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1988》156、偶的地盘偶做主

    这时节,韭菜也吃不了几天了,天再热就不好吃了。
    除了韭菜鸡蛋馅儿,还有猪肉芹菜馅儿。
    陈凡洗了洗手也过来帮忙。
    人多力量大,没一会儿就包好两盖饺子了。
    等陈波回来时,热气腾腾的饺子已经上桌了。
    吃完了,陈凡陪张蓝在周围转转,消消食儿。
    刚转到房后就碰到大海了。
    大海红着脸打招呼:“凡哥好……”
    “嗯,天黑了早点回家。”
    张蓝这段时间挺忙的,又要忙着新家的事儿,又要忙光明市场的店铺。
    陈凡以为转一会儿她就惦记着回家了。
    没想到转了半天,她又挽着陈凡的胳膊回陈凡的小屋了。
    刚回到屋里,张蓝撇了陈凡一眼就皱起眉头。
    “哼,又想宿营了。”
    “没有啊。”陈凡还纳闷儿呢。
    “小帐篷又支起来了,还说没有……”
    陈凡一低头,可不嘛,看起来还挺倔强。
    “可我啥也没想啊。”
    “急吼吼的,一两个月都等不得了……”
    说着,张蓝伸手解衬衣扣子。
    “有点热,是吧。”
    陈凡赶紧拿扇子。
    “哼,不要算了。”
    “啥?要!要!要!”
    陈凡急三火四地扑上去。
    ……
    从晚上8点多钟,一直到下半夜,陈凡才感到有些疲倦了。
    张蓝也恹恹的。
    认识这么长时间,陈凡还头一次看到她不太强悍的一面。
    “唉……”张蓝叹口气。
    陈凡不由得有些发慌:“怎么了?蓝蓝,我会对你负责的。”
    “嗯。那个女孩儿你没再去看她吗?”
    “没有啊?意外嘛,就是个意外……”
    “不负责!”
    陈凡叹口气。
    “应该去看看,一旦有了呢?”
    陈凡心中窃喜,但还是故作惊讶:“不会那么巧吧。”
    “这种事可不好说……”
    “真的啊?那你不会……”
    “哼,你说你攒了二十多年,我还以为什么呢……”
    “嘿嘿,当然是好东西了。”
    “害人精!明天都没法骑摩托了。”
    “开车嘛,正好我那辆五十铃在外面停着。”
    “动不动就想开车。”
    “嘿嘿,狗改不了吃屎,老司机改不了开车……哎,天快亮了,睡会儿睡会儿。”
    ……
    陈凡在旅大买的店铺,是两套联排的。
    紧挨着的,打通了间隔墙以后,大厅就有60多平米了,相当的气派。
    陈锋并不知道这两套临街房的价格,办理手续时才知道要1200元一平米,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赶紧打电话跟陈凡核实。
    “放心吧,老弟,这个价格不算贵,咱一两年就赚回来了。”
    “可我跟童大哥的那种高档房子才1000多一平。”
    “临街店铺跟住宅当然不一样了。”
    “好吧,我这就把手续办了。”
    营业执照的事,童筝已经提前跟有关部门打好招呼了,店铺敲定下来后,就开始着手办理。
    旅大开放搞活的力度要比蓝城大一些,再加上陈凡在蓝城已经有营业执照、有从业资质、有从业经验了,所以审批并不太费事。
    店铺到手后,正在装修的同时,陈锋就开始四处跑着办审批手续了。
    旅大离蓝城起码有两三百公里的距离,经营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得派专人驻扎才好。
    想来想去只有陈锋最合适,问题陈锋新婚不到半年,离开老婆,离开老家,又有点不合适……
    没想到陈凡刚一透露自己的想法,陈锋就很乐意:“正好,我跟小江过去经营吧。”
    “可小江能乐意吗?”
    “我劝劝她。正好她也该回家了,让她老弟老妈侍候侍候。”
    “啥意思?小江不会是有了吧?”
    “嘻嘻,才三四个月……”
    “好啊!真能干,看来我得加油了。”
    陈锋私下里问了问,小江还真不太乐意。
    江夏去年刚毕业,为了陈锋特地分配到蓝城的一所中学当英语老师,这还不到一年呢。
    换谁都有点郁闷。
    刘雅丽也不太乐意。
    “俺还等着给小江侍候月子呢,跑那么远多不方便。”
    “那就等等再说吧。”
    反正拿营业执照得一段时间,装修也得一段时间。
    实在不行就让童筝在当地帮着寻摸个信得过的人,或者以加盟的形式开展合作。
    ……
    陈凡和张蓝在光明市场买了3个店铺,租出去一个,另两个就像陈凡在旅大的药店一样,联排经营,又敞亮又气派。
    张蓝在老鱼市还有两个柜台,实在看不过来,就转租出去一个。
    剩下的一个就让张鹏和姜华看着,胡美惠隔三差五过去帮忙。
    光明市场这边,张蓝把她亲戚家的两个小女孩儿叫来看摊儿,张蓝自己则两边跑。
    光明市场开业这天,市场管理人员先在大门口“噼里啪啦”放了一通鞭炮。
    接着,各店铺的经营者也开始此起彼伏地放鞭。
    片刻之后,地上便像铺了一层红地毯一般,买鱼的顾客纷纷踩着红地毯进来了。
    其实,真正买鱼的人不多,大多数人是来看热闹的。
    虽然已经进入九十年代了,人们爱凑热闹的心理却一点没变。
    尽管如此,张蓝还是站在店铺门前热情招呼着来往的顾客。
    她头顶“蓝姐鱼档”的大招牌比其它店铺都大,也更醒目。
    陈凡也在一旁帮着忙里忙外,跟两个小姑娘一起摆放着各种海产品。
    其实卖海鲜比卖河鲜省事。
    卖河鲜基本都得杀鱼剖鱼,卖海鲜一般没有这种操作。
    因为海里打上来的鱼基本都半死不活了。
    也就像螃蟹、贝类等需要在水里养着,保持新鲜度。
    热闹一阵子过后,市场里的人渐渐稀少下来了。
    各个店铺都开始收拾自己跟前的场地。
    陈凡忙活着扫了会儿地,张蓝把他的扫把接过来了。
    “你大老板哪能让你干这种活儿。”
    “嘿嘿,你的地盘你做主,在这里蓝蓝才是大老板。”
    “贫嘴。没事儿帮我看看我家的房子啥时能住进去。”
    “再等等,阿姨气管儿不好,多晾些天。”
    张蓝家在北大河的新房一个月前就装修好了。
    当下,大多数人没有环保意识。
    比如,用三合板做家具,把胶合板钉到墙上、吊到顶棚上。
    尤其暴发户们,折腾的最欢。
    装修完没几天就住进去,生怕别人闻不到他们家装修的那种有逼格的气味儿。
    陈凡身为过来人,当然不能那么干。
    不包墙不吊顶,地板和家具统统用实木干。
    就这样,他还得再晾晒两三个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