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穿越明末》283-288

    第283章 发展商业的好处
    但是楚江秋的这种大胆言论,却是让在场的人全部都惊呆了。【全文字阅读..】
    太子朱和城还能稍微好上一些,因为他现在对楚江秋的崇拜近乎盲目性的。
    在他看来,既然楚大哥说能,那就应该能够做到。
    至于史可法和红惩处,却是完完全全地被惊呆住了。
    从古至今,历史上的变革者大有人在。
    就说眼前这两位史可法和洪承畴,难道他们就不想变革吗?
    想!他们其实比谁都想!
    他们很想改变大明的现状,而想改变这一起,重中之重就是税收改革!
    但是他们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全完不敢实施。
    自古变革者,从未曾有过好下场。<script>s3();</script>
    有没有好下场先不提,就说现在大明风雨飘摇的现状,如果真的实施变革的话,估计和直接拿倒抹脖子差不多少。
    好在现在有了地瓜玉米和花生这三种新型农作物之后,大明现在面临的压力大大降低。
    相信经过五年十年的发展,大明一定能够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甚至能够超越历朝历代也未可知。
    但是如果说就因为有了这三种农作物,改革就能够顺利实施的话,史可法和洪承畴是难以置信的。
    他们可不是太子,三言两语就被人忽悠的团团转。
    但若是不信吧,偏偏这位楚才子就是个妖孽。
    之前三千杂牌军加两万百姓,歼灭一万五千多倭寇,自己还没有一个人死亡这种事情你能相信?
    玉米地瓜花生这三种新型农作物你能够相信?
    神奇的对讲机,在二十里范围内随便通话,你能够相信?
    楚才子做出了太多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出来,所以现在这话从楚江秋口中说出来,尽管他们心里不是很相信,但是却是不能随意就否点。
    就听楚江秋说道:“大明可以用五年的时间休养生息,最多十年的时间厉兵秣马,大力发展商业。十年之后,就是大明向外扩张的时候了!”
    “海陆陆路齐头并进,让视线所至的地方,全都归于大明的版图!”
    “相信到了这时候,好多人都会发现,原来土地产出,远远不如商业积累财富为快。相信到时候如果进行改革的话,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困难了!”
    楚江秋的一番话,直接让现场所有人都傻眼了。
    这,这,这货不会是在做白日梦吧?
    让视线所至的地方,全都归于大明的版图?
    这怎么可能?
    原来他们都以为楚才子有什么神奇的办法,没想到他提出来的,竟然是最不靠谱的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太子不由问道:“楚大哥,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吗?”
    楚江秋淡淡地说道:“太子殿下,若为你亲眼所见,亲自参与,有人告诉你三千杂牌军加两万百姓,能够歼灭一万五千多倭寇,自身无一人死亡,你能相信吗?”
    太子不由摇头说道:“如果不是孤王亲眼目睹的话,是万万不会相信的。”
    楚江秋接着说道:“当十年之后,我们组成一支支的万人枪队,还有炸弹更为先进的火炮等先进武器,试问哪个国家那个部落能够阻挡的了大明的步伐?”
    对啊!
    怎么把新式武器这一点给忘记了啊?
    如果有一支万人队的枪队,相信就算碰上对方的十万大军,都能轻松消灭掉吧?
    这世上,有那个国家或者部落能够阻挡他们的步法?
    刚才他们还觉得楚才子是在做梦,但是现在楚才子只是一句话,就让他们感觉到,楚才子刚才描述的,的的确确是有可能做到的。
    甚至是有很大可能能够做到的,到时候,大明的疆域势必会大大扩充,扩充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版图。
    到时候,他们都会在史书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一想到这个,史可法和洪承畴就忍不住兴奋起来。
    就在此时,就听楚江秋接着说道:“不过,有个前提,就是在五年之内,不能有大的动荡!”
    “第一个五年对现在的大明来说太过重要了,现在的大明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如果能有五年调理的时间,势必将大明初愈,更胜往昔。”
    “但是如果在这五年之后有大动荡的话,会产生太多太多的变数。”
    听了楚江秋的分析,太子、史可法和洪承畴心里不由得一沉。
    他们也不希望会有什么变数啊,但是变数是他们不希望有就不会出现的吗?
    很多时候,都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太子忽然间又问出了一个问题:“对了楚大哥,刚才好像听你说了一句,要大力发展商业?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商业呢?虽然商业对地方繁荣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大力发展商业,是不是偏离了方向?”
