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叫我歌神》第655章:还你顺天剑,换我一湖平

    别叫我歌神第一卷:天涯歌女第655章:还你顺天剑,换我一湖平第二乐章一开始,笛声变得平缓了一些。
    四周的光线也暗了下来,谷小白站在黑暗中,静静吹着笛子。
    而湖面,却亮了起来,像是从水下,透出了光,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一叶小舟,飘然湖上。
    还剑湖周围,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那小舟上。
    突然间,四周传来了一阵惊呼。
    湖面之上,有黑影在搅动,一只大龟,摇头摆尾地从湖水中游了上来。
    这画面如此的逼真,在黑夜中分不清真假虚幻,而这只大龟的口中,还衔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
    顺天剑!
    看到这一幕,更是让在场的所有越南人激动。
    这是后黎朝开国君主黎利的传说!
    当然了,人群中,有一个人比其他人更激动。
    裴光荣哗一声站起来,盯着那湖面上。
    湖面上,一叶小舟上,隐约站着一个人影。
    看到那身影,裴光荣眼睛瞪大,果然是我!
    等等,这家伙怎么知道我长什么样子?
    再想想之前的战场厮杀,也和他当初死去的场面如此相似,裴光荣越想越觉得奇怪。
    他当然不知道,这画面,其实是系统从他的经历中截取给谷小白的。
    小舟之上,黎利从大龟的口中得到了那把宝剑。
    其名“顺天”。
    顺应天意!
    长剑举起,寒光闪耀!
    刹那间,画面又回到了战场上,手持顺天剑的黎利,在战场上和另外一队明军厮杀,双方主将都已经血染战袍,兀自死战。
    战场之上,你来我往,血流成河。
    当两方终于收兵时,残阳如血,战场上尸横遍野。
    黎利举起了手中的长剑,阳光之下,长剑若霜寒。
    隔着战场,双方主将遥遥相望。
    然后“铛”一声,钟声响起。
    鸣金,收兵!
    战场之上,双方各自收拢尸体,掩埋焚烧,彼此交错,却互不干涉。
    战争两侧,两名主将彼此对望,相隔数百米,却又似乎同时有了一个决定。
    议和!
    何谓顺天?
    国和民心顺,天命安如是!
    谷小白的笛声,变得平和、温柔了起来。
    将军还朝述职,战士解甲归田。
    铸剑为锄犁,耕作红河岸。
    当战火熄灭,文明之光再次复苏,当往来贸易再次恢复、当边关不再互相滋扰,一切恢复了和平……
    受益的,当然还是普通民众。
    画面掠过一座座城寨,一处处笑脸。
    一曲幽幽的笛声里,有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有妻子对丈夫的眷恋,有儿女对父亲的牵挂。
    那幽幽的思绪,像是红河水,慢慢渗进了所有观众的心底。
    和平,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国家和平,民心顺服。
    这,就是天命啊……
    第二乐章缓缓结束。
    此时此刻,整个现场全乱了。
    人们早就已经不再坐在座位上,大部分人都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甚至有些人,已经走到了湖边。
    此时此刻,这座湖,才是真正的舞台。
    雾气蒸腾的还剑湖四边,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无数的人。
    第三乐章,就是在这时候开始了。
    第三乐章:还剑!
    还你顺天剑,换我一湖平!
    笛声欢快而急切。
    钟声碎而不散。
    钟声笛声互相切分,杂而不乱。
    画面上,浮现出了无数的民众,重建家园、耕作土地的模样。
    他们忙碌着,汗流浃背,却满脸笑容。
    河岸上,两名士兵相携死去的地方,一名年轻人用锄头挖开了鲜血浸染的土地,种下了种子。
    然后,种子在飞速生长,画面猛然拔高,鲜血浸染的战场,已经化成了一片金黄色的田园。
    无论中日韩越四国的民众,文化再如何改变,有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
    勤劳。
    他们的双手,可以拿起刀剑,但从来不会放下锄头。
    对土地深深的眷恋,是刻在汉文化圈骨子里的。
    所有的画面渐渐隐去,还剑湖上,那一叶扁舟再次出现。
    船上,一名男子,腰悬宝剑,站在船头。
    突然间,湖水波动,那大龟又出现了。
    它在船头之前嘴巴翕动,似乎要说什么。
    船上,那男子摇头,似乎拒绝它的索取。
    他指向了北方,似乎要说北方会怎么样,要继续用这把剑抵御外敌,继续征战沙场。
    大龟摇头,沉到水下。
    下一秒,湖面无风起浪,波涛汹涌。
    湖面之上,男子无奈,将手中的长剑投入水中。
    湖面渐渐平静下来,大龟浮出水面,它咬着那长剑,摆动着四肢,慢慢游走了。
    男子站在船上,看着那平静如镜的水面,若有所思。
    还你顺天剑,换我一湖平。
    其实这个时候,乐曲的意思很明显了。
    只要你不妄图动用武力,一切都会天下太平。
    顺天剑这种神兵利器,又有什么用处呢?
    于是,就是几百年的和平,南北相安无事。
    这里,也将谷小白的用意,表达的淋漓尽致。
    今日今时,不过自取其辱。
    第三乐章,是整个曲子里,最柔和的一章。
    但从音乐性上来说,却是最让越南的音乐家们震惊的一个乐章。
    他们感受过谷小白钟鼓之琴声震百里的威势,感受过那一声钟响,天地变色的力量。
    但这一个乐章里,钟声忽而轻柔似婴儿的呼吸,忽而顺滑如同巧克力,忽而清澈如三角铁轻鸣,忽而又俏皮似八音盒转动。
    那音色的控制,简直出神入化。
    可钢可柔,可大可小,何等的神奇。
    而谷小白的用意,这一乐章也是最犀利的。
    不要挑衅你对付不了的敌人。
    如果谷小白用其他的方式说出来这句话,怕是全场都炸了。
    但此时此刻,越南的音乐家们,只能静静聆听着。
    连反驳的余地都没有。
    这就是谷小白的音乐!
    这就是钟君!
    不,他不只是钟君!
    一个钟君,又如何能够形容他的音乐万一?
    这个少年,是他们生平仅见的优秀的音乐家!
    当这个乐章的余音袅袅消散时,现场依然静得落针可闻。
    几息安静之后,突然间,钟声再次响起!
    “duang~~~”
    沉重的大钟,震慑了整个河内。
    第四乐章:昇龙!
    日出东方明,钟声镇南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