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欲境》第22章

    “嗯……啊……”晨光穿窗而入,照在钟羽脸上,钟羽随之醒来,感受着并不刺目地日光,心情不禁大好,忍不住伸了个懒腰,长哼一声,这才坐起身来。
    望着屋内四周和隐龙殿、三昧殿分毫不变地摆设,钟羽不禁暗自好笑,心道:“修道之人虽说不应执着于外物,但如此潦草应付,不也恁地小气了吗?听说到了剑之友境时,不仅能驭剑飞行,更可在宗内群山中寻一处山头独开一室。若真是如此,我定要好好整饬一番,多做一些花样出来才行。”
    忽地又摇了摇头,喃喃道:“似我大伯那般数百年才得一出的绝世天骄,入剑宗修炼五年后,才得入剑之友境。我现在入宗才一月有余,却是妄想了。”长吐一口气,手一撑床站了起来,着衣洗漱自是不必多言。
    那日择剑之后,六院众人便被李慎三人带到了此山,于此山有悔殿中,对众人嘱咐了一番,便令众人各自回院,休养三日,才开始修习剑道。
    有悔殿旁的几个院落和三昧殿那里一般无二,故而李慎三人并未为众人重新分配院舍,依三昧殿原样住下。
    今日距来到有悔殿,已有两日,再过了明日便是学道之时。
    钟羽走出房屋,见叶思等人已在练剑,练得依旧是世俗剑法。当下也不招呼他们,取下了缚在腰带上的亮银小剑,内息运转之下小剑随之而涨,练起那套无名剑法来。
    自那日使出开山一剑之后,钟羽虽觉是假天之幸才得使出,实在无迹可循,却也忍不住天天琢磨那一剑。
    终究因境界太低之故,而一直不得其意,但钟羽每日早中晚必定会练一遍这套无名重剑剑法,毕竟每次使来,都会想到些许美妙之事。
    持剑右手缓缓收在腰间,算是使完了这一套剑法。
    吐出一口浊气来,钟羽转身随意挽了个剑花,笑着走向也已收招静立的叶思几人。
    叶思笑道:“钟师弟,待会儿咱们一同去藏书楼转上一转吧?”钟羽闻言,疑惑道:“藏书楼?李师叔不是说,明日才能进去吗?”
    叶思答道:“本来是这样的,不过昨晚我和虞师弟曾去请示过李师叔,李师叔也已应了。只是藏有剑诀和先辈心得的二楼,还是不能进,只一楼收录了些世俗志怪杂书,准许借阅。”
    钟羽道:“志怪杂书?也好,这两日确是有点闲,找几本书来看,也可打发一些时间。”
    当下八人约好,待用过饭后,便同往藏书楼一观。
    这日早间饭后,钟羽八人缓步往有悔殿西南方走去。
    有悔殿旁的这座藏书楼,乃是剑宗先辈施神通在大山内部建成的。
    钟羽八人到得藏书楼前,叶思当先推开石门,走了进去。钟羽跟着走进,游目四顾,不禁赞道:“好一个藏书楼!”
    原来钟羽八人知道这藏书楼是在山腹中时,只道它必定不大,岂知这藏书楼一层竟比那有悔殿尚要大上一倍有余。
    只见第一层山洞所放书架有四十架,横四竖十,且每个书架上方石壁中,皆镶有三个碗口般大不的明珠,算将起来,整整有一百二十颗,因是之故,虽是在山洞之中,却也如洞外白昼一般明亮。
    饶是钟家也算是大汉皇朝的显赫望族,钟羽见到此景,也不禁暗自咋舌。
    出言赞罢,钟羽轻吸了一口气,竟然隐有花香入鼻,上前一步,扑面而来的也非是那种山洞般的潮湿气息,反而如置身在温润日光下一般。钟羽心知这山腹中定然还有比那一百二十颗明珠更为珍贵的异宝,倒不知是怎样的一种物事。
    己院等人互望了一眼,各自走向一个书架,便即翻看了起来。
    钟羽是在左首第一个书架浏览,这个书架上所放置的书籍,尽是精怪杂书一类,如《西行志异》、《封神传奇》这些大多都被编为戏曲,在世俗中流传极为广远的杂书。
    这些精怪杂书素来为儒家名士所不屑翻阅的,以为有辱斯文。钟羽对此却不以为然,犹记得有一次他偷看一本杂书的时候,被他二伯觑见,训责了一番,收走了那本杂书。
    过了些时日,钟羽却偶然发现素以名士自居的二伯在翻看那本杂书。
    钟羽当时心中发笑,却是不敢索要的了。
    随意浏览一眼,见尽皆是以前曾痴迷翻阅过的,不禁摇头笑了笑,继续瞧去。
    待瞧到这座书架最低层时,钟羽才见到一本以往未曾翻阅过的,当即抽了出来,走到石壁旁地软椅上坐了下来。
    翻过封面,第一个字才入双眼,钟羽已知这本杂书竟和那《养剑诀》一般,乃是剑宗前辈亲手融意于笔画之中书写成的。
    抬头看了看这一楼四十张书架,钟羽心下不禁好笑:“这……这剑宗前辈太也悠闲了吧!”
    翻看了几页,钟羽见这本书非是自己所喜的书类,便将其放入了书架,又翻找了起来。
    又瞧了两张书架,钟羽虽寻到了好几本未曾看过的精怪杂书,却是一本也没瞧进眼里。
    摇了摇头,钟羽心下寻思:“莫非这修道也能提升赏阅能力?”
    走到左首第二列书架,浏览到第二层时,见到了一本《长生界》,倒是钟羽未有看过的,取下来翻看了一页,才知这本书并非是志怪杂书一类,而是讲说大汉皇朝修行界中各宗派的情况和一些传奇的书册。
    钟羽本想将这本书放入书架,另觅别的书,心中却忽地一动,寻思:“如今我也是长生界中的修行者了,日后少不得下山行走布道,到那是连各家宗派都不识得一个,岂非要贻笑他人?”当下走到软椅旁,坐下读了起来。
    这时钟羽方知,修行界中以儒家、道教、佛门和天魔教四教为首,四教传人皆不修行,但一朝顿悟之后,便是合道境长生贤者。教内掌教更是亚圣,乃是最有望成为圣人的,但四教中的传人极少现世,亦不插手长生界各宗之事,即便出手,也无不让人悦服。
    随后,便是正道九大宗,魔道三大派。
    正道九宗之中的浩然府和小儒门直承于儒家,玄意宗和丹宗则直承于道教,而佛门下辖则有众生殿和地藏殿两大佛殿,另外三宗分别为天蜀剑宗、战宗和破虚宗。
    其它小一些的正道宗派有百余宗。
    而魔道三派则分别是魔欲宗、杀宗、炼魂宗,其它诸如尸宗、百蛮山之类地小型魔道宗派也有数十个。
    另有妖神殿一座,据书上所载,是在南面百蛮山以南地蛮荒之地。传闻此殿,乃是道教始圣太上老君所骑青牛,于太上老君飞升之后,学道教经典顿悟成就亚圣果位,后来在那蛮荒之地建了妖神殿。
    妖神殿辖管世间修行妖精,凡妖神殿众妖,皆不准逾矩杀人,修行中人也不得无故杀之。
    这却是妖神殿之主和各派掌教商议定下的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