    当太子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史可法和洪承畴也反应了过来,对啊,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商业?这不是和儒家经典背道而驰吗?
    倒不是说史可法和洪承畴不如太子反应的快,实在是这两人刚才被楚江秋惊人的言论给震惊住了,一时半会的,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
    这一次,楚江秋没有直接解释原因,而是问了太子一个问题:“太子殿下,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宋朝在历朝历代之中,都是最为羸弱的,和外族打基本上就没赢过。但是为什么终宋一朝,基本上没爆发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呢?”
    楚江秋一问出这个问题,顿时引起了太子的深思。
    对啊,以前的历朝历代,几乎或多或少的都爆发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宋朝几乎是没有。
    宋朝又这么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现在别说是太子,就连史可法和洪承畴都不由得深思了起来。
    凭他们的阅历和智慧,当然很快就能发现一些线索和答案,但是他们不敢肯定,他们的答案是不是就是正确答案。
    因此,一时间,他们倒是不敢轻易开口了。
    太子殿下想了半天,脑袋都快想懵了,还是不得要领,不由问道:“楚大哥,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出答案来吧!”
    楚江秋微笑着说道:“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宋朝虽然军事上羸弱,但是宋朝在历朝历代都是最富有的!农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只要有口饭吃,只要能够活下去,他们根本就不会去造反。”
    “而宋朝为什么会这么富有啊?最重要的一点,是宋朝的商业及其发达!就只是这么一个例子,你们是不是就发现大力发展商业的好处了?”
    (本章完)
    第284章 宣传正能量
    宋朝在历代的封建王朝之中,是最为富庶的一个朝代。【..】
    终宋朝整个王朝,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一点,和宋朝的富庶是密不可分的。
    不要以为水浒传是真正的史实,真的就有一百零八位好汉占据水泊梁山扯大旗造反。
    其实真正造反的好汉只有三十六位,也并没有占据水泊梁山扯大旗造反。
    这三十六位英雄或者说是马贼,是流窜作案,个个武功高强,官府围困不住。
    但区区三十六个人,绝对算不上是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老百姓其实是最容易满足的一个群体,有饭吃,能活下去,就没几个人会选择去造反。
    但是把这一切都归结到商业发达这一点上,还是让在座的诸位有种恍然的感觉。
    不过仔细想想,似乎还就是这么回事。
    商业并不是洪水猛兽,发展好商业,对国家是有利无害的。
    半晌之后,洪承畴忍不住问道:“楚才子,不知那种燧发枪,能够大规模制造吗?”
    这才是洪承畴最关心的问题,只要燧发枪能够大规模制造,那么大明的军事力量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有巨大的提升。
    到时候,草原铁骑在枪阵面前也只有瑟瑟发抖的份儿。
    燧发枪当然能够大规模制造,在现代只要有钱,想要制造这玩意儿并不是多困难的事儿。
    甚至想要弄到更好的枪支,只要有门路,都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但是现在楚江秋还真不敢大批量的引进燧发枪,或者其他更先进的枪支。
    这些枪支的确是霸道,但是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行。
    如果大批量的引进燧发枪,这些枪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控制,那么整个大明,不,整个世界恐怕都要乱套了。
    到时候楚江秋楚才子本身说不定都会有未知危险。
    斟酌了一下,楚江秋才说道:“洪大人,燧发枪想必你也看过了。”
    的确,作为一个兵部尚书,洪承畴又怎么可能不在第一时间研究一下燧发枪呢?
    在了解到燧发枪的威力之后,洪承畴在第一时间就要来了一支燧发枪,仔细研究了一番。
    研究完之后,洪承畴不由得啧啧称奇。
    他手里的燧发枪,好多零件都太精密了,凭大明现在的铸造水准,根本就做不出来这么精密的东西。
    真不知道楚才子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楚江秋继续说道:“洪大人想必也发现了,燧发枪极为精密,所以想要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生产,根本是做不到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燧发枪子弹的制作就更加困难了,一年也不过能制作出数万枚子弹。没有相应的子弹为后盾,燧发枪就完全失去了作用。”
    洪承畴忍不住问道:“若是要加派人手呢?举整个大明的力量来做,想必产量就能大幅度提高了吧?”
    楚江秋苦笑一声说道:“不错,若是能够如此的话,产量的确是能够大幅度提升。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燧发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