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骨》第84章何谓侠第三更,求推荐求收藏

    一秒记住【笔趣阁 】为您提供最快更新!
    第84章
    过了晌午之后,常熟城便是城门、衙门紧闭,虽是紧闭,可却也开了一条“缝”,本地的士绅,仍然可以拿着县太爷上任时拜府的名帖,通过吊篮把名贴送上去,待到县太爷同意了,自然可以通过吊篮进城。
    千百年来的,在中国一直有“小乱居乡,大乱居城。”的说法,因为这城中至少有一道城墙作为屏障,可以保护城内的百姓不至于被匪徒、乱兵伤害。也正因如此,这城门下才会挤满了等待进城的人,他们大都是在城内有住房的士绅,不时的总会有人被吊下来的竹篮拉上城头。
    几经等待之后,柳如是便和女儿以及贴身的丫环进了城,至于两个家仆,刚一上城就被拉了丁,便成了光荣的守城卒。对此,柳如是自然是大度的表示了支持,随后,她便领着女儿丫环去了钱家位于城中的宅子,宅子里常年住有仆妇、丫环,与家中倒也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柳如是并没有坐等于家中,而是于家中换了一身男装,这男装并不是时下必穿的马褂,而是一身汉裳,头戴方巾,瞧着那模样倒像是个翩翩公子。
    “娘,你……”
    看着娘亲的这副打扮,钱孙蕊惊诧的问道。
    “您怎么这身打扮?”
    “娘要去见个故友,玉儿,在家中安心等着。”
    所谓的故友自然是常熟知县赵继全,当年柳如是还在秦淮河上时,曾与赴南京会考的赵继全有过数面之交,在赵继全任常熟县时,又特意曾来府上拜访,当然是拜的是老爷。
    “这可如何是好啊!”
    常熟县衙后宅,赵继全似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在屋里到处乱转了。明军逼城,虽说早就料到了这一天,可对于他来说,他却未曾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
    “早知道当初,就应该挂印离去……”
    心底这么寻思着的时候,想后大清律中的“守土有责”,他若是一挂冠,不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麻烦,若是在大明赢了还好,可若是输是了……到时候,朝廷追究下来,又该如何?
    眼下之计,必须先,无论如何都得先把眼前的这关给过了,也须得先守住城再说。
    可就凭着这几千乡勇,又怎么能守得住城?
    若是守不住城,到时候,明军攻进了城的话……想到砍了脑袋的江阴县,他只觉后背一凉,冷汗不由自主的冒了出来。现如今,那明军距离这里至多只有一夜的路程了。
    前门有虎、后门有狼,这、这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门外有人通报。
    “大老爷,白茆港钱老爷求见!”
    白茆港钱老爷?
    衙役的通报让赵继全一愣,他怎么来了?片刻后,他才想起来,这钱谦益已经避到了城中,他怎么会在这个拜见自己?
    想到于常熟上任前,于常州府上知府大人接见曾叮嘱这钱谦益身怀“贰心”,朝廷要求对其在多加监视。
    难不成,他这次上门来是为了……若是当真是为游说自己,又该如何?
    还是先见面再说吧!
    “请钱老爷进来……不,老爷我亲自去迎他!”
    深吸口气,赵继全便整了下身上的官袍,亲自迎出了后宅,在见到“钱老爷”时,他的双眼猛然一睁,骇然的看着来者,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看到提女扮男装的柳如是,而是她身上的衣裳,看着那熟悉的衣裳,他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当年穿着这身书生儒袍,头戴方巾赴考的一幕,那时与诸多友人于秦淮河上愤慨激昂,好不洒脱,那时那里想到有一日,会剃发易服,甚至不知廉耻的出仕满清。
    能于秦淮河上扬名的柳如是,又岂会错过赵继全的神情变化,心知自己穿对衣裳的她,看着赵继全说道。
    “赵公子,可还记得在下!”
    柳如是并没有称赵继全为“大人”,并不仅仅是提醒他两人是故友,同时也含着不认满清之官的意思。
    “记得,记得,赵某如何敢忘夫人!”
    赵继全感叹道,那神情中略显出几分凄然。
    “不知夫人今日上门,所为何事?”
    “今日弟之所以登门求见赵公子,一来是为常熟城内外十万百姓安危,二来也是为故友之性命、前程!”
    依如过去一样,柳如是自称为“弟”,多年来她一直希望能够与士大夫平等交流,所以才会如此自称。对此赵继全又岂不知晓,他无奈苦笑道。
    “夫人,赵某身为朝廷之官,又焉能背主?还请夫人休再提及此事,今日之事,赵某便当从未发生过!”
    “从未发生?如何能未发生?”
    柳如是上前一步,直视着赵继全反问道。
    “今日弟来赵公子这,为的是救故友之性命、前程,赵公子难道真准备做那鞑子朝廷的忠臣?甘心为其陪葬,公子可知,现如今这天下大势在汉,在我大明,今日郑延平北伐,数十万大军已将南京重重包围,南京城破指日可待,待江南诸地光复之时,赵公子又会如何?”
    柳如是的逼问,让赵继全神情一变,他甚至有些不知所措的后退半步说道。
    “赵、赵某自,自当顺天下大势……”
    如果那时,真的有选择吗?
    “可顺势之后呢?赵公子可曾想过将来?可曾想过将来的前程?”
    这……
    柳如是的反问让赵继全一愣,顺势之后又该如何,到那时,还有前程可言吗?贰臣就是贰臣,顺势而降的永远只是贰臣,不可能为朝廷所用,就像钱谦益……难道说他现在已经投奔了郑成功?
    惊讶的看着柳如是,赵继全诧异的问道。
    “夫人,不知蒙叟公现在何处?”
    柳如是并没有回答赵继全的问题,而是继续说道。
    “赵公子,这弃暗投明有以先后之别,若公子能识大局,果断而为,又岂愁将来前程,若公子抱定主意,甘心为鞑子驱使,只恐怕江阴县,便是公子之前车,弟还请公子早做打算!”
    双眸盯着赵继全,柳如是的神情淡然,在其思索之余,她似有意,又无意的轻叹道。
    “公子可曾记得,他日于那秦淮河上,公子是何等的慷慨激昂……”
    新书幼苗,需要大家的关爱,求推荐、求收藏…… :m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