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船厂(求订阅!)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正文卷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船厂一个上午。
    进展缓慢。
    渐渐地。
    更多人冷静下来,在项目认购上,核心会员的优势太明显,资本大,可以选的余地多,其他人就算争,也不免气势弱了几分。
    冷静后。
    一个念头出现。
    “为什么一定要争这些?”
    倒不是想摆脱天眼自己单干,而是觉得,就算这些上榜企业自己很难争到,可是,同一行业,我为什么不能直接走新建的流程?
    并购。
    终究只占一部分。
    还有风险。
    新建。
    一切都能按自己意愿,缅亚商会的目的是扩展亚元结算范围,只要不是真正红的发紫的海,就有机会去试试,没必要全寄希望在这。
    有了这个转变。
    下午。
    进度快了许多。
    六点。
    第一轮认购完成。
    “我们会尽快准备文件,递交缅亚银行集团审核,这是新建项目资料,也是明天的讨论内容,感谢各位对天眼集团的支持。”
    副总说着。
    又一了份资料发给他们。
    新建。
    也涉及认购,因为新建行业没有国别限制,要是大家都想在一个国家投资一个行业,显然,这也不符合缅亚商会多元化的目的。
    缅亚商会。
    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的经济组织。
    如果大家随便整,递交的申请绝对会被打回来,所以,没人觉得这样不妥,拿了人家的钱,而且不是靠本事拿的,就得守规矩……
    别墅。
    客厅。
    柴仁翻看着刚打印出的资料,主要是在并购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的补充,上面还列举了全球几十个国家的基本投资环境情况。
    消费力。
    行业状况。
    劳动效率。
    技术。
    配套。
    法律。
    税收
    优劣全都展现在他们眼前,让柴仁高兴的是,华夏的投资环境在整个资料中,妥妥地第一,就差写着:你们最好都去华夏投资。
    “哈哈。”
    柴仁心中大笑。
    这下。
    也算能给上头交代了,看着上面对华夏的评级,柴仁不免有些自豪,论投资环境,论潜力,论生产效率,华夏碾压其他过国家。
    “唐二叔,有什么目标?”
    看了会儿。
    柴仁抬头问唐凯。
    “我准备在华夏投资新建一个造船厂。”
    “啥?”
    “造船厂。”
    “……”
    柴仁一时说不出话,造船厂?你是和海运杠上了吗?自己开船还不够,还要造船,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一时间无法理解这逻辑。
    “为什么?”
    “想做。”唐凯笑道。
    说到这。
    瞄了下门外那道身影。
    别人不知道,柴仁都不知道,唐青的天才到了何种的程度。当初,唐青要攻读多学位,就向他们展示了未来几个目标——天地之间。
    航空航天
    飞行器。
    深海采掘。
    这是唐青明确说过要做的,这类行业,除了设计,就难在制造,前者门槛太高,唐青有可能外包制造,后者难度就低了些。
    而且。
    他看好唐青的设计能力。
    造汽车。
    一个人简直可以让自己公司的设计部门洗洗睡了。前些天看了旺萨花两亿美元预定游艇,他突发奇想,是不是弄一个游艇公司。
    进一步。
    想到了造船。
    依靠唐青的设计能力,未尝不能在行业里分一杯羹。
    “准备在哪里建?”
    “没定。”
    唐凯摇头。
    “怎么不准备收购一个?”柴仁问。
    “规模小的看不上,规模大的几乎都是国营,很麻烦。”唐凯坦然道,船舶工业,华夏以国营为主,先不说买一个要多少钱。
    光是买。
    手续就极其麻烦,还容易牵扯出很多纠纷。
    “也是。”
    柴仁点头。
    这样看来,唐凯并不只是玩玩,而是要整把大的,“准备造游艇吗?”说到这,柴仁也看了一眼外面那个天才如妖的年轻人。
    唐凯旗下。
    电动车
    汽车。
    都是出自其手,造游艇,兴许能给人惊喜。
    “差不多。”见柴仁看唐青,唐凯继续道:“你也知道,唐唐挺喜欢设计,所以,准备找个大点的地方,新建一个现代化厂。”
    “除了造船,唐唐也能拿来造些小玩意儿。”
    “理解。”
    柴仁不住点头。
    如此。
    既能把天赋转化为财富。
    又能自娱自乐。
    两全了。
    “可是,一个造船厂,好像用不了那么多钱吧?”
    柴仁接着问。
    “如果海运公司和造船厂的贷款批了,剩下的额度就留着应急,今后运营需要的资金不少,没必要全砸出去。”唐凯解释道。
    有钱。
    也没必要全花了。
    这比贷款,除了并购和扩张,也能用于今后的运营,如果不在这个之列,就不能使用额度,因此,唐凯这次就投两个项目。
    海运。
    造船。
    剩下的额度,就算两个项目五年不盈利,也可以靠这种无抵押信用贷款支撑下去。假如今后发现了好项目,还有资金盈余可用。
    毕竟。
    额度是固定的,不是每年给两百亿。
    要如此。
    不得闹疯了。
    “那我也省着点。”柴仁今天花了一半多,准备明天花完,被这么一说,还真是不能太冲动,这是债务,是要还的,不是赠送。
    就在这时。
    外面传来喧闹。
    “哥。”
    一声叫喊。
    让静谧的别墅区热闹起来,秦诗琪的一嗓门,从来是如此具有穿透力,柴仁看了看时间,“我就先回去了,明天陪孩子看比赛。”
    既然决定缓一缓。
    柴仁就不急了。
    “好。”
    临走时。
    还带着包装好的食盒,来这一趟,可不能空手而归,尽管他们能买到特供菜,可手艺却差的很远,最关键的是,肉类食材不外带。
    只能来这吃。
    天知道。
    为何唐青会这样‘小气’……
    开出别墅。
    铃声响起。
    “爸。”
    “过来一趟。”
    “哦。”
    尽管好奇,啥事不能在电话说,柴仁倒是没多问,刚好顺路,此刻,他也觉得京城过于大了,干啥都要跑老远,好麻烦的。
    到父亲家。
    书房。
    “爸,怎么了?”
    “今天,中科院传来一个消息。”
    “???”
    柴仁不解。
    这和他们有啥关系。
    “之前,曾有一个小组负责实验高浓度转录原液对生物的生长影响,本来没有什么,但是,在目前转录原液的几十倍浓度下。”
    柴国强深吸一口气。
    “培育出的植物味道,和从唐青那买的差不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