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未央舞霓裳》第180章 敌我势力

    因着皇帝心头那颗“朱砂痣”,后宫自永宁公主后多年未有皇嗣,直至与颜娘肖像的盛嫔入宫。幕洛裘是皇宫里最小的皇子,皇帝的老来子,和其他皇子年龄相差极大,如今还在上书房授课的他和其他皇室年幼子弟。
    远远地就听到大学士在给学生们讲顾卿城此次退草原十二部战役中最出名的地“崶路决战”进行解析,心未央地谍报上倒是对这场战役记述的很清楚。那次战役正式天寒地冻,隆冬季节。长途跋涉的大军疲惫不堪,而草原蒙古兵却早就习惯了这种天气,连续不休的几场疲惫战役后,顾卿城便用神明启示激厉战士,说梦见神明启示此战必胜。听了他的话,士兵士气顿长,精锐铁骑率先乘风踏雪,深夜直扑敌军打的敌军措手不及。随即后发部队赶到,敌军纷纷溃败,此战之后天宸国大军势如破竹,接连打了几场胜战。
    无论多大的男人都有些英雄主义,听到在讲战役,幕洛裘立刻放开棋云的手跑了进去。授课的学士看见他很惊异,幕洛裘笑眯眯地指了指外边“本皇子把未央仙子带来了哦。”
    贺兰棋云的才气天下闻名,大学士立刻迎了出去,看见同有才名的安国亲王也在,顿时激动地胡子都飞起来了第一才子和第一才女亲临他的课堂,他是多大的福气哦。
    贺兰棋云和幕洛尘是在架不住这位满眼崇拜地老夫子的邀请,只好走进去听一阵。有了敬仰的人在,大学士说的更加卖力,那叫一个惊心动魄。说完,照例要听听学生们的见解,棋云和幕洛尘听着孩子们不一的见解,皆笑了。不是嘲笑孩子们见解的浅薄,而是都回忆起年幼时也都曾有过这样一段惬意时光。
    到了幕洛裘却不像旁人一般对战神顾卿城万般敬仰的说辞,小皇子皱皱眉“本皇子总是觉得这场战役有些投机取巧的成分,如果敌军没有因为前几次战争而轻视我军,半夜没有偷懒,那么还会赢吗?”
    幕洛裘的话竟然让学士无法反驳,抚了抚长胡子,学士道“战争中一切都是未知的,无论什么计策最终只是为了一个赢字,战役的最后是我们赢了。”
    学士扫见最后边的贺兰棋云和幕洛尘,两人皆是一副万物皆在心中的笑容,一个淡然一个傲然,便问“不知道两位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
    幕洛尘耸耸肩,转向贺兰棋云笑的邪魅“本王也想听听郡主的高见。”
    幕洛裘也跑到贺兰棋云面前牵着她的衣袖撒娇“姐姐,你说,你说嘛~”
    棋云温柔地揉了揉幕洛裘的脑袋,只得在众目睽睽下站起身,说出自己的观点“九皇子说的有道理,大学士也没有错,战争残忍,想要保住国土就得赢。崶路决战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它在整场战役中的转折作用,因为这一场对战的胜利激厉的军心,震慑了敌军。这场战役如何赢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赢的漂亮。”
    众人点点头,未央仙子的话点中了中心,崶路决战决战的意义就在于“转折”作用。
    “姐姐!,那我说的不对吗?”幕洛裘急迫的问。
    棋云正要安抚她,便听门口传来一声高亢“朕也想知道,郡主对这场战役怎么看。”
    闻言,便见皇上带着一堆人大摇大摆地出现在门口,还真是全了。几位王爷,顾卿城,朝中大臣,皇帝这是把这个早朝搬过来了。
    众人连忙跪拜,皇帝大笑一声“都平身吧,今日早朝说到这次战役,想到今天上书房开课要分析战情,朕便带着大家伙来看看热闹,没想到还真没白来啊。洛尘,你不是病了么,怎么在上书房养病了。”
    幕洛尘也不窘迫,呵呵一笑,无所谓地道“左右告了假无事便想探望下母后,谁想半路碰上郡主和九皇子,一时怀念幼时在上书房的时光便跟着来看看,皇叔父,这可不是欺君吧。”
    皇帝管不住他嚣张跋扈的性子,也就放弃了,继而将目光投在贺兰棋云和顾卿城身上“都说未央仙子满腹经纶,今日恰好顾战神也在,你们也好切磋一下。”
    “臣也想从郡主这里听听臣还有何局限,还请郡主赐教。”顾卿城没有一丝被质疑的不甘,诚心请教。
    “不敢”棋云与他回礼,继而在皇帝和满朝文武面前没有一丝局促,泰然自若地走到最前边指着沙盘上的地势局势一一分析“我天宸国物产丰富,国泰民安,军力强大。而草原十二部反之,草原寒冷,衣物食物不足,故而每到冬季都会滋扰边疆安危,强抢物质。故而我朝对付草原部落有上中下三计,上者贸易互市,各取所需。中者主和,换一时安宁,下者为战,彻底降服不敢来犯。但草原部落之间分散,难以统一,贪心太甚,故而我朝只能选择下策。”
    满朝文武点点头,未央仙子无愧为未央仙子,分析的极为正确。草原部落间间隙很大,时常会发生内乱,蛮夷就是蛮夷,只会用抢的,岂会安安稳稳地完成互市之路。若是再放宽政策主和,更会养大那些野狼的胃口,天宸国如何忍得下这口气,所有只能战。
    “继续”皇帝脸上越发神采,等着贺兰棋云接下来的见解。
    贺兰棋云看了眼顾卿城,微微一笑“在说两军兵力,我军骁勇,在顾战神等将领带领下异常勇猛,视死如归,有如此将士保家卫国是我国荣幸。”这番赞扬令在场武将皆很心悦,却说着,贺兰棋云话风一转“但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草原常年混战,孩童三岁能上马,提弓能射箭,人人皆兵。更重要的是马,他们的马是散养驯服的野马,日行百里。我们的马是混交的家马,耐力不足。我军要与他们交战至少要追上数千里,大军疲惫,而他们却早已经习惯这种奔波,这也是我大军最开始久久僵持不下的原因。”
    贺兰棋云的话令所有人沉默,因为她说出了一个事实,一个人人不想承认的事实,即使我们装备精良,大军耐力始终不敌草原猛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