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布拉格》211-216

    第212章 haer 213
    柏林,
    总理府。【无弹窗..】
    “我们尽快让英国向我们屈服, 否则他们隔着一条海峡据守英伦三岛,再凭借实力雄厚的海军和仅仅是稍弱于我们一些的空军, 他们可以把这场战争变成一场持久战。但这绝对不是我们能够接受的。”
    在德国的首都柏林,元首的总理府内此时正进行着一场会议。在法国战役已经结束了两个多星期的这个时候,海陆空三军的高级将领, 以及外交部和宣传部的相关人员都聚集在了这里。
    他们之中有主战派, 也有“主和派”。
    主战派主张尽可能快地在制定了作战计划后攻打英国本土。
    而主和派……主和派则希望再稍作等待, 等待英国主动和他们求和。但经过了两周时间的等待, 以外交部部长里宾特洛普和宣传部部长戈培尔为首的“主和派”似乎也已经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此时耐心尽失。
    在一位参谋部的将军说出了那样的话之后,坐在一起的宣传部部长戈培尔和外交部部长在经过了几句的小声交谈之后也开始了他的发言:
    “我们还在等待英国人求和的信号, 但直到现在为止,我们依旧还没有收到任何相关的访问请求。”
    宣传部部长也参加这次会议这件事听起来或许会让人感到有些吃惊, 可事实上, 法国战役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完全结束,身为宣传部部长的戈培尔绝对是功不可没的。<script>s3();</script>
    他在一整个冬天的时间里都对法国内部施展了他的宣传攻势,并通过各种手段让法国的军队内部失去斗志,并颓废地懈怠了长达好几个月的时间。甚至连法国最后那么干脆地放弃与英国继续联合作战,并向第三帝国求和,这件事里也有着许多戈培尔的影子。
    在说完那句话之后,戈培尔又继续说道:
    “在英国人顺利从敦刻尔克撤走他们的三十万远征军之前, 英国内阁里其实已经出现了很多希望向我们求和的声音,他们希望从还依旧保持中立的意大利那里寻求和我们的和谈。但是在那次撤退之后,这样的声音变弱了。丘吉尔在民众间的声望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而只要他还能够坐稳英国首相的位置, 我认为……在真正攻打英国本土之前,英国人向我们求和的可能性已经变得很小了。”
    在戈培尔之后,外交部部长里宾特洛普也开口说道:“昨天的时候我和苏联的外交部部长也通了电话。他说他们也尝试在英国本土协助我们开展宣传攻势,但是很可惜,英国国内并没有像法国国内那样多的布尔什维克党人。英国的普通民众对于他们写在墙上的那些标语也表现得很冷漠。”
    “那我们还要继续等下去吗?”——在法国战役中表现得最突出的陆军部中也终于有人发言。
    戈培尔摇了摇头,里宾特洛普也摇了摇头。
    此时,已经听着手下人说了许久的阿道夫·希特勒终于看向海军部的参谋长,并向他点了点头。
    “我们有一个准备了10个月的登陆英国本土的计划——海狮计划。它需要海陆空三军进行联合作战,需要以我们完全掌握住法国、比利时和荷兰的海岸、港口和河口为先决条件。现在,实行这项计划的时机可能已经到了。但由于我们的海军实际弱于英国皇家海军,所以,让庞大的陆军部队和装甲车全都乘船越过完全由英国人掌控的海域,这需要我们在那片海域拥有绝对的制空权。”
    当海军参谋长说出了这个计划后,他让自己身边的警卫员把早已准备了很多份的计划摆上了所有与会人员身前的桌子上。
    而这些第三帝国的军界高官们几乎才只是翻开“海狮作战计划”的第一页看了未有多久,就纷纷把注意力放到了空军总司令戈林的身上。
    戈林的空军是在希特勒与他的纳粹党走上了统治德意志的道路之后才建设的,完完全全属于纳粹的产物。这是第三帝国最年轻的军种,发展最快的军种,也同样是在刚刚结束的那场法国战役中令人惊艳的一个军种。
    而现在,征服英伦三岛的“海狮计划”能否真正执行似乎就取决于戈林的空军能否毁灭老牌的英国皇家空军了。
    在同僚们的注视下,空军总司令兼航空部部长,并且同时还是秘密警察的最高上级的戈林露出了势在必得的笑容。
    下午三时许,在柏林近郊的一处空军基地,轰炸机联队、战斗机联队、以及驱逐机联队的多名大队长及以上军职的作战人员都被召集到这里。
    与其说这是一场会议,不如说是一节课程。一节向这些一线作战部队的指挥官们解释空军部最新技术的课程。
    负责在这次会议上讲述新技术的空军参谋部人员原以为,这些主战部队的指挥官会很难迅速理解这套承载着戈林巨大期望的“科尼克拜恩”设施以及其原理。可没曾想,战斗机部队jg-26联队的路德维希·施泰因亲王却是很快就在别的作战指挥官都还在沉思、疑惑是流露出疑惑的时候向他提问道:
    “也就是说,通过这套无线电定向信标的引导,我们的轰炸机驾驶员只要循着一道射束往前飞,在第二道射束出现时把□□丢下去,这就能够完成任务了。是这样吗?”
