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1988》03、口快心不直(3/4)

    陈凡去年创立蓝都药业时,就想着尽力避免老厂的那些陈规陋习。
    比如老实人吃亏,偷奸耍滑的人吃香;再比如偷东西、打架、耍流氓等等这些在老厂都司空见惯,但你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因为这种国营大厂子,工人再怎么调皮捣蛋,你也不能随便开除。
    蓝都药业是股份合同制企业,可不用惯谁毛病,奖勤罚懒,谁不老实就收拾谁。
    这一切需要有力的执行者。
    保安队伍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王涛完全像个军人的样子,说话办事一字一板。
    现在更是到了立威的时候了。
    “根据我们的调查,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才东亮在院子里休息,李克斌从他身旁路过时,不小心碰到了他,李克斌主动道歉了,才东亮却不肯善罢甘休,两个人就打了起来。”
    李青有些愤怒地说:“这么说,责任在才东亮。”
    王涛点点头:“嗯,可以这么说。而且李克斌受伤了。”
    “他现在怎么样?”陈凡关切地问。
    “他胳膊被才东亮划破点皮,我让保安领他到医务室上点药,现在没事了。”
    “嗯,那就好。按照咱们的规章制度,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按照咱们的厂规厂纪第三款第六条,应该对才东亮处以:扣除当月绩效奖金,赔偿李克斌医疗费、误工费,撰写500字以上检讨,一式两份……如果表现恶劣,还可以予以开除处理。”
    李青咬牙切齿:“那就把他开掉,让他回老厂好了。”
    “这个,王涛你怎么看?”
    “我觉得……”
    “咱们厂建厂眼看快一年了,很多工人已经开始疲沓了,尤其老厂来的那些工人。现在十分有必要抓一个典型,以儆效尤!”
    当了不到一年的人事科长,李青的口才和理论水平明显见长。
    “你觉得呢?”陈凡看向王涛。
    王涛点点头:“我觉得李科长说得有道理。”
    “那你们就按规章制度来吧。”
    这两位也是行动迅速,隔了一天,大门前就贴出告示了。
    从早到晚都有青工在告示前指指点点。
    有的说:“这下罚的可够狠啊。”
    “哪来回哪去挺好。”
    “老厂说完蛋就完蛋了,让你回去你回去啊?”
    “切,老子又没违反纪律。”
    李克斌还有些不好意思,特地来跟陈凡解释:“其实我没事儿,就碰破点皮。”
    “你们要是普普通通的纠纷倒也不算什么,都是年轻人嘛。问题是,他是故意找你茬儿的。”
    “我也感觉他是故意找我茬儿,是不是因为我打扮有点怪,他看我不顺眼啊?”
    “他确实看你不顺眼,并不是因为你打扮另类,而是因为他把你当竞争对手了。”
    “竞争对手?哦,我明白了,他也喜欢李青?”
    陈凡点点头。
    “那他可以找我决斗嘛,搞这种下三滥儿干嘛?”
    “要不怎么说他是咎由自取。”
    陈凡以前觉得小特务只是口快。
    俗话说心直口快。
    可这伙计是口快心不直,那就让他有多远滚多远吧。
    ……
    陈凡给老何的瓶盖儿厂投了不到10万块钱,成了大股东。而眼下瓶盖儿厂有500名员工,一年的利润应该能达到两三百万。
    陈凡简直就像风投一样,一下捡了个大便宜。
    可身为大股东,陈凡还没到瓶盖儿厂来过。
    眼下,瓶盖儿厂搬到陈凡在南山的那块儿地盘儿上了,陈凡更应该过来看看。
    陈凡在南山这边有100亩地,前年以蓝都贸易公司的名义拿下的,花了还不到4万块钱。
    这还不到两年呢,就有人想用10万块买这块儿地了。
    真是白日做梦,别说10万了,1000万老子都不带卖的。
    可这块儿地老是空着也挺麻烦,100亩地看都看不过来,三天两头有人过来想占点便宜。
    老何搬过来就省事多了,这就等于宣誓主权了。
    不过,老何这500人的小厂也占不了多大地盘儿,撒欢打滚儿也顶多能用5亩。
    由于搬过来太仓促,只是院子平整了一下,匆忙盖了几间简易厂房,院子的围墙正在修砌当中。
    连个正规的大门都没有,就竖了两根大木头,中间用绳子拦着。
    陈凡坐着老吴的车过来时,谢军穿着油麻哈的工作服迎上来。
    “欢迎啊!陈总!”
    他伸出手,又想起什么,迟疑着要缩回去,因为他手上全是机油。
    陈凡一把拉住他的手:“好啊!早该过来看看啦。”
    “弄了你一手的油……”谢军有些不好意思。
    “哈哈,沾你点手气。走!到车间看看。”
    谢军领着陈凡来到生产车间,
    车间里的工人们都在埋头忙碌着,偶尔有一两个年轻人抬头打量几眼。
    这车间的厂房极其简陋,四面透风、棚顶单薄,感觉一阵风都能刮倒似得。
    “这能挡住雨吗?”陈凡指指棚顶的玻璃钢瓦。
    “没问题!”谢军说。
    “您别看它单薄,很密实咧。当然,七八级以上大风,恐怕招架不住。”
    这个厂房是临时的,在眼下这个季节也还好。
    蓝城市也就春秋风大点,夏天雨水也不算丰富,顶几个月应该是没问题的。
    “咱们的正规厂房正在东头建着呢,入秋以前怎么也完工了。”
    “嗯,好!先干着。”
    眼下,瓶盖儿厂一共有两个车间,一个生产马口铁瓶盖儿,一个生产塑料瓶盖儿。
    生产塑料瓶盖儿的车间看起来更忙碌一些。
    “这边的生意看来更好啊。”
    “是啊。”谢军说着,从柜子里拿出订单。
    “您看,这个月的订单,三分之二都是塑料瓶盖儿。咱们的客户有盛京的也有旅大的,还有不少专门从吉省过来。”
    在车间里转一转,聊了会儿,陈凡突然想起老何好半天也没露面。
    “老何呢?又出差了吗?”
    “嘿嘿,老何刚从外地回来,这会儿应该起来了。”
    两人走出车间,一直向院子里最好的一排房子走去。
    那里虽然也是简易房,但质量要好很多,估计是老何、谢军他们这些高管的办公室。
    来到一间挂着花布门帘的房门前,谢军喊了声:“老何!陈总来看你了!”
    “好啊!好啊!”里面传来兴奋而又慌乱的答应声,接着是叮叮当当找东西的声音。
    片刻之后,一个披头撒发,小眼睛、高颧骨的女孩儿挑开了门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