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娱乐圈的泥石流》第二百零五章 艺人跟公司的关系

    “那你确定准备出专辑么?”
    刘雅婷一脸严肃。
    “嗯,让公司安排监制,明天开始搞起……”
    方宇摸着下巴着说道。
    “这么着急的,你不是说太累了……想休息两天的吗?”
    刘雅婷小声说道。
    方宇沉吟片刻,反问道:“我有说过吗?”
    刘雅婷:“……”
    脸上是不在意的模样,心里却是咯噔一下。
    “来自刘雅婷的负面情绪值787……”
    对于这货翻脸不认账的臭不要脸,刘雅婷始终难以接受。
    “行吧,我到时候跟经理汇报一下,让公司给安排两位老师帮你。”
    刘雅婷认真把这件事记在小本本上面。
    “好的,麻烦你了!”
    方宇想了想,
    反正选择的歌曲问题不大,关键是后期处理。
    让他一个人搞定十二首歌,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
    找两个帮手也行。
    ……
    按照方宇的打算,是希望能多点时间,准备他的专辑。
    那些代言花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每天累得跟什么一样,哪有空专心录歌。
    作为经纪人,刘雅婷自然要考虑方宇的感受。
    之前是属于绑定合同,不得不完成。
    既然方宇希望准备出专辑,那她肯定要尊重方宇的想法。
    毕竟她是在为方宇服务。
    反正这段时间拿到的公演费用跟代言费用,赚取了不少分成。
    短时间来说,他们这支团队不缺经费。
    至少目前来说是这样的。
    ……
    在刘雅婷的安排下,他暂时不接任何商演。
    专心弄他的音乐专辑。
    公司方面知道缘由,没有强求他去作。
    反正已经完成了合作商指定方宇代言的任务,忙了这么多天,休息一段时间也是应该的。
    大型公司很少存在压榨艺人,尤其是潜力艺人的事情。
    最多是资源分配不公。
    ……
    在别的方面,公司可以对潜力新人予以各种支持。
    比如在公关、渠道、宣传方面。
    但有些事情,即便是强如天娱传媒,也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
    比如广告代言。
    公司方面能获得广告代言本来就不多。
    商家厂家大多有各自的代言人。
    换代言人的事,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决定。
    难得有几个代言合同,你不要,有的是人要。
    ……
    说到底,还是资源倾斜问题。
    ……
    旗下有那么多艺人,不可能每个艺人都能照顾到。
    更不可能将这些资源均匀分配。
    最多是在公司内部放出消息。
    然后各自的经纪人前往竞争商家沟通谈判,能不能得到产品代言权,全靠自身本是。
    又或者是商家过来点名。
    然后公司再转而跟经纪人和艺人交流沟通。
    谈成了自然最好。
    谈不妥,那再各退一步。
    公司跟商家协商讨论,考虑换个人选……
    ……
    这属于资源分配不公。
    在娱乐圈里,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要说公司故意打压新人,不让艺人冒头,这问题根本不先是。
    公司签约新人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
    没有任何理由得打压你?
    不仅不能帮公司挣钱,每个月还要给你发工资……
    浪费钱不说,还要浪费精力。
    打压你的人不是有病么?
    当然,你要是得罪某些大佬,被打压了,那权当我没说……
    ……
    想到之前产生的想法,依旧觉得不可思议。
    让方宇一个人操刀。
    完成整整十二首原创歌曲。
    简直不可思议。
    最重要的是,还要保证每首都是不属于《当你》这样的精品歌。
    想想都觉得刺激。
    ……
    刘雅婷离开后,便在为方宇专辑的事张罗。
    这件事需要郑重对待。
    毕竟这可是方宇的第一张专辑。
    必须得全力以赴,积攒人品,争取拿到一个不错的成绩。
    相比起那些普通歌手,方宇的起点要高得多。
    怎么说都有二线的人气水准。
    相比那些人,他要强得太多了。
    不仅是她,包括公司,同样很在意这件事。
    这事关旗下艺人的潜力,怎么可能会不在意?
    ……
    刘雅婷之前特意听过方宇为专辑准备的那些歌。
    她并非专业人士,但她个人感觉,这些歌无一例外,都很好听。
    她不太相信自己的感官,私底下问了杜月。
    杜月回答也是很好听。
    连杜月这位跟方宇不对付的女孩子,都觉得这几首歌好听,那就证明的确很好听。
    ……
    所以刘雅婷现在莫名充满了信心。
    甚至做好赔本的准备。
    如果说商演、代言什么的,是为了给艺人和公司挣钱,那么专辑出售,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艺人的人气和知名度。
    积攒底蕴。
    倒是有歌手尝试用出专辑的方式捞金。
    很可惜,除了那些名气大,粉丝黏性高的歌手,大部分歌手的专辑,基本都属于赔本赚吆喝。
    别说是赚钱,能少赔点就不错了。
    更多的可能培成傻子。
    刘雅婷并不担心公司方面的态度。
    她大概是知道,
    像方宇这样的重点关注艺人,公司向来很大度。
    愿意花钱来培养。
    越大的公司,越是明白一个道理。
    有潜力的艺人,用人情捆绑,肯定比合同束缚更有效。
    诚然,艺人吃里扒外、恩将仇报、乃至跟原公司反目成仇的例子。
    但仔细回顾,类似于这样行为不端的艺人,最后能有什么好的下场?
    最多晃荡一段时间,然后就销声匿迹。
    ……
    说到底,实力决定了说话底气。
    小型经纪公司还担心艺人坐大。
    最后反客为主。
    可在大型公司看来,尤其是像天娱传媒这样的龙头经纪公司,从来就不怕艺人坐大。
    大不了你咖位提升后,公司就提高你的合同待遇。
    绝对委屈不了你。
    大家一起和气生财。
    实在想跳槽或者想单干,咱们好聚好散。
    有机会合作发财。
    偌大的公司总是有点气量,可你弱势敢在临走前倒打一耙,呵呵呵,你就会知道,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即便是被竞争对手收下,依旧免不了被雪藏或被抛弃的下场。
    不论是什么公司,对于劣迹艺人、不可能存有好感……
    怎么可能会耗费大量资源、浪费在这种行为不端的艺人身上?
    别开玩笑了好不好。
    有那个资源,不如多栽培几个靠得住的新人。
    起码不一定像这群养不熟的白眼狼,说不准就扑上来反咬一口。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