    当路德维希说出这样的解释后,由空军参谋部的参谋官解释了老半天都不能明白他们意思的多名轰炸机部队大队长,甚至是联队长都眼睛亮了起来,在望向了路德维希之后又望向了那几名参谋部的人员。仿佛是在向他们询问,他们先前所说的那些是不是就是路德维希·施泰因亲王的意思。
    负责讲述的那几名参谋官里官职最高的那一位似乎是深吸了一口气,刚要说些什么却就又意识到路德维希的精炼解释究竟是有多么的奇妙。又是片刻之后,那位参谋官才说道:
    “对,就是这个意思。使用了这套技术之后,我们就可以不分白昼黑夜,不管天气优劣,甚至是在漫天云雾的日子里也都能够对英国发动空袭了。”
    听到这样的说法,轰炸机部队的几名指挥官当然是面露喜色了。如果他们真的拥有这套技术……那么他们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发挥轰炸机部队的所有能量。
    可显然驱逐机部队和战斗机部队的人就不会这么想了。
    而这一次,又是路德维希,又是路德维希·施泰因亲王站在战斗机部队指挥官的角度提出了他的一个想法,又或者说是疑问。
    他说:“那我们战斗机部队呢?还有驱逐机部队的。我们总得在轰炸机部队执行任务的时候为他们护航吧?难道我们也都跟着射束的引导走就可以了?那我们是不是也能跟着射束的引导把英国的战斗机击坠了?”
    路德维希此言一出,立刻让这两大作战部队的与会指挥官闷笑或者是辛苦忍笑起来。
    可正当参谋官们试图在保持会议的严肃性时向他们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时,已经从柏林的总理府回到了空军基地的空军总司令戈林咳嗽了一声走了进来。而跟在他后面的那位有些谢顶、看起来笑容可掬又体型偏胖的男人则是新晋空军元帅——路德维希所在的第2航空队的总指挥官,凯塞林。
    看着这一幕的路德维希扁了扁嘴,并就此停止了他对于这套技术的质疑,而后接受空军部总司令戈林对于他们士气的鼓舞。
    基本上,那无非就是一些类似于“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确保德国人民能在历史的注视下骄傲地挺立”、“你们是帝国的骄傲”、“要确保第三帝国的空军之魂熠熠闪光”“我们是让元首寄予无限厚望的队伍”之类的话语。
    在路德维希看来,那还没有继续讨论让戈林本人寄予了无限厚望的“科尼克拜恩”设施来的有趣。但他还是保持着“高涨的热情”听完了那些,并在会议结束后按照他先前所想地跟上了走出会议室的戈林。
    当时,戈林正和凯塞林一起并排走着,并在一起讨论着有关轰炸机补充大队人员训练新标准。当戈林看到路德维希的时候,他还以为这个有着亲王头衔的战斗机部队指挥官想要找的人是自己的部下凯塞林,可正当戈林要把凯塞林让给路德维希的时候,路德维希却告诉戈林,自己想要找的人正是他。
    那让凯塞林和戈林都愣了愣,而后还是向来就脸上带着微笑的凯塞林主动提出他可以先回避一下,并玩笑一般地表示他真的可以先回避一下,让自己的这位部下单独和他们的空军总司令说一会儿话的。
    或许是因为戈林今天的心情很不错,这位自大的,并且好大喜功又向来不爱担什么责任的空军总司令不仅答应了路德维希想要单独和他说一会儿话的请求,并且他还给两人之间的这次谈话起了个头。
    “施泰因亲王,原本现在这件事还在保密阶段的,但我可以提前和你透露。元首阁下决定在一周后向你授以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并且你晋升少校的时间也已经定在那天了。”
    “这么说,下周我就能是个少校亲王了。”
    在得到了那样的消息透露后,路德维希并没有马上向戈林道谢,并展现出一种惊喜,反而是用上了这样的措辞。这让戈林感到了些许的古怪,并停下脚步来多看了一眼这名即便在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的队伍中,举手投足之间也有着一种能让人另眼相看的贵族气质的亲王殿下。
    戈林:“施泰因亲王,你似乎有别的话想对我说。”
    路德维希:“是的,尊敬的帝国空军总司令阁下,我想在我开始之前先向您确认一下,如果我在言语上冒犯了您,我的这次晋升会不会就取消了。”
    这还是戈林在成为空军总司令之后第一次有人和他说出这样的话。这让他感到十分惊奇,并且没有直接回答路德维希的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
    “你打算怎样在言语上冒犯我?”
