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竹叶青叶青青原随风》第82章 宫闱之事

    刘月来了些精神,坐起身子道:“哦?你说说,都出了什么事情?”
    春华应了一声,也不敢隐瞒稍稍歇了口气,就绘声绘色的把刚刚在皇宫门口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除了讲那三人的特点之外,还着重点清了那个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神迹。
    少顷,听完春秀描述之后的刘月,哪里还有之前的百无聊赖,不自觉的张大了眼睛和嘴巴,一脸不可置信的追问道:“真的?竟然真的会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吗?”
    “千真万确,在皇宫门口当值的侍卫和我说的,句句属实。”为了保证事情的真实性,春华还重重的点了点头。
    “不行,这么神奇的事情,我一定要去看看。”说完也不等周围人的应答,刘月着急的跳下了床榻,穿上了鞋子,就急匆匆的往外面跑去。
    “公主,你要去哪里?陛下现在正在召见他们,不能随意去的啊。”春华在后面着急的大喊道。
    但是随之而来的,不是刘月的停住脚步,反而小跑的速度还越来越快了起来,对于身后的叫声充耳不闻,眼见着就要消失在回廊的拐角处了。
    春华见状,也顾不得在劝诫着什么,忙不迭的跟了上去。
    ——储秀宫
    一名少女跟在宫女身后,迈过精致奢华的大殿,袅袅生姿地,朝着婉贵妃走了过来。
    “见过贵妃娘娘。”
    “你这孩子,跟我弄这么多虚礼做什么。别傻站在那里了,快,快过来,坐在我身旁,让我仔细瞧瞧。”婉贵妃一边娇嗔的说道,一边亲切的朝着少女招手。
    昭华莞尔一笑,踩着莲花步的走了过去,在婉贵妃身边坐下,自然而然地依偎着她,神色亲昵。“姑母受皇上看重,父亲和母亲都很是为姑母高兴呢!只是,最近外面的世道也不是很太平,难得姑母求情能够让我进宫来相伴左右,我自然是要守规矩些,以免惹人厌烦。”
    昭华的外祖,是当今的刑部尚书,她的母亲,也是嫡出的女儿,而她的父亲工部侍郎王贤德,算起来还是婉贵妃的堂哥。虽然只是堂哥,但是因为婉贵妃的父母早逝,她自幼为堂叔一家抚育,之后也是凭借堂叔家的继女身份,才勉强够上了大选秀女的资格,没想到进宫之后,她凭着自小就善于察言观色的本领,和那姣好的姿容,竟也是让她过五关斩六将,诞下了太子,一步步走上了现在贵妃的位置。
    中原王朝,无人不知,婉贵妃颇受皇上宠爱,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以婉贵妃背后的王氏一族,身价也是跟着一步步的上涨了起来,时至今日,也勉强算的上是京城中的新贵家族了。但是到底,还是半路发家的,比起那些有着几百年底蕴的名门望族来说,还是不太能够上得了台面,这也是司马一族一直对其不屑一顾的主要原因。
    “姑母自然知道,昭华你一向是谨慎守规矩,在这宫里,自然也是小心谨慎的好。但只不过,这储秀宫,可是你姑母的一言堂,还是不需要过多的守礼了。”婉贵妃越看昭华就越是喜欢,手指一戳她脑门,提点了一句。
    王氏一族,这一代所出的几个女儿中,自己最喜欢的就是昭华了,不仅仅只是因为,她最像年轻时候的自己,就单是她的仪态和姿容,在这京城的诸多名媛中,都能够算得上是佼佼者了。
    两人相视一笑,过了一会儿,方才进入正题。
    “你年纪也不小了,细算下来,今年已经是十七了。去年的时候,兄长就为着你的婚事操劳,可你却找借口推脱搪塞着,我知道你是自小就有自己主意的孩子,也就纵着你,帮着你在族里圆场,生生的就让你拖了一年。可现在,你要是再拖下去,只怕,到时候就成老姑娘了。”
    昭华闻言,一言不发,端起了面前的茶杯,细细的抿了一口。
    婉贵妃见状,恨铁不成钢的道:“京城那么多英俊好儿郎,难道你就没看中一个满意的?那些名门望族的世家子弟们,其中也不乏良人,你越是这么的拖下去,只怕到时候,那些个良人一个个的都已经有了婚约,看你找谁哭去!”
    “姑母,这是在为我担心吗?”
