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士无双》第402章 极端术式

    手术室内呆愣时,示教室早已炸开了锅……
    “他,他疯了吧?”
    “肾摘一个人怎么做?”
    “就算他自信于自己的技术水平,可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怎么也比不上两个人的行动力啊?!”
    梁院长也忍不住迟疑:“这,这有些胡来啊。”
    可就在这时,两道声音,一内一外,在手术室与示教室内回荡——
    周一生:“期刊论文上……”
    高主任:“期刊论文上的手术案例,就是他一个人完成的。”
    什么?!
    又是惊呼!!
    此时此刻,车主任苦笑无奈,跟着点了头:“听小周医生的吧,时间不多了,手术开始!”
    一个人怎么做肾摘?!
    当然不是一个人,包括在鬣狗部完成的肾摘手术中,也是有迪莉娅在旁辅助的,但这里辅助也只是提供一个器械帮助,当时的迪莉娅已经完全放弃了,也只有周一生还在坚持。
    所以周一生现在所需的,也只是一个器械护士而已。
    加之其他手术护士的协调助力,以及手术无菌环境与器械的完备,就前一次手术与眼下场景的对比,已经无限拔高了手术可操作性,以及稳定性。
    肾摘手术,周一生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反而,按照车主任的试想,何副高一助的作用着实不大,因为他也没做过肾摘,与其做多错多,倒不如在熟悉的领域中,尽早解决腹腔问题。
    至于贾主任与急诊主任就更别提了,比老何还差劲。
    一语落下。
    手术正式开始。
    而示教室内,早已鸦雀无声,设备科的人立即调试好了手术第一镜头,只等着周一生与车主任切开后,对焦手术视角。
    所有准备就绪,台上几人相视一眼。
    周一生与车主任几乎同时抬手:“手术刀。”
    分侧两边的护士分别递出工具。
    车主任开创。
    周一生的精准切开也顺势启动。
    镜头画面上,仅是一个漂亮的切开,就令所有旁观者头皮发麻。
    唯有‘见多识广’的白明明,反应稍缓,“这就是我们小周老师啊,厉害!”
    而旁人,在面对柳叶刀发表者、全院唯一肾摘可执行人、年轻实习生等多重身份的加持下,俨然被情绪化带动,正如那句话所说……
    牛皮的人做出牛皮的事情,只会显得愈发牛皮啊。
    此时此刻,再无吵杂,所有人都被2号镜头的肾摘所吸引,周县对肾摘领域完全没有探索,一众普外医生其实也幻想过,自己能以此成为院内肾外的一把刀。
    可上级医生在这方面都没有造诣,如何对下级医生进行调教培养呢?
    连锁反应如是乎。
    技术不可靠,医生没把握做,患者一个个被推掉,久而久之也就没人会来周县进行肾脏方面的相关手术了。
    而且,周县本就距离秦中不远,但凡是家里有条件的,都希望去省城的大医院会诊。
    就以京西为例……
    全国排名前五,传说中的超一线医院就在家门口,真要有大病,肯定都去那儿啊;每天的挂号排队从凌晨三点就开始了,最早期的挂号黄牛头子,早就因为这门生意奔小康了。
    除了京西,航空医院,人民系医院,早期各职工单位医院,力量都比县区医院强太多太多了。
    地域限制发展,不只是说说而已。
    因为是两束合并,一处为腹腔正中开口,所以患者势必要进行正仰体位手术,以至于周一生的开创位置便非常特殊,只能从斜侧上方,打开一个扇叶状创口,并且已然达到开创大小的极限。
    “抽吸!”
    “固定止血钳。”
    腹腔出血点探索启动。
    仅是器械入手,下一刻周一生便完成了出血点的抑制工作,随着护士的抽吸完成,视野一下子清晰起来。
    示教室内,又荡起一连片的惊叹。
    他们在镜头画面上看得最为直观,因为一边是周一生,另一边就是车主任与何主任,两边的手术进度明显有着极大的对比。
    一边还血肉模糊,分离组织,一边已经将手术视野完全打开,肾脏的轮廓已经出现。
    “太快了。”
    “发挥极其稳健。”
    而在手术台旁,贾主任与杨主任早已忍不住频频对视,他们的注意力更多放在周一生身上,也因此近距离见证了他一步步推进的过程。
    “妖孽,太妖孽了,这样的手术过程,至少京西肾外专家层次的。”
    “难怪能被柳叶刀推选上宣传稿啊。”
    二人到底对普外与肾脏相对陌生。
    外1高主任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更是在不断推算着自己的实践表现,以及从肾外医学的逻辑思维出发,将后续手术进程归纳,再进行对比。
    “可怕!”
    “这根本不是常规手术啊……”
    高主任发出了感慨。
    也引得众人侧目,旁人不好多问,但梁院长却道:“连你也佩服?”
    高主任竟然红了老脸,苦笑道:“佩服?我是望尘莫及!小周医生根本没把这当成是常规肾摘来做,而是为了追求速度,省略化了许多步骤,大概……嗯,我也只能用期刊上的文字来解释了,就是单纯为了追求快,而开发的手术术式。”
    “就算航天医院飞刀来了,也只能按部就班。”
    “但是小周,能将肾摘的手术时间缩短整整三分之一。”
    “我当初看论文时,没有仔细思考,但现在看到小周的手术,我才明白为什么他能登上柳叶刀,行家只要一看他的手术过程,恐怕就在心中进行了模拟,试验其可行性。”
    “也就是说,这种术式思路,是创新的,能为急救医学在肾摘方面,提供一个崭新的进步!”
    话落。
    室内一众人全部冒起了鸡皮疙瘩。
    听起来夸张吗?
    是的。
    但就算高主任有吹捧得成分在,可想得到一个外科主任的吹捧,也实在不简单了,更别提高主任言辞中的敬佩也不是虚无缥缈的,能听出那股真诚。
    而事实上。
    高主任分析的不错。
    在欧阳教授看到这片论文时,就花了许久的时间进行复盘模拟。
    也正如他所说,手术时间被大大缩短,对急救方向的肾摘有着举足轻重的创新意义。
    可在这之中,也有一个大方面的限制问题存在……
    手术无法普及。
    专家看过后,会对此术式耳目一新,也有那个实力去尝试。
    因为整个手术过程在进行简化省略后,对主刀医生的技术实力要求,简直是‘偏执性’的,没有一定实力,根本不可能做到。
    而在大多数肾摘手术中,却更多为了求稳。
    所以,一句话概括。
    年轻医生无法学习使用。
    专家医生求稳而不屑于使用。
    所能使用的范围……
    可能就是在紧急抢救中,为患者争取时间的一种极端术式。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