    这下,路德维希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古怪起来,但是他虽然没有得到一个来自于戈林的承诺,却也还是不卖关子地开口说道:
    “我们都知道,您不仅是空军部的总司令,您也还是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全国领袖。”
    戈林:“是的,是这样没错。”
    路德维希:“那如果我被秘密警察找了麻烦,我是不是能直接来找您。”
    戈林:“秘密警察来找你的麻烦……?”
    这样的一个消息让戈林惊讶坏了,他可怎么也想不出来自己的属下居然会去找这一位的麻烦,并且路德维希的这句话一出,自然就引起了戈林的高度重视。他让这名前途无限的,很可能再经历一场空战就能够升任为联队长的战斗机部队指挥官跟着自己到办公室来,别继续在走廊上说这样机密又敏感的事。
    就这样,戈林在亲自帮路德维希把门给关上之后眉头紧锁地问道: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果让我查明情况,确认的确是我的部下对你做了那么冒犯的事,我一定会让他们当着我的面来向你道歉。”
    路德维希紧接着问道:“从我的屋子里把我的朋友带走,拘留盘问能不能算是冒犯我的事?”
    路德维希才只说了这么一句话,戈林就眯起了眼睛。虽然这位位高权重的空军总司令兼秘密警察的全国领袖还一句话都没说,他的表情就已经告诉了路德维希,他觉得这算,算是冒犯对方的事!
    于是不出意外下周就得是少校亲王了的路德维希又接着说道:
    “那是我和我的一位中队长的大学同学,现在在报社工作,平时也就是去前线拍拍照片写写报道。哦,波兰战役发生的时候她也给我和曼弗雷德写过报道,还给我们拍了好多好照片。我们不在的时候让她给我们看看屋子,可你的人却把她带走,还因为她给我们看房子就说她和我们都有性关系,是性生活不拘束者,也玷污了帝国最高贵的血统,还吓唬她要把她送去集中营!我觉得他们也不止是说说吓唬她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最后没那么做。
    “她现在吓坏了,还总担心保安局的人因为她的关系进门搜过我的屋子,甚至还担心保安局给我装了窃听器,给我们道了好久的歉就不肯见我们了。您说我到哪儿再去找人这么来前线给我们写报道,还给我们拍那么多好照片呢?”
    当戈林听到路德维希说起前面那段话的时候,他还是露出了非常不悦又愤怒的表情的。但是当他又听到路德维希对他说起“保安局”这个词,那种不悦和愤怒又变成了忍无可忍,并在路德维希声情并茂地说完了那句疑问句后怒道:
    “保安局不归我管,他们的人是安全警察,我的人是秘密警察,路德维希·施泰因亲王!”
    对此,路德维希并没有被吓倒,反而扛住了戈林的怒火,并露出了非常疑惑的表情道:“可安全警察和秘密警察不是很多时候都重合的吗?名字虽然不一样,可不就是那批人吗?”
    戈林:“那是以前!但他们现在有帝国中央保安局了,那是希姆莱的地盘!是他的人来找了你的麻烦!”
    路德维希看起来更疑惑了,并问道:“所以他们抢了您的人,成立了一个和盖世太保的职能完全相同的地方,也能把人扔进集中营,然后他们还用您的人来找了我的麻烦?是这样吗?”
    戈林:“……”
    路德维希:“到底是不是这样?”