    婉贵妃看着她,摇摇头。
    “你的婚事,可不仅仅是我在担心,就是兄长,也是在不断的为你的婚事奔波着。问你是否是有了心上人,你又不说,族里安排挑选的人,你却是又一个都看不上。你倒去瞧瞧,这天底下,能找得出几个,像我们这么通情达理的长辈来?我可跟你说,你的才情,学识,样貌确实在这京里,都是一等一的,但是再这么磋磨下去,只怕到时候也是白费。”
    昭华见婉贵妃的神情严肃,笑道:“姑母你就放心吧,我岂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我自是心中有数的,您就放心吧。”
    婉贵妃拿她没办法,只得笑骂道:“你自己心中有数就好,还是抓紧点吧。八公主的年纪也不小了,到时候,只怕皇上为了帮她指一个好额驸,到时候京里又要暂停婚事嫁娶了。硬拖着不选,耽误了时间,放弃机会,可别怪我到时候,跟皇上提议,给你随便指一个,看你哭都没地儿哭去!”
    昭华却只是撒娇耍赖:“我定知姑母您是不会那样对我的,这番让我进宫,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定是有什么要事吧?”
    婉贵妃笑睇了她一眼。“你别想着转移话题,不过除了你的婚事之外,倒是确实还有另外一件要事,你刚刚进宫的时候,有没有看见那些应征国师的人选?”
    “国师?姑母是说那些围在宫外的人潮吗?因为怕冲撞了,所以我是从一旁的侧门里进来的,只是远远的望了一眼,瞧的不是十分的真切。倒是进来的时候,偶然碰上了带着一队人的安平王。”
    “安平王?”
    “对啊,看起来似乎是刚刚从外面回来的。风尘仆仆的,似乎都还没有洗漱过,就带着一队人,行色匆匆的就往陛下的御书房赶去了。”
    婉贵妃闻言,沉思了一下,后又突然莫名的笑了起来。
    昭华看着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笑起来的婉贵妃,有点迟疑的开口问道:“姑母,你这是,怎么了?”
    须臾,婉贵妃止住了笑,抬眼,意味深长的看着昭华道:“你刚刚一提安平王,我倒是突然想起来了,这安平王似乎还没有娶妻吧?”
    言尽于此,昭华自然也明白了婉贵妃接下来的意思。
    只是,安平王?!
    昭华微拧秀眉,想了想,道:“就是那位比我大了两岁的亲王?”
    婉贵妃点点头。
    之前怎么没有想起来呢。安平王年岁和昭华的年岁也相当,又是中原王朝最年轻的亲王,身份和地位都是和那些士族完全不同的,家里的人口又简单,尚未娶妻,这么细想下来,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了。
    但是,昭华却隐隐的,显得有几分不乐意了。“姑母,我记得他在京里的风评很差,手无实权,又常年留恋在烟花之地,这……”
    话还未落音,就被眼疾手快的婉贵妃一把掩住了口。
    “你说的,我又怎么会不知。但是别忘了,虽然他手无实权,但是他的背后可是站着两大士族,司马一族和郭氏一族,这两个士族在京城里可都是延绵了好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再加上他的生父,又是和陛下一母同胞,除了太后的关照,自然也是备受陛下宠爱和信赖。即使现在有些男人的小毛病,但是论身份,你也算是高攀了!”
    婉贵妃虽然只是深宫里的一介妇人,却并非不知轻重,否则也不可能在这么多年里,一边一直都备受陛下的宠爱的同时,一边还能够在这深宫里太后和皇后的同时打压下,却一直屹立不倒,还能把自己的孩子推上了储君之位。眼下,见着自己的侄女口出不逊,便开口将这个人选的利弊,全部条条框框的都罗列了出来。
    昭华难得见到婉贵妃如此苦口婆心的劝说,噎了一下,虽然明白婉贵妃说的是实情,但到底还是有些委屈,道:“是侄女失言了,可那安平王,我虽然也曾远远的见过几次,模样倒还算是周正,身份和地位自然也是没的说,但是……”话说了一半,昭华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说些什么了。
    婉贵妃眼见着昭华似乎有些意动,干脆再接再厉,又给她添了一把火。
    “你这拖了一年的时间,现在在京城的名媛圈里,你的年岁也算不得小了。以你这身份,我们王家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嫡亲女儿,自然是不能去给人伏低做小的。皇亲贵族里头,不是俱都已经是成婚了的,剩下的大多也和你年龄相差甚远。”
    “我不知道你原本心里是怎么盘算的,但是你仔细想想,安平王性子和家里人口都很简单,你一过门就能当家做主,之后也可以慢慢的再规劝调理。这门婚事,对你来说,对我们王族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难道姑母我,还会害了你不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