一旦降价。
    等于坑别人的少了。
    “今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全球金融危机到了彻底爆发的阶段,你们选题的时候,相对容易许多,围绕其开展,可以做的……”
    台上。
    老师高声道。
    金融危机。
    本就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几乎把所有金融行业牵扯进去,受此影响,可以写的东西太多。唐青眯了迷眼,危机,手段而已。
    低头。
    画图。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