    戈林:“…………”
    第213章 haer 214
    愚蠢的戈林总司令在被一脸疑惑的路德维希·施泰因亲王上尉挑拨了一番之后简直怒不可遏。【无弹窗..】这位一战时期的德国王牌飞行员虽然并不善于做一位空军总司令, 但他却因为一早就投靠了纳粹党的党魁阿道夫·希特勒而在对方于1933年夺取了国家最高权力之后平步青云, 并凭借着与对方的这份特殊关系而在空军这个新的兵种开始大力建设后在空军内部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地位和权利。
    即使是在纳粹党的内部,或许也只有希姆莱能够在手握的权利以及所获得的希特勒的信任上与之一拼了。
    那就更不用说, 戈林虽然拥有空军,可希姆莱也拥有人数众多的党卫军机动部队。在波兰战役结束之后,希特勒就亲自下令把党卫军机动部队下属的“德意志”、“日耳曼尼亚”、“元首”三个团全都扩军成师级部队。除此之外, 希特勒还让希姆莱再组建“骷髅师”与“警察师”。
    这可让戈林嫉妒坏了, 虽然他从来都没有这么说过, 但是他在看到希姆莱时、以及听人说起希姆莱的时候的表情和神态早就已经出卖了他。
    好在法国战役他们大获成功, 又很快要成为“海狮作战计划”中最至关重要的先行军了。这让戈林的心中感到妥帖了不少。但是在经过了路德维希这位“小上尉”的挑拨,这位空军总司令兼盖世太保的全国领袖又感觉到很不愉快了。
    他似乎是回忆起了与党卫军的全国领袖希姆莱有关的种种种种, 回想起了对方到底是怎么用“帝国中央保安局”这个新成立的单位夺走了他的很多秘密警察,安全警察到底又是怎样把他的秘密警察的脸面踩在了脚下的。
    当戈林把这些全都回忆了一遍之后, 他就觉得……他必须得去找元首所深深信任着的希姆莱一趟了!
    在戈林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党卫军的指挥部时, 才从他的办公室里出来了的路德维希又拐道去到了先前打过了照面的凯塞林元帅那里。
    但是这一次,路德维希却并不再是过去“惹是生非”的了。敲门进到凯塞林元帅的办公室时的路德维希甚至能够称得上是眉头紧锁以及忧心忡忡,但在对上了凯塞林的笑容后,他也还是露出了感情真挚的微笑。
    “我还没能来得及当面祝贺您直接跳过上将升任为元帅,阁下。”
    对此,凯塞林的下一句话是:“我也还没能来得及预祝你升任为少校,施泰因亲王。但愿你没能在言语上太过冒犯我们的戈林总司令以至于弄砸了这次的晋升。”
    路德维希:“我觉得……我应该没有吧。”
    凯塞林:“请坐吧, 亲王殿下。”
    说着这句话的路德维希很快就坐到了被摆在了凯塞林办公桌对面的那张椅子上。对于凯塞林,他或许是信任的。不仅如此,他还很喜欢他的这位并不直接负责他的上级。
    凯塞林出生于巴伐利亚的一个普通家庭, 他身上没有许多普鲁士贵族出身的军官身上的傲慢,但是对于像路德维希这样的贵族,他又会十分尊重。和其它总是严肃又冷酷的军官相比,这位此时已经晋升为元帅的空军将领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并且炮兵出身的凯塞林虽然年纪早就已经不小了,却在进到了空军的队伍之后很快就学会了驾驶飞机,也在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都进行到了最激烈的时候都依旧坚持自己驾驶飞机去往前线,站在最前线指挥官的身边,为他们加油鼓劲。
    这当然会让路德维希这样的前线军官对他心怀好感。
    更不用说,凯塞林在空军部队的多个不同的职位上履行职责,他曾担任过行政总管、空军参谋长,而后又到现在的直接负责一整个航空队。那让路德维希认为,对方在空军的事务上应该是一位全能型的长官。
    于是路德维希选择来找到他说出自己的疑虑。
    “关于那套‘科尼克拜恩’设施,我有一些话想要和您说。”
    那让在路德维希进到这间办公室后就停下了自己手上事务的凯塞林沉默了一会儿。他似乎猜到了路德维希想要对他说出的,并非对于这套设施以及德国空军的这套新的引导技术的赞赏。但他还在沉默了片刻后说道:
    “你请说,施泰因亲王。”
    “通过无线电定向信标来引导轰炸机,并让我们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