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的小娇娘》第261章 戏台

    江家在扩建宅院时,林家也在修缮学堂和剧院。
    其实林三郞心里是不愿意修建剧院的,山里的人都觉得戏院是风月场所,如果真的在家门口修建一间戏院,一定会被说三道四的。
    可他知道江边月一定有自己的打算,而且看到她的设计图纸,他觉得,那和他想象中的戏院还是有所不同的。
    既然江边月想建,就由着她去建吧,大不了,有人说闲话的时候再帮她把墙砌上。
    在自家请戏班的来唱戏,谁也不会说什么的。
    事实上,这里虽然是山村,可有点钱的人家还是会在隆重场面上请上一个戏班子来唱一场的。
    学堂很快就修缮一新了,江边月还特意修了两间学堂,一间是男子学堂,一间是女子学堂。
    男子学堂由林三郞授课,而女子学堂,则由江边月亲自授课。
    费用收的极低,女子更是可以免费入学。
    男子学堂还好些,开学时来了七、八个孩子。
    女子学堂已经免费了,可惜一个学生也没招到,
    开始江边月还会去挨家挨户的宣传一翻,后来看村民态度坚决,也就做罢了。
    江家几个哥哥家的孩子都来了林家学堂上学,可他们家全是儿子,一个女儿也没有。
    江边月只好把女子学堂交给红莺,自己回去看着建剧院了。
    这剧院很大,而且是两层的,工程浩大,一时也建不好。
    反正一时半会儿也好不了,她就让人在剧院周围用石头砌了一圈花坛,在里面种上了菊花。
    还在外围种上了梅花树,空地上留了两片大草坪,中间用鹅卵石铺了一条路。
    还画了长椅的图纸让工匠做出来,准备放在草坪上,梅花树下。
    她想在剧院正中间的广场上做一个喷泉,但是,她不知道要怎么做,就只能做罢了。
    算了算日子,估计怎么也要一年半载才建得好了。
    林三郞白天都去学堂了,江边月闲得无聊,出来这里逛逛那里逛逛,突然想到,剧本还没写好呢。
    江边月不喜欢悲剧,可她在市面上买到的爱情故事,基本上都是悲剧结尾的。
    “怎么全是悲剧?”
    翻不到一本自己满意的,江边月想了想。
    “要不然,我自己写一本吧。”
    红莺和雪灵对视一眼,不知道自家小姐又想做什么了。
    想到就开始做,想了想,江边月突然想到了什么。
    “就写‘白娘子传奇’吧,算是喜剧结尾啊。白蛇传这里会有卖吗?”
    想到这里,她又放下笔,转头对红莺道:“去帮我买一本名叫‘白蛇传’的话本来。”
    红莺为难道:“白蛇传?没听说有叫白蛇传的话本啊。”
    “没有吗?许是你不知道呢?我去问问三郞,他那么爱读书,应该知道的。”
    说着,起身去了学堂,找了空上前一问,林三郞在脑子里思索了半天,没有这么一个名字。
    江边月想,这出戏是比较有名的,林三郞不知道,可能是现在还没有人把这个传说写出来吧?
    从学堂回去,江边月便着手根据记忆中电视剧里的情节,将‘白娘子传奇’写了出来。
    江边月没有读过这本书,只是看过电视剧,加上不会用这个时代的语言来描写,所以几乎一心都扑在了这本剧本上,仍然用了几个月时间才写好。
    写好后第一个就给林三郞看,一开始林三郞对江边月写的剧本没有抱太大期望。
    他知道江边月画画的是真的好,可她的字写的很一般,而且很多字都是错别字。
    其实他不知道,主要是江边月来自不同时代,有些字是不一样的。
    在江边月看来是正确的字,可在林三郞这里看,就是错的了。
    而且现代使用的是白话,而他这个时代,多是文言文。
    江边月再厉害,也没那个能力用文言文写书啊。
    可看着看着,就被剧情迷住了,真是一本好书啊,虽然有些地方还需要改。
    于是,他挖到宝一样,对江边月更加令眼相看了。
    一口气看完后,又帮她改了改,这本剧本才终于完成了。
    这时,剧院也建好了,正在装修。只等装修完成,便可开业了。
    既然剧本已经写好,那就差请演员来演戏了。
    江边月是不懂京剧的,也不爱听那个,可这个时候的戏,就只有京剧和地方戏剧。
    反正都不是江边月喜欢的,她想改一改,改成她喜欢的戏剧形式。
    这个剧院是她的,剧本是她,再请来的戏班也是她的,她想怎样改都可以。
    这种感觉让江边月觉得很舒服,很爽快。
    请戏班就交给红莺了,她就最信任红莺,她觉得,红莺聪明,机灵,而且有些见识。
    “叫几个人去请个戏班子来,还有,要找长相好些的,不要大角,经验没有也可以,脑子灵光的就好。说清楚了,我们是在山村里。还有我们是要包年的,管吃管住,工钱按半年一结。他们来的话,多给他们一个月的工钱做路费。到这里便可先给他们半年的工钱,另外半年的,等一年后支付。这条件,会有戏班子愿意来吗?”
    雪灵点头道:“这条件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戏班子的,放心吧。”
    红莺在旁说道:“小姐,戏班子都是走南闯北的唱,哪有在一个地方定下来的。你真的要包一年啊?还半年一结,半年啊。人家不一定会信啊,尤其是来这么个小山村。还是先说包一个月吧,等人来了,你看着合适了,再谈比较好。”
    “对,你说的有道理,我太兴奋了,一下子晕头了。去办吧,你亲自去办,多叫两个人跟着,路上注意安全。”
    红莺得令便找人出去找戏班子了,这附近哪有什么好的唱戏的,只有赶集的时候在集上花个小钱听听。
    这一去就找了七八天,才终于找到合适的给江边月带回来了。
    江边月一看,按理说,唱戏也算门艺术了。搞艺术的,应该都有点艺术气息吧?
    长相也应该是很好的呀,可红莺找来的这些人里,真的没有特别惊艳的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