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1988》119、萃取

    “怎么这么说呢?”周莹有些吃惊。
    童筝的大哥大突然响了,他抬手示意周莹别说话。
    “就在这里啊,76号座位……”
    童筝说着,站起来朝门口看去。
    餐厅门口,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手里举着大哥大正在东张西望。
    童筝朝他挥了好一会儿手,他这才看到,屁颠儿屁颠儿地过来了。
    到了近前,他依然举着大哥大一脸的兴奋。
    “这玩意真方便啊!”
    “是吧,你那个比我这个出厂时间还晚。”
    “就是话费有点吓人,说话简直吐金豆儿啊。”
    “话费你不用管。”
    “总让你破费……”
    周莹忍不住打量这个男人几眼。
    像当下很多40岁到60岁之间的男人一样,他的T恤衫领子也是竖着的,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穿着打扮比童筝还时髦。
    看了几眼,周莹突然就认出来了:“任行长?”
    “你认识我?”任行长打量周莹。
    “我是友好路分行的小周啊。”
    “小周?”任行长竭力回忆。
    “前天,我们分行中层管理人员,还到你们总行开会来着……”
    “哦,有点印象,你们这是……”
    任行长赶紧收起手机,看看周莹再看看童筝。
    冲童筝挤眉弄眼:“你朋友?”
    童筝冷笑:“原来是。”
    周莹有些尴尬。
    “哦……”任行长不屑一顾地看了周莹一眼。
    “我记得你嫂子好像也在友好路分行是吧?”
    “这会儿不在那里咯。”
    “哦,到哪去了?”
    “知春路储蓄所。”
    “到那里去干什么?离家不太远了吗?具体做什么啊?”
    “当然是前台咯。”
    “啊?前台?有没有搞错?”
    周莹在一旁越来越不自在,笑也不是,插话也不是。
    童筝朝周莹努努嘴:“人家现在讲究年轻化、知识化。”
    “瞎胡闹!就算不考虑关系,你嫂子的业务能力也是杠杠的,我记得她还获得过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是啊,她是老员工了,业务能力还算不错吧。”
    “那当然了,让你嫂子到总行来吧,岗位她自己随便选。”
    正说着,服务员端着披萨上来了,周莹连忙起身殷勤地帮着忙碌着。
    童筝挥挥手:“我和老任谈点事儿,你没事先走吧。”
    周莹尴尬地笑笑:“好吧,那我先走了。行长,我先走了啊。”
    “哦,”任行长看也不看她一眼。
    周莹逃也似地走掉了。
    “来!”童筝指一指桌子上的披萨。
    任行长咽着口水,熟练地举起了刀叉。
    ……
    “好吃吧?”
    “嗯。”
    稍微熟悉一点,苏晓华就暴露出她粗鄙的一面了。
    大口吃着糖醋鱼,嘴角都染红了,陈凡连忙拿起纸巾帮她擦一擦。
    约会了两次,陈凡有点黔驴技穷了。
    逛公园、看电影,还有什么约会内容?
    其实,传统的谈对象都是约会两三次后,直接领回家,这样也比较经济实惠。
    但陈凡暂时还不想领苏晓华回家,他得计划好所谓熊掌和鱼肉的关系。
    前不久,陈凡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
    说有个伙计冒充军人,同时跟二十多个人谈情说爱。
    这二十多个人分属不同的城市,远的都像从蓝城到盛京那么远。而且,这伙计利用假手续先后与其中的四个结婚了。
    神奇的是,这家伙在这么多女人之间竟然应付的绰绰有余,每一个女人都对他死心塌地。要不是查票时,他的钱包里偶然掉出一堆女人照片,也不会暴露。
    眼下,陈凡面对两个女人都有点昏头涨脑了。
    他可以今天跟张蓝约会,明天跟苏晓华约会,但不能今天领张蓝回家明天领苏晓华回家。
    不要说思想传统的老爸老妈了,街坊邻居看见了都会议论纷纷。
    所以,只能一明一暗。
    可是谁明谁暗啊?
    从安全的角度讲,肯定是太聪明的、内心比较强大的会吃亏一点。
    可陈凡很不甘心。
    如果抛开其它因素的话,把张蓝和苏晓华放在面前,陈凡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张蓝。
    外在硬件自不必说,陈凡前世今生都偏爱身形高大的女子。总觉得长胳膊长腿儿的女子得劲儿。
    内在更不用说了,聪明的女子所带来的愉悦感,怎么都比愚钝的女子更持久。哪怕庸俗点想,聪明人肯定比笨人会玩啊。
    为了子孙后代着想,更得选择聪明而又内心强大的女子。
    俞敏洪如果没有一个足够顽强、足够聪明的老妈的话,也不会有日后的功成名就。
    可为了能与一双儿女今生再相见,陈凡不得不跟苏晓华继续走上一世的老路,时间节点、基本的步调也不能有偏差。
    想来想去,那个拥有20个死心塌地女人的伙计真是个人才,不管是哪方面的。
    眼下,即便工作中的事都有点让陈凡力不从心了。
    简易办公室盖好之后,陈凡第一时间给自己建了个专门的大实验室,眼下的主要课题就是把西地那非工业化。
    制作出有效的西地那非对陈凡来说,根本不算个问题,但要想工业化,就得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这天,陈凡正在试验台前一筹莫展时,老郝走进来。
    “来!郝师傅坐会儿。”陈凡赶紧起身招呼。
    老郝打量几眼实验室的设备连连点头:“好啊,看来你真是要大干啊。”
    “哈哈,凑合着干。”
    “你那个实验配方我看了,太厉害了,简直是伟大发明!”
    “呵呵,您过奖了。”
    “30多道实验步奏,你是怎么想出来的?真是了不起啊!”
    “呵呵,我本来想研制心脏病的药,无心插柳却出来这么个效果。”
    “这要是能投入生产,简直是棵巨大的摇钱树。”
    陈凡叹口气:“制作是能制作出来,工业化恐怕还有点难度。”
    “嗯,我帮你看看。”
    陈凡打开笔记本,指给老郝看。
    “眼下,我找到三种合成西地那非的路线。这第一种合成路线比较简单,成本也不高,但最后两步使用毒性比较高的氯磺酸试剂,造成毒性残留,需要多次处理才能安全有效。”
    “嗯,这个我看了,开始成本不高,但到了最后环节,成本又陡然增高了。”
    “然后我又想出了第二条路径,用羰基二咪唑替代氯磺酸,只是这样一来,反应时间就有点长了,大大降低了合成效率。这几天我又想出了第三条合成路径,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