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第855章 感触

    同样的一天,就在水清、晓影出发去游玩的同时,洪衍武和“阿昌”、“大宝”则坐上出租车赶往了增城县的新塘镇。
    早上十点半,他们三人的身影,出现在了“爱华制衣厂”的大门前。
    这就今天的目的地。
    他们来这儿,是为了寻找短期内可以取代“高第街”的货源的。
    根据“阿昌”的介绍,这家制衣厂是镇商业合管会兴办的。
    它和镇政府办的“杰华制衣厂”,是目前镇上仅有的两家有牛仔裤制造能力的企业,也是仅有的两家乡属企业。
    而因为商业合管会在商业领域独具优势,渠道广,就经常能接触到外商的订单。
    于是渐渐的,这家厂子也就和镇政府的厂子在分工上明显区别开了。
    一个专门负责对外创汇,另一个专门负责对内销售。
    不过照“阿昌”的看法,“爱华”厂生产的服装,尽管质量比“杰华”厂要好,款式也新颖,可想要在这里找到货并不那么太容易。
    因为对外代工的贸易性质已经决定了需要用外汇结算,如果用人民币对内销售,厂长是没法跟上头交代的。
    另外就是人家的生产任务安排得也很紧,因为质量把得牢,客户都是回头客,订单多得简直做不完,现在正谋划筹建分厂呢。
    在这儿,费尽口舌,恐怕最多也就能搞到百十条库存次品而已。
    倒不如把精力放在“杰华”厂上。
    那儿可就不一样了,他不但跟厂长认识,那家厂子的库管主任还是他的远亲。
    “力本儿”之所以还能弄到少量低价牛仔裤,其实走的就是这条门路。
    而且如今季节也变了,广东在最南方,已经率先换季了。
    那么最近拿牛仔裤的人就只能批发给北方人,一定有所减少。
    所以虽说“杰华”的牛仔裤现货一样很紧俏,可想必还是有调配空间的。
    库里的现货,一定会优先批给他们的。
    不得不说,“阿昌”完全是在替洪衍武考虑,谁要听这个建议肯定都觉得很划算。
    可偏偏没想到,洪衍武却只是笑笑,还是非要先去“爱华”看看再说。
    那么好,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见洪衍武一副心有定算的神情,“阿昌”也就没有再劝,便出面从传达室打电话试着跟厂长办公室联系了一下。
    要说运气还真不错,厂长办公室里的人,听说来了京城的客户,并没给他们吃闭门羹。
    这样,他们一行便获准进入了厂区。
    这个厂子的面积真是不小,拥有两座各占地两千平米的厂房。
    在厂房的对面,相隔几十米远,是一座漂亮的带走廊的办公小楼。
    而在厂方与办公楼的中间地带上,还有一座带仙鹤雕塑的水池。
    显而易见,连年的出口创收,给这家乡镇企业所带来的富裕风貌,已经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了标志的建筑风格上。
    从而使他的气派提升了一个级别,都能赶上县级的厂子了。
    甚至让人尤为意外的是,在办公小楼的门前,居然还停着一辆“BMW”的高级轿车。
    不用问,与尚不知此品牌为何物的“阿昌”和“大宝”不同,洪衍武实在是小小的激动一把。
    因为他怎么也想不到,这辈子居然会是在这儿,看见德国“宝马”的第一眼啊。
    忍不住再往深了想,那心里更是感慨良多。
    因为除了他,此时没有一个人能意识到,新塘这个地方未来是个什么样子。
    不过短短三十年,这块地方就能成为数千家厂子云集,高楼大厦林立,名符其实的世界牛仔裤之都
    未来,将会有数十万本土和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在在此地,从事牛仔裤行业或牛仔裤配套行业。
    这里的牛仔裤产量将会占据全国牛仔裤产量的六成和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
    尽管污染的代价必不可免,可这是另一码事。
    最重要的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出现像我们这样的发展速度。
    没有一个国家的人,能像我们这样靠自己的双手,在短短几十年,就能把一个行业从最底层的加工工作做到全产业链的。
    这就是改革开放的力量,也是只有吃苦耐劳的华夏人才能创造出的经济奇迹。
    别忘了,此时此刻,这里才仅仅有两家乡属企业从事牛仔裤制造。
    一起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而无意中,他,也已经是参与其中的一员了……
    在二楼,一位姓王的办公室主任出面接待了他们,刚才的电话正是他接的。
    不过还没容“阿昌”代表洪衍武说明来意,王主任就先表示歉意了。
    “几位先生先坐下喝茶等一等,我们厂长陪着德国客商正在车间里验货呢。”
    洪衍武这才明白了楼下的那辆“别摸我”的来历。
    他也知道人家这事儿肯定跟重要,于是也就坦然坐下来,慢条斯理地跟王主任闲聊,打听工厂的生产情况。
    王主任见他们几个都是衣冠楚楚的样子,手提港式皮包,抽的烟都是“中华”。
    也不敢怠慢,于是只要能说的都说,一再添茶。
    甚至连洪衍武提出想去“打版室”看看的要求都满足了,亲自带着他去转了一圈。
    这就是商品经济初级阶段,毫无商业机密的意识。
    这样约莫过了近一个小时,等到楼下终于传来一阵汽车引擎发动的声音,还夹杂着一些人说话声时,洪衍武就知道厂长大概快忙和完了。
    于是几声类似于“再见”的德语响起时候,他就故意冲“大宝”挤了挤眼,然后模仿着油漆匠奧古斯丁的口吻,说起了电影《虎口脱险》里的台词。
    “行了,德国人都走了。街上一个人没有。”
    没想到“大宝”脑子也可以,台词儿接得倍儿利索。
    “那我们也走了,我把他带到我家去。”
    洪衍武又赶紧故作肃穆,说出了下一句。
    “不行,德国人可能去你家。”
    至此,俩人都心有默契地嘿嘿笑了。
    唯有“阿昌”和王主任在旁边是一脑袋雾水。
    没办法,广东人是从不开这样的玩笑的,的